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小人生,缩小的是躯体,放大的是格局

马玲说电影 2023-07-06 14:54:37

影片的主角保罗与他的太太,是一对陷入贫穷的中产阶级夫妇,他们选择做“缩小”手术,希望太太能住到大房子里,过上更好的日子。谁知,他的妻子却在最后关头,改变了主意,选择了离开。保罗无奈之下,只好将偌大的游乐场别墅变卖,和老婆离了婚,在游乐场里做起了话务员,过起了新的生活。

保罗的身体被缩小,他的家人也被毁了,也失去了财富,他一个人在这个完全不熟悉的小世界里,会是什么感觉呢?这部影片用一种风趣幽默的手法为我们解答。对于第一次来到这个小世界的保罗来说,这是一件非常新奇的事情。再到后来,他通过杜尚的住处,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人,慢慢地他才意识到,原来,他所处的“狭隘”与“正常”并无二致,阶级之间还是有着明显的界限。

那些通过隐退而成为富翁的人,已经沉谜。在这部影片里,杜尚和他的好友船长就是其中的一个。在这样一个极简主义的时代,人们的能源消费越来越少,居住的空间越来越少,一个电话就相当于一个巨大的荧幕,就连别墅,钻石,游艇这些曾经想都不想的东西,现在也近在咫尺。因此,在那里,没有了工作,没有了挣扎,不同种族,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社会阶层的人,因为地域的收缩而汇聚到了一块,他们可以尽情的享受。生活唯一的目标就是享受。

科学家属于不同的类型。他们承担着对人类生存环境的重大任务,对世界末日感到深深的忧虑。他们发明了“缩身”技术,将生物体的体积缩小到12公分,并将自己变成了一个只有12公分高的人,并开始了一个宏大的项目:在地球上寻找一个可以在地球上生存的庇护所,在地球上生存下来,等待地球上的自然生态被修复,然后在地球上生存下来。

越南姑娘陈玉兰就是这种“缩尺”技术的受害者,她是社会最底层的一群人。在有些国家里,人们使用“缩水法”来清除不赞成他们的人。陈玉兰由于参加示反对的队伍,反对水坝建设破坏了他们的家庭,因此被逮捕。有关部门利用缩写技术将反对者们“邮递”往美国。由于快递太过凶残,所有人都在快递箱中死去,只有陈玉兰侥幸逃过一劫,但她少了一只脚。陈玉兰住在“缩水村”的外围,从一条又窄又黑的通道进入了与“缩水村”截然不同的另一片世界。走廊狭窄,设备简陋,满脸皱纹,垂垂老矣,到处都是被遗弃的老人,和陈玉兰一样,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他们每天都要在城里为有钱人做清洁,从顾客扔下的饭菜中捡取他们的剩菜剩饭,每天都要东奔西走,即使是生病了,他们也要想办法让自己死得有尊严一些。

人是可以变小的,但阶级是可以变大的。看似绿色舒适的小城还是有很多人被遗弃了。极度不公平的两个阶级之间的冲突使保罗对生活和自己产生了深刻的反思。保罗在真实的生活中过得并不尽如人意。高文凭的他因为老妈患病没能找到一份好工作,处于中等收入的边缘,职业发展受到阻碍,财政拮据,原本打算靠“缩身”来扭转自己的命运,但最终还是失败了。在微型游乐场中,他迷茫了,迷失了自己的方向。

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他作出了一个决定:不与杜尚等人一同堕落,不与一群科学家一同充当“救世主”,不与他们并肩战斗,与越南女孩陈玉兰一同生活,以慈悲与热心,为与他们一样陷入困境的人们战斗。这个世界很大,很模糊,但保罗通过对真实的体验,对自己的认知。缩小之后,他的身体变得矮小,但他的生活,却变得更加宽广,让他见识到了更多的东西,也让他找到了未来的道路。

影片以一种“生活的狭隘”为理念,将生活中每一个角落、每一个阶级所经历的种种苦难,凝练于一点,用戏剧化的手法表现出来;本片以科学幻想为幌子,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把犀利的社会反讽与喜剧片结合在一起,对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进行了柔软而有力的打击。

影片的结尾是保罗一个人在大雨中走出来,走到老人面前,他停下脚步,回头望着老人,一言不发。这一幕很温暖,也很动人。这一瞬间,保罗的眼神中充满了喜悦,他已经克服了生命中最大的挫折,重新找回了生命的真谛。

0 阅读: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