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大霄高喊A股“硬气牛”,但市场却在演“指数牛”!银行股狂拉大盘,主力资金却单日净流出300亿,散户该信谁?4月A股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超5000亿,银行板块却逆势上涨15%!
最近,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再次抛出“硬气牛”论调,声称A股已步入长期牛市。然而,市场真实的资金流向却狠狠打脸——主力资金持续撤离,银行股独自撑场,散户成了最后的接盘侠。这到底是“硬气牛”还是“面子牛”?

银行股狂拉指数,国家队在“护盘”还是“作秀”?
观察近期A股走势,银行板块成了“救市主力军”。每当大盘濒临破位,银行股便神秘拉升,硬生生把指数拽回安全区。但细看成交数据,大单买入占比不足30%,剩下的全是散户跟风。这种“护盘”手法,与其说是市场自发上涨,不如说是政策托市的“面子工程”。
更讽刺的是,就在银行股撑住指数的同时,中小盘股早已跌得惨不忍睹。数据显示,4月以来,超过60%的个股跑输大盘,创业板指甚至重回2020年水平。这种极端的“二八分化”,让散户直呼“赚了指数不赚钱”。

主力资金疯狂出逃,李大霄的“硬气牛”逻辑站得住脚吗?
与李大霄的乐观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主力资金正以惊人速度撤离A股。4月单日净流出最高达300亿,累计流出超5000亿,创下年内新高。外资虽有小幅流入,但内资机构却在加速减仓,尤其是银行、保险等“护盘主力”板块。
问题来了:如果真是“硬气牛”,为何大资金纷纷跑路?答案或许藏在市场结构里——当前A股是典型的“存量博弈”,场外增量资金不足,机构只能拆东墙补西墙。银行股上涨的背后,是其他板块的失血。这种“拆解式牛市”,能持续多久?

散户该跟风“护盘”,还是保持警惕?
面对“指数牛”,散户最容易陷入两难:跟风银行股怕高位接盘,不跟又怕错过“政策红利”。但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护盘行情往往在散户最狂热时戛然而止。
真正的投资机会,从来不在“面子牛”里,而在被错杀的优质资产中。与其盲目追高银行股,不如耐心等待市场真正的价值回归。毕竟,当潮水退去,才知道谁在裸泳。
A股的“硬气牛”还是“面子牛”,时间会给出答案。但对散户而言,最重要的是保持清醒——市场不会因为一句口号而改变本质。真正的投资,永远建立在理性分析,而非盲目信仰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