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北宋头痛不已的“契丹”,是现在的哪个民族,说出来你或许不信

小英历史加油站 2023-11-21 14:21:02

【编者按:本文为头条原创独家首发,请勿抄袭转载】

为了您更好的阅读互动体验,为了您及时看到更多内容,点个“关注”,我们每天为您更新精彩故事、分享不一样的故事瞬间!

前言

从古至今,治国理政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民生。中国又是一个少数民族众多的国家,那么保障中原政权与少数民族部落之间友好关系,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在众多少数民族部落中,有一族令北宋统治者头痛不已。要知道北宋是我国历史长河中经济最为繁荣的时期,国力如此强盛的宋朝为何面对区区一个部落时却十分软弱?

这个令北宋王朝十分苦恼的民族就是“契丹族”,我们通常会在古装剧中听到这一名称,但却并不了解契丹族的历史。其实契丹族是我国古代一股强劲的少数民族势力,契丹族在北宋时期发展的尤为昌盛,甚至带给中原王朝十分严峻的威胁。

这样一个威风凛凛的少数民族部落,如今是否存在?经历千年沉浮过后他们的族人又过的如何呢?

契丹族的起落浮沉

契丹族属于游牧民族,最初发源于我国中国东北地区,多以牧羊牧牛为生。由于东北地区冬季气候寒冷,土壤贫瘠物资匮乏,契丹族便不得不开始主动与中原地区的汉人进行贸易交往,通过交易获取补给物资。

由于契丹族没有固定的统领,随着时间的推移,契丹族内部形成了许多分支派系,加之契丹族人一直随着草场迁移而迁徙,逐渐向中原地区靠近。

直到大唐盛世的到来,契丹人开始逐渐明白了“结盟”这一行为的意义,为了契丹族的发展,推选统领和同中原地区建交是必行之举。唐朝统治者对于契丹的交好也保持接纳包容的态度,两族人民多年来始终交好,就连唐太宗都曾特意封契丹首领为总都督并赐他姓李,契丹族内各项政务从那之后就归到中原政权之下管理了。

随着唐朝的衰败,中原进入了五代十国的历史大分裂时代,此时的契丹族乘虚而入。契丹族又由许多分支部落组成,其中势力最为强大的迭剌部酋长耶律阿保机率先出手将其他部落统一到自己的麾下,待耶律阿保机继承部落首长的位置之后,第一步就是率兵镇压了契丹境内贵族的叛乱,然后逐渐将势力扩张收复其他部族。

在耶律阿保机的治理之下,契丹族变得繁荣昌盛,但他的位置始终有人觊觎着。在位八年之后,他被迫退位,但内心却仍有一团怒火无处可泄,于是耶律阿保机便自立门派,建立了契丹国自称为辽太祖。他麾下的族人除了有契丹人外还包括众多草原流民。

耶律阿保机这是在学习大唐当年的做法,为了笼络人心他特意在草原上设置城郭、专门安顿流民,这一作法很快便起了效果,耶律阿保机深得民心。可由于耶律阿保机去世的很早,他没能有机会见识到契丹族最强大时的盛况,耶律阿保机死后他的儿子继位。

趁着五代十国大乱时代的机会,契丹一举灭下后唐以及燕云十六州,从那之后中原地区彻底失去了北方的屏障,契丹步步深入中原。在经过十几年的风雨之后,契丹已经攻占了中原的大部分地区,并正式建国并改元大辽。

耶律德光死后,其侄子耶律阮继承王位,世称辽世宗。契丹历代以来的君王都是足智多谋、怀有雄才大略的,可耶律阮却偏偏是个纨绔子弟,他在执政期间玩忽职守,十分不得民心。

耶律阮整日花天酒地整日和奸邪佞臣厮混在一起,这让本来国力强盛的辽朝逐年衰败,耶律阮死后契丹族人们再次度处于风雨飘摇的局面之中,觊觎王权的贵族们为夺取统治大权时常发动政变。

贵族争夺之战结束后,辽朝的王位最终落到了辽世宗次子辽景宗耶律贤的手中。值得庆幸的是辽景宗是一位贤明的君王,通过他在位这几年间的努力,辽朝再次恢复到了曾经繁荣的局面中。

