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懿公爱鹤,达到了极为变态的程度。
不仅给鹤授予官职爵位,配车驾、侍从,甚至还劳民伤财为它们专门建造宫殿,把鹤当成祖宗供着。

卫懿公的心理显然存在严重问题,偏执依赖性症状,古代中医解决不了。
于是政务废弛,百姓弗堪,贵族和官僚心怀怨愤。
不管如何努力工作,也混不过一只鸟,谁能接受这种政治环境和国家氛围呢?

前670年,戎人袭卫,卫懿公准备率军抵御。
结果从上到下一致抱怨:国君养鹤不养人,让你的鹤上战场。
卫懿公无奈,但是他并不怕死,是一位悍勇无畏的君主,仅仅带着少量亲信对抗敌军。

在明知不敌的情况下,卫懿公不逃不降,宁死不肯撤掉代表国君身份的旗帜。
戎人杀懿公,分而食之,据说,只剩下肝脏没有被吃掉。
戎人的饮食习惯也是个谜啊!

《吕氏春秋》记载,卫国大夫弘演在出使的途中,听说国家被侵略,火速回返。
赶到战场时,戎人已经离开,弘演找到卫懿公的残躯,痛声嚎哭。
为了报答国君平日的恩惠,弘演剖腹纳肝,以身为襮(外衣),被视为忠义的典范。

疑问在于,如此忠烈之事,《春秋》经传均未提及,叫人费解。
齐桓公听说了弘演的行为,感慨道:有臣如此,卫国不应灭国。发兵援卫,为其复国。
古人非常看重赤子之心。又比如申包胥在秦宫门外,不食不眠,泣血七日,秦哀公见状也说了同样的话。

卫懿公虽然淫逸无能,疏于治国,但是最终为社稷战死,按照惯例,其罪减半,吾等后辈必须给他一份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