老子的道家理想国格局太小?道德经的治世宝典中暗藏着修行的天机

無有淺談谈华夏 2024-04-16 02:52:05

「素說道德經 I 地篇 I 第1章」

老子的理想国被人唾弃格局太小,可华夏文明历史上五次太平盛世居然都和道家有关!老子在《道德经》地篇中其实不仅讲述以道治国的方法,更是暗藏着道家修行人以道修身的至高法!

我们说天篇是老子在阐述天道规则的同时,教人们如何去顺应天道成为「夫者」和「圣人」,那么从地篇开始,老子便根据道法自然与天道变化再度降格,地篇可以说是通达人类社会的治国治人之术,更是隐喻了道家实修当中的诸多重要思想和方法,所以地篇可谓是治世宝典、更是修行天机。

「小國寡民;使民有什伯之器,而弗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民復結繩而用之。至治之極;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樂其業;至老死不相往來。」

作为地篇开篇的第一段话,老子所描述的可以说就是道家思想的至高理想国,或者说是以道治国的终极形态,我们要明白,国是一个集体的最高单位,那么能治国的终极策略,下放到企业乃至是家庭,甚至是个人,也就都是可以完美胜任的。所以地篇绝对是每一个人都应该去认真学习的道家根本大智慧。

首先来说「小国寡民」,很多人认为老子说国家就应该很小并且人很少,并以此抨击老子格局实在太小。实际上,我们要明白在老子所处的周朝,春秋时期,是没有我们现在国家这个概念的,我们看小篆体这个国字,他是疆域的「域」字,然后再加一个口,就像一个围城围住的一片土地,所以老子口中的这个国,实际上是一个周朝分封制度下的城邦概念,而不是真正的国家,正如说文解字中说「国者,邦也」,所以一个城邦是不会有太多人的,所以不大的城池,不多的人口。这就是被很多人曲解的「小国寡民」的真实含义。

随后老子又说「使民有什伯之器,而弗用;」,这里所谓的「什伯」,「什者通十,二五为什」「伯者通百,十十为伯」简而言之就是通「十百」,就是非常多的意思。那究竟是什么非常多呢?就是「器」!这个「器」字,很多人解释成器具,工具,这实际上是完全错误的。

我们要明白,这里的「器」字,包括我们以后会讲到的「大器晚成」的「器」,都是才能,能力的意思。老子说百姓有非常非常多的才能,但是却都不用。 那么,这里其实就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就是百姓为什么能有非常多的才能?第二就是百姓为什么不需要去用这些才能?

首先来说,一个人如果每天忙于生计,疲于奔命,那他有没有可能去掌握很多才能啊?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样样精通,这是根本就不可能的,所以我们才叫做闲情雅趣。其次一个人掌握了那么多才能却不用,为什么不用啊?

实际上这里所谓的「用」并不是指的使用,而是说没有功效、作用,没有用。那么一个人去掌握很多没用的东西,就只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这些才能都只是单纯自发的爱好罢了,不需要真正去用。例如一个人喜爱唱歌跳舞,那么他这种单纯的兴趣爱好,肯定是不会去寄希望于发挥什么具体的功效作用的。

所以「使民有什伯之器,而弗用」老子在这里要表达的是,百姓们有充足的时间,有各自的爱好,他们可以单纯凭借兴趣去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尽管那些事情并没有什么具体的功效和实际的意义。

随后老子又说「使民重死,而不远徙」,其中「重死」在这里所指的是看重死亡,他更深一层的含义其实是看重落叶归根、入土为安的这个风俗,所以不愿意「远徙」不想离开自己的家乡故土。这句话和《汉书》中的「安土重迁」异曲同工,都是说人们能在自己的家乡故土安居乐业,所以不愿意轻易的迁移离开。大家要明白,在春秋动荡的时代,周王朝撕开了华夏文明分封割据的裂缝,自此战乱灾祸不断,百姓真的没有时间去思考死亡,因为亡命天涯就在眼前,人们为了生计奔走他乡魂断异地。也正因如此,老子所提出的这种道法自然的理想国,才会受到如此追捧,更是引发了后世诸子百家争鸣。

后面老子又说「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这其中「舟舆」所指的就是船舶和马车,而「甲兵」则是指的武器盔甲和士兵。老子说,虽然有各种交通工具,但是也不需要坐着它们去哪里。虽然说有各种武器装备,也有士兵,但是却不需要囤积兵马。总得来说无论百姓还是这个国家或者说城邦,他「无事」,因为无事就不需要「舟舆」,不用坐交通工具出门,无事更不需要「陈甲兵」,不需要准备兵马去打仗。

那么「无事」到了极致,就是后面老子所说的「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最早的数字,以及最早的记事方法,便是华夏文明的「结绳计数」以及「结绳记事」,这种方法非常简单,也正因为他简单,所以难以像老子时代的文字一样记录更为深刻复杂的内容。但是没关系,因为「无事」嘛,所以也根本就没什么事好记录的,人们能够日复一日的安乐生活,能够把时间用在自己喜爱的事业上面,还有什么可铭记的呢?所以就用简单的结绳就可以了,这便是化繁为简。

接下来最重要的一句话来了,「至治之极」也就是我们前面开篇所说的,以道家思想为治国方针所应运而生的理想国,当这种治世的方法达到极致的时候会怎样呢?

