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听力
撰文 韩红蕾
编辑 保健君
3.3国际爱耳日

听力下降甚至丧失,不仅影响人的生活质量,还会导致注意力下降、反应迟钝,甚至老年痴呆等严重问题的发生,极端情况下,可能会危及生命。因此,保护听力,刻不容缓。
本文就全生命周期的听力保护做一个全面的梳理。
保护听力,从孕期开始
优生优育,是提高人体健康水平的基石。
01备孕期
对于有听力问题的育龄准父母,尤其是有家族性听力问题,怀疑有遗传性耳聋的育龄男性和女性来说,准备孕育一个新生命之前,切记要进行听力检查和耳聋基因的筛查,如父母双方或单方确实携带有耳聋基因,请务必在专业人士指导下怀孕,并进行孕期检查,尽量避免听障儿童出生。
02怀孕期间
请注意保持呼吸道的健康,少去人多拥挤、空气流通差的环境,尽量避免上呼吸道感染,以避免因感染导致孩子的听觉相关器官发育障碍,造成先天性耳聋。
尽量避免与宠物的亲密接触。即使宠物进行了体检和疫苗接种,仍不可避免地会携带病毒或寄生虫,如弓形体等,与宠物亲密接触会增加感染风险,危及腹中宝宝的健康。
请保持规律的作息、健康的饮食、愉悦的心情,避免接触烟、酒、毒品以及某些饮料、化妆品等可能危害自身健康和宝宝发育的物品。
尽量避免进行疫苗接种。
保护听力,从孩子抓起
01新生儿听力筛查
目前,新生儿听力筛查基本已做到覆盖全国。新生儿出生后,请配合医院进行听力筛查。听力筛查结果异常的孩子,请务必按医院要求进行复查。
02确诊有听力下降的孩子,需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如外耳道存在耵聍(耳屎)等堵塞物,应及时去除。如存在中耳炎等疾病,可进行药物治疗。如存在传导性耳聋,考虑有外、中耳畸形,可择期行手术治疗,必要时佩戴助听器。如存在感音神经性耳聋,需酌情考虑佩戴助听器或进行人工耳蜗植入等。
03及时治疗炎症
一方面,儿童外耳道较窄,耳屎可能积存于外耳道,引起外耳道感染。另一方面,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期,咽鼓管比较平直,当出现上呼吸道的感染、过敏、咽喉反流等问题时,容易导致咽鼓管炎症,继而出现急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化脓性中耳炎等,表现为耳痛、耳闷、听力下降、流脓等。尤其是合并有腺样体肥大、扁桃体肥大的孩子,上述问题更容易发生。因此,当出现上述问题时,需及时到医院的耳鼻喉科就诊,根据情况给予抗感染、抗过敏、抗反流等治疗,合并有腺样体和扁桃体肥大的孩子,需要及时手术,避免产生更严重的后果。
04避免外伤
儿童活泼好动,难免有外伤。头部外伤累及到耳朵相关结构时,比如颞骨骨折、鼓膜穿孔等,可能会影响听力,引起传导性或感音神经性听力下降。另外某些先天性疾病,如大前庭水管综合征的患者,其头部受到外力撞击时,即使没有明显的耳部结构破坏,也可以有明显的听力下降。因此,在孩子的生活和学习中,监护人应尽到看护责任,尽量避免外伤。
05远离噪声
环境中的噪声能对听力造成伤害,因此建议尽量减少和远离噪声,如放鞭炮、高音量的工厂车间、迪厅等。
特别应注意的是耳机的佩戴。当今是信息时代,网络生活,很多人经常长时间佩戴耳机,甚至在马路上、公交车或地铁上,佩戴耳机的人,特别是青少年,比比皆是。殊不知,这些场合中的环境噪声都较高,可以高达五六十分贝,甚至更高。这种情况下佩戴耳机,聆听音乐或者学习,佩戴者为了听清内容,会不由自主地将音量调高,而这种高音量长时间的聆听,容易导致听力的下降。建议这些场合中,尽量不佩戴耳机。如工作或学习中确实需要佩戴,无论在噪声环境还是安静环境,建议每佩戴半小时到45分钟,停下来至少休息10到15分钟。

插图 小徐
成年人:重在延缓听力的退化
成年之后,人体各个器官的功能到达最佳状态,随着年龄的增长,必然会逐渐退化,听力也不例外。因此,成年人更应注意保护听力,延缓其退化过程。成年人保护听力,除了上文提到的避免炎症、外伤、噪声等之外,还有以下一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外耳道的皮肤病
相比于儿童,成年人的外耳道更容易有外耳湿疹、细菌感染、真菌性外耳道炎等问题,这些多与以下因素有关,如频繁挖耳,不洁采耳、洗耳等有关。正常情况下,外耳道的耳屎可随着咀嚼、吞咽等动作自行脱落,不建议自行、频繁挖耳屎。如确实耳屎过多,产生阻塞,建议到正规医疗机构清理。如因外耳湿疹、感染、真菌等堵塞导致听力下降,请务必到医院就诊,清理后酌情药物治疗。
外伤
耳鼻喉科门诊常见因成年人的亲吻、调情导致的外耳道血泡、鼓膜穿孔等,均可导致听力损害,建议避免此类动作。
药物
无论儿童还是成年人,均可能因药物导致听力下降,尤其有各种慢性病的成年人。耳毒性药物有很多,如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某些肿瘤化疗药物等。因此,生活中非必需情况,建议尽量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尤其是已有听力下降的人。
肿瘤
有些肿瘤可影响听力,如听神经瘤等。这些肿瘤早期可出现耳鸣、眩晕等,如生活中出现类似症状,建议及时就诊。
气压损伤
人类通过咽鼓管维持鼓膜内外压力的平衡,为中耳传导声音提供一个正常的环境。当乘坐飞机、潜水、爬山时,人体外的气压会发生变化,如果咽鼓管功能正常,这些气压变化会被咽鼓管轻松化解。
当咽鼓管功能欠佳,尤其在感冒、过敏性鼻炎等期间,这些压力变化就会导致分泌性中耳炎,出现耳闷、耳痛、耳朵隔膜感甚至听力下降。因此,在上呼吸道有感染、过敏等问题时,建议避免乘飞机、潜水、爬山等可能导致气压变化的活动。如必须参加,可在医生指导下,预防性使用相关药物。如在上述活动中,出现耳部不适,可试行吞咽、咀嚼、捏鼻鼓气等动作缓解。
保护听力,老年人及时佩戴助听器
对于老年人,需要特别强调的是,老年性耳聋难以避免,当出现老年性耳聋时,建议在医生指导下,及时佩戴助听器,会延缓听力退化的发生。
总之,保护听力是一件贯穿人生始终的事情,每个人都需要引起重视,让我们一起来保护听力吧。
专家简介

韩红蕾
中日友好医院耳鼻喉科主任医师,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博士,北京大学医学部副教授,北京中医药大学副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Fisch国际显微外科基金会访问学者,Fisch国际显微外科基金会北京分部指导老师。兼任《中华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杂志》通讯编委、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分会第十三届委员会咽喉学组成员、中国女医师协会第一届健康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中国老年保健医学研究会耳鼻咽喉分会第一届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听觉医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优生科学协会听觉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眩晕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此内容为医学科普,仅供参考不能作为诊断医疗依据
阅读《中老年保健》杂志2025年第2期了解更多详细内容
以上为《中老年保健》杂志原创作品,如转载须获得本刊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