但令人遗憾的是辽景宗也是一位短命的君王,体弱多病,没过多少年也去世了。

萧绰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女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辽景宗去世之后,他的儿子顺利即位世称辽圣宗,可由于辽圣宗还十分年幼,国家不能一日无君,政治大权便落在了萧太后手里。

萧太后虽为女子但却从小熟读兵书,有着完全不输男子的智慧,因此在她摄政的这二十多年是辽朝最为的鼎盛时期,几乎可与大唐盛世相媲美。

在萧太后执政期间还发生过一件事情。收复燕云十六州自古以来都是北宋皇帝的梦想,宋太宗赵光义曾经还御驾亲征来讨伐辽国,但赵光义把萧太后想的太过简单了。

宋朝向来崇文抑武,对武将的限制很严格,在赵光义出征讨伐辽朝期间他还专门派人监视主帅的一举一动,认为自己的能力远超于满朝武将,可事实却是赵光义所带领的大军很快败下阵来,辽军追着宋军打,赵光义险些被俘。

幸亏赵光义躲到了一只驴车中,最后才保住了性命。从那之后他就被人们戏称为的“高粱河驴车神”。

萧太后在摄政27年之后正式退位将王位交给了已经成年的辽圣宗手中,待辽圣宗死后,他又将自己的长子耶律宗真辽兴宗立为王。

辽兴宗的母亲也效仿萧太后的手段,替儿子执政,想要成为如萧太后那般的“铁娘子”,可她却十分轻狂,手段不足腕力不硬,考虑问题带有妇人的偏见,不仅一意孤行杀了辽兴宗最爱的养母,甚至还动了向辽兴宗下毒手的心,在她的搅和之下最终母子俩离心。

由于法天太后错误的治国理政,辽朝开始走起向了下坡路。直到1122年金军攻辽,辽朝完全没有具备足以抵御侵略的能力。没过多久但辽朝的大部分疆域都被金军占领,辽朝根本无力回天,契丹族的存亡成为一个难题。

身为贵族的耶律大石将残余的契丹残部联合起来试图建立西辽合力反对金人,可这终究是痴心妄想。

蒙古在多年的扩张中积攒了众多军队,契丹族此举无疑是以卵击石,最终被狠狠地打击,只有一小部分契丹族人存活了下来,那么,这仅存下来的数百万契丹人去了哪里呢?

第一个去处——西域。

辽被蒙古灭国后,耶律大石在西北地区联络了契丹旧部,将大本营转移到新疆并自立为王,史称西辽。可没过几年,成吉思汗便亲自率兵西征,蒙古铁骑踏平了契丹这支余部。

有幸躲过此劫的人有的隐藏了自己契丹族的身份在蒙古活了下来,有的则一路向西逃跑,来到了中东一带生活。

第二个去处——融合。

辽国曾经在统治了燕云十六州百余年的时间中,已经做到了让契丹人与汉人混居的局面,两族的通婚情况十分频繁。

以至于民族情结变得没有曾经强烈,直至辽国覆灭后,部分生活在燕云十六州的契丹人没有选择迁移,而是继续留在中原生活,承认新的君主谋求安稳的生活。

经过多年岁月的洗礼,契丹人也褪去了他们原本的样貌,皮肤不再黝黑粗糙,之前在东北地区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巨大改变,久而久之就成为了汉族人。而有些民族情节较重的契丹人加入了军队之中,到处南征北战。

第三个去处——兴安岭。

由于辽国和金国有着血海深仇,一大部分族群特征明显的契丹人因惧怕遭到女真人报复,直接从燕北一带绕道北上,跋山涉水,沿着内蒙草原一直走到了契丹族的发源地大兴安岭,再次回归了他们最原始的生活方式,成为了林中百姓。

这些人就成了内蒙古、黑龙江三少民族之一的达斡尔族,如今达斡尔族使用的还是曾经契丹族的文字。

结语

曾经繁荣的契丹国虽已覆灭,但值得庆幸的是,它的后裔达斡尔族如今还生活在华夏大地之上,他们广泛分布在内蒙古、新疆、黑龙江等地区,在我国少数民族政策的帮扶下,达斡尔民众已经逐渐走出大山,来到更为广阔的天地中自由生活。

0 阅读:2

小英历史加油站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