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315聚焦的都是大众食品安全。却忽略了社会最大的痛点暴击:富人的冰箱比保险柜更危险!
据前些年报道,中国高净值家庭(可投资资产超600万)达518万户,他们有接近六成年均保费投资10-50万元,还有5%的家庭年均保费投资100万元以上,却躲不过这些致命危机:
- 有机蔬菜造假率居高不下。
- 2018年高端进口牛肉走私量年增53%,走私环境影响肉质。
- 大多数富豪家庭都遭遇过食材安全问题。
据说某大佬花8800元买的日本和牛,检测出瘦肉精超标11倍——富人的食品安全焦虑,正是下一个万亿风口。
众所周知,餐饮行业只重视出菜速度,不重视质量。想要破局,只有从外打破。那么哪个行业有需求和有能力呢?
保险公司当仁不让,平安早年就凭借雄厚资金打通客户看病难痛点,截至2024年,平安已实现国内百强医院和三甲医院100%合作覆盖,客户可通过平台直接预约三甲医院专家门诊、特需门诊,甚至享受“0-7日内挂号名医”的快速通道服务,解决“挂号难”问题。不仅提升了客户就医效率和医疗质量,还通过“保险+服务”模式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健康生态。凭借医疗资源稳固了保险一哥的地位。

同样是大众痛点,谁解决了“放心饮食”问题,谁就能把握下一次业绩增长的命脉,财大气粗的保险没理由不抓住把保单变成“餐桌守护神”的核爆点。
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从地沟油到三聚氰胺,从瘦肉精到毒蔬菜,每一次食品安全事件都让消费者对食品市场失去了信心。据相关数据显示,仅在2022年,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共查处食品安全违法案件37.6万件,罚没金额45.2亿元。
这些数字背后,是无数消费者的健康和生命安全受到威胁。
在这样的背景下,保险公司如果能够通过开食品电商自营平台,从源头到终端严格把控食品安全,不仅能为消费者提供放心的食品,还能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增强消费者对保险公司的信任。
保险高净值客户是保险公司的重要客户群体,他们对生活品质和健康安全有着更高的要求。对于这些客户来说,食品安全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保险公司通过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优质的食品电商服务,可以满足他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增强客户粘性。
同时针对大众推出差异化服务,推出自家食品安全餐饮保,还怕没增量客户吗?
同时,高净值客户往往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和人脉资源。通过为他们提供优质的服务,保险公司可以借助他们的口碑传播,吸引更多潜在客户,为保险渠道拓展奠定基础。
借鉴胖东来成功经验,从源头到终端的食品安全管理, 严格供应商筛选与管理,或自建生产基地,同时,与供应商签订严格的食品安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和义务。构建一个从源头到终端的食品安全管理闭环,确保每一个环节都符合严格的标准。
总结与展望
保险公司开食品电商自营平台,以保险高净值客户为起始对象,带动保险渠道拓展双赢计划,是一种创新的商业模式。通过严格把控食品安全,为高净值客户提供优质的食品电商服务,不仅可以增强客户粘性,还能借助客户的口碑传播,吸引更多潜在客户,为保险渠道拓展注入新的活力。
然而,这一模式的实施也面临着资金投入、专业人才、市场竞争等多方面的挑战。保险公司需要在前期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规划,逐步探索和实践,不断完善和优化这一模式,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成功。
总之,保险公司跨界食品电商,是一场关于食品安全与保险渠道拓展的双赢探索。只要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整合资源,创新思路,这一模式有望为保险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高品质的食品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