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087】城濮之战(中)——晋楚双方的战前博弈

春秋史话 2025-04-29 04:58:32

晋国拿下曹卫,楚成王不想打了,不愿意与晋国硬刚。

他对令尹成得臣说:“晋侯流亡19年而不死,终得其国,吃尽苦头,深知世情。这哥们天选之子,咱别跟上天过不去。”

其实更加深层次的原因在于,楚国刚刚建立的中原联盟被瓦解了。

齐国、秦国与晋国联盟,鲁国向晋国示好,曹卫被占领,同盟去了一大半,剩下郑陈之流,玩个毛线。

因而楚成王决定允当则归,知难而退,但是成得臣不愿意。

成得臣强硬地表示:国中有人认为我这个令尹不合格,今日不为建功,只为证明给那些嚼舌头的东西们看看,我究竟能不能胜任。

前阵子有人曾经公开批评成得臣不靠谱,暴躁傲慢不配为相,尤其强调了一句,这货率领的战车超过300,出去打仗肯定回不了国。

成得臣咽不下这口气,要用事实粉碎人们心中的成见。

楚成王很恼火,特喵的你连王命也敢不服从了?然而却有些无奈,成得臣是楚国最大世家若敖氏的核心骨干,多多少少有些顾忌。权宜之下给了他200乘,带着大部队返程。

200乘有点微妙,楚成王还是担心一语成谶。

若敖氏家族已经狂妄到不遵王命的程度,为其日后彻底覆灭埋下了伏笔。

成得臣虽然暴躁,但也不是废物,他和下属商议计策,拿出一个看似无解的方案来对付晋国。

成得臣让宛春出使晋营,提出条件:如果晋国答应让卫成公归国复位,释放曹共公并归还曹卫的土地,楚军便从宋国撤军。

晋国这边,由于先轸对于战局极有远见,谋略过人,又在伐卫攻曹的战斗中展现出卓越的指挥才能,被晋文公大为赏识,从下军佐火速提拔为中军将。

所以说,武将都盼着打仗,要是没有战争,先轸恐怕要用几十年才能从六卿之末混到六卿之首。

先轸识破楚人的阳谋。如果答应条件,那么楚国对曹卫宋都有恩惠,晋国除了得罪人,捞不到一点好评。如果不答应条件,那么晋国等于宣布放弃宋国,也没法向大家交待。

先轸并不按照楚人的套路出牌,并且深谙成得臣的脾性。他先是把宛春关押起来,让成得臣的怒气值达到80,又请晋文公与曹卫谈判,许诺他们只要同意叛楚,就能拿回失地,曹卫只能照办,成得臣的怒气值直接拉满。

于是乎,成得臣拉着蔡卫陈郑几个小弟,纠集4万余人,战车上千乘,与晋国决战。

大决战之前,晋文公和成得臣都做了一个梦。

成得臣梦见了河神,河神问他索要精美的玉冠,成得臣不舍得给,无论谁来劝,死都不给。这梦预示着成得臣非常偏执,失去了神的庇佑,最终战败。

晋文公梦见楚成王正在揍他,脑袋都被打破,脑浆子流出来。楚成王化身青翼蝠王,吸食脑髓。

这梦按理说挺不吉利,晋文公舅舅狐偃只好强行解释一波:我们仰面得天,楚王趴着称罪,我们必胜。

狐偃不愧为梦境首席分析大师,弗洛伊德见到他也得先磕一个。

晋文公咬咬牙道:“行吧,箭在弦上,干他娘的。”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