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跌65亿!曾霸占中国街头的国民电车,为何被年轻人嫌弃

闻使天绪 2025-03-27 11:13:31

前言

相信大家都发现了,街头上的雅迪电动车是越来越少了。

回想三年前,那时的雅迪可以说风光无限,年销售量破千万,出口更是多达90多个国家,可以说目标是整个世界。

可如今,却是雅迪栽了个大跟头:

销量减少180万台,营收下降,创始人身家直接暴跌65亿...

那么,这个昔日的“销售网”,为何现在却卖不动了?

雅迪电动车

2001 年,对于国内摩托车市场而言,无疑是一个极具转折性的年份。

这一年,“禁摩令” 在全国范围内逐步推行,这一政策的出台,犹如一记重锤,狠狠砸向了原本繁荣的摩托车行业。

城市道路上,摩托车的身影逐渐被限制,消费者的购买热情也随之急剧降温。

摩托车生产企业订单锐减,众多相关配套厂家更是陷入了生存危机,整个行业仿佛被阴霾笼罩,陷入了一片低迷。

在这场行业风暴中,有一家摩托车配件厂却在黑暗中看到了一丝曙光,做出了一个大胆而影响深远的决定 —— 转型生产电动车。

这家配件厂,正是如今大名鼎鼎的雅迪电动车的前身,而推动这一转型决策的,是其创始人董经贵。

董经贵有着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和非凡的勇气,他深知,在 “禁摩令” 的大背景下,摩托车市场已难有大的作为,而电动车作为一种新兴的绿色出行工具,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潜力。

尽管转型之路充满了未知与风险,但董经贵坚信,只要敢于尝试,就有可能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说干就干,董经贵带领着团队,毅然决然地踏上了转型之路,他们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电动车技术的研发和生产设备的改造。

当时的电动车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竞争相对较小,市场空白较大,雅迪凭借着优秀的产品质量,迅速在市场中崭露头角。

其生产的电动车,外观设计时尚,性能稳定,续航能力强,深受消费者的喜爱,随着口碑的逐渐积累,雅迪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销售网络也逐渐遍布全国各地。

2016 年,对于雅迪来说,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经过多年的拼搏与发展,雅迪成功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成为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首家上市公司。

这一成就,不仅标志着雅迪在企业规模和实力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为其未来的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上市后的雅迪,获得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得以进一步加大在技术研发、品牌建设和市场拓展方面的投入。

2019 年,国内电动车行业迎来了又一次重大变革 ——“电动车新国标” 正式出台,新国标对电动车的各项指标做出了明确规定,其中包括时速超 25 公里、车重不能超过 55 公斤等要求。

这一政策的实施,引发了国内一阵换车潮,许多不符合新国标的电动车面临淘汰,消费者纷纷购买符合标准的新车。

雅迪敏锐地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提前布局,加大了符合新国标车型的研发和生产力度,凭借着强大的技术实力和生产能力,雅迪迅速推出了一系列满足新国标要求的电动车产品。

这些产品不仅符合政策标准,而且在设计、性能和质量上都更上一层楼,再次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在这股换车潮的推动下,雅迪的销量迎来了爆发式增长,其市场份额进一步扩大,企业发展达到了新的巅峰。

2020 年,雅迪交出了一份令人瞩目的成绩单,这一年,其年销售量突破 1000 万台,营收高达 193 亿。

此后,雅迪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发展势头,到了 2023 年,雅迪的门店数量已经达到了 4 万之多,用户数量超越 5000 万,产品更是远销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

这一年,雅迪创下了 347 亿的营收记录,平均下来,一天就能赚一个亿。

走在大街小巷,随处可见雅迪电动车的身影,无论是朝气蓬勃的年轻人,还是沉稳的中老年人,都成为了雅迪的忠实用户。

雅迪,已然成为了电动车行业的代名词,在国内市场占据了绝对的主导地位。

但商场如战场,风云变幻莫测,就在人们都以为雅迪将继续一路高歌猛进的时候,2024 年,雅迪却突然遭受重创...

接连重创

我们都知道,市场是有饱和度的,尤其是车,与柴米油盐这类生活必需品不同,车辆,包括电动车,并非人们隔三差五就会购买的商品。

随着前些年电动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大量消费者已经购置了电动车,市场需求逐渐趋于饱和。

雅迪在 2024 年便深刻感受到了这股寒潮的冲击,2024 年上半年,雅迪营收直接下降 15.4%,全年销量为 1100 万台,相较于之前减少了 8%。

净利润更是从 26.4 亿元大幅缩水至 12 亿元,近乎腰斩。

雅迪创始人董经贵的身价也随之暴跌 65 亿,在胡润百富榜的排名下降了 42 名。这些冰冷的数据,直观地展现出雅迪在市场饱和影响下的艰难处境。

但我们要说的是,雅迪的困境不仅仅源于市场饱和,其自身的质量问题也成为了发展的绊脚石。

近年来,雅迪电动车电池自燃、充电爆炸的案例屡见不鲜,众多车主纷纷吐槽电动车的续航能力不足,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天,常常遭遇电量迅速耗尽,不得不推车回家的尴尬局面。

这些负面事件在网络上广泛传播,使得雅迪的口碑遭受重创,消费者对其产品的信任度大幅下降。

曾经引以为傲的产品质量,如今却成为了消费者诟病的焦点,这无疑给雅迪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阻碍。

与此同时,雅迪在市场竞争中的优势也逐渐被削弱,在过去,雅迪凭借着较高的性价比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众多人出行的首选。

但如今,竞争对手不断进步,以九号电动车为例,其推出的产品具备连接手机 APP 的功能,实现了远程开锁、语音导航等智能化操作,极大地提升了用户体验。

反观雅迪,不仅在产品创新方面滞后,还出现了 “加价不加量” 的情况,价格愈发昂贵,可产品却在偷偷减配,这让消费者感到失望,纷纷转向其他品牌。

雅迪曾经的市场竞争力正在逐渐消失,市场份额也在不断被竞争对手蚕食。

面对如此窘状,雅迪必须深刻反思并及时调整发展路线,最重要的就是要加大在技术研发方面的投入,尤其是在电池技术领域。

致力于研发出更安全、续航能力更强的电池,从根本上解决消费者最为关注的质量和续航问题,重新赢得消费者的信任。

可以说,雅迪的未来充满了挑战,但也并非毫无希望。

只要雅迪能够正视自身问题,积极采取有效的改进措施,不断研发创新,保证产品安全,就有可能重新赢得消费者的喜爱,实现翻盘。

在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雅迪唯有不断提升自身实力,才能在困境中突围,续写曾经的辉煌。

参考信源:

掌上武汉 担当“先行者”,雅迪电动车以领先优势走在行业进阶前列

中国经营报 “电驴一哥”雅迪“踩刹车”

0 阅读:0

闻使天绪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