那便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两个城邦之间即便离得很近,近到鸡鸣狗叫声都能听的清清楚楚,百姓却从来都不会觉得心慌,各自吃各自的饭,穿各自国家的传统服装,安于各自的风俗,乐于各自的事业,直到死都根本不会有任何交集。总而言之就是安居乐业、互不打扰。这便是真正合乎于道法自然的,最大程度的生命自由。

我们说这是道家思想的理想国,那他有没有什么实操性呢?会不会只是老子一厢情愿的幻想呢?老子这种无为而治的道家思想,主张让君主有所为有所不为,不要过多的干涉百姓,宽刑简政、轻摇赋税、与民调息,这才铸就了华夏文明历史中的五大太平盛世。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开始推行道家黄老之术以道治国,刘邦因为出身寒门社会底层,所以对儒家繁文缛节咬文嚼字非常排斥,却对道家清静无为与民调息赞不绝口,汉文帝刘恒在汉高祖刘邦的影响之下,继续深化道家的治国思想方针。包括汉文帝之妻窦太后,更是要求子嗣只准读《道德经》其他一概不许看。随后在历史上享有盛誉的「文景之治」是华夏文明历经千年战乱之后,第一次出现人口正增长,从汉初高祖的1300万人口,到汉武帝时期已经暴增至3400万的鼎盛,这无疑是为后面北伐匈奴等一系列大规模战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司马迁在《史记》中称赞「文景之治」说「百姓无内外之徭,得息肩于田亩,天下殷富,粟至十余钱,鸣鸡吠狗,烟火万里,可谓和乐者乎。」也就是说百姓不用当兵打仗,所以能安然的在田间劳作,安定在炊烟袅袅的生活氛围当中。另外班固也在《汉书》中盛赞「文景之治」说「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也就是说,百姓自给自足,国富民强到钱都满出来生锈而没办法计数,粮食多到溢出来坏掉都根本吃不完。这是何等空前稳定繁荣的盛世!

随后在唐朝初年,开国皇帝唐高祖李渊便以老子后人的名号,尊称老子为圣祖,为老子立老君庙,定道教为国教,并极为追捧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的典故,奉行道家垂拱而治的核心思想,还将《道德经》列入科举考试,这才有了随后历史中享有盛名的「贞观盛世」

包括后世明朝的乞丐开国皇帝明太祖朱元璋,尽管自己是放牛娃出身,却依然勤学注释《道德经》,足见对道家思想的重视程度。包括清中期清军入关建都北京后的首位皇帝清世祖顺治帝,也极其追捧老子道家思想并做了《御注道德经》。

回顾历史我们就不难发现,每每改朝换代,那些英明神武的开国君主都是奉行道家思想为核心治国方针,然而富足之后君主便开始挥霍积蓄,重用儒家思想对百姓进行禁锢最终走向衰败灭亡。无一例外都是兴与道法亡于儒术。所以,作为一个修行人我们必须要明白,道家「无为」而儒家「有束」,要想真正修行得道,就必须要摆脱儒家观念对于人身思想的禁锢。有些同学到这里可能已经听明白这其中的真意了,当然不明白的话也没关系,以后我们有机会再细说。

那么老子的「小国寡民」和修行又有什么关系呢?人体就像一个小国家,而修行的意义就是让这个国家变得和谐昌盛,这便是老子口中的「小国寡民」,包括我们曾在《素说道德经》道篇第11章也讲过,我们的身体就像一个小小的脏腑之国,我们的身体皮肉血脉脏腑都是这个国家的居民,而人的思想则是这个国家的君主,人们习惯于对身体发号施令,强迫这个脏腑之国的百姓们去做出违背自身利益的事情。一些君主嗜辣如命,完全不顾居民「胃」的死活,一些君主放纵情绪性格暴虐,根本不考虑居民气的「肝」疼。

很多修行人打坐练功执着于操纵这里观察那里,沉迷五光十色、流连于光怪陆离,最终导致气机混乱、气滞出偏。殊不知以道家思想为核心的修行,最重要的就是要懂得道法自然,所以「使民有什伯之器,而弗用」对于修行的真正意义,就是即便你学会了千百种理论,都不需要用在真正的修行当中。作为这个身体的君主,想要得道成仙,就必须懂得与民调息,摒弃自己的精神思想控制,让身体自由的去发挥。这便是我们素门吐纳法,摒弃主观思想意念,以身体自发为主导的核心宗旨,以及素朴为什么不主张去给素门吐纳法下定义,不提倡同学关注任何练习吐纳法期间所出现的境界效验的原因。

「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段话对于修行而言的重点,其实就是三个字「不需要」,当我们摒弃主观思想意念,身体脏腑之国的百姓便不需要在违背自身意愿奉命办事,当它们开始自发做主运行的时候,肾水开始自发的去救心火,肝脾开始主动的去盈气血,以至于调和达到「至治之极」后,各个脏腑之间开始自发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

这便是道家修行的辟谷境界,不需要再摄入饮食,也不会再因为饮食中的五行属性去造成脏腑虚盛,五脏六腑不用再补益他人,便能更好的自我运行。这也是为什么大家修习「素门吐纳法」时,很快就有感觉到不困但依旧精神饱满,不饿但依然精力旺盛,因为从一开始我们就遵循摒弃思想让身体遵从道法自然的这个原则去修行。关于胎息辟谷的具体理论方法,素朴也已经在素门真传系列合集中做出过详细介绍,大家有兴趣可以搜索观看。

那么,《素说道德经》地篇第一章到此就结束了,大家无论修习「素门吐纳」也好,修习其他法门也罢,无论修身还是治国,只需要把握老子说的,君「无事」则民「不需」,民「不需」则「至治之极」,「至治之极」则成仙成道矣!

0 阅读:13

無有淺談谈华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