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羽刺颜良、张辽斩蹋顿、黄忠杀妙才,堪称三国三大阵前斩将

群众魏蜀吴史 2025-02-17 22:27:28

我是三国路人甲,专注三国史。跟着我,一起聊三国

在《三国演义》中,武将动不动就贴脸开大,阵前杀敌如砍瓜切菜。但在实际的阵前搏杀中,将领多是综合调度车步骑协同,以杀敌制胜,很少有单挑决胜负的现象发生。不过,历史上还是有一些阵前斩将的记录。汉末三国时期,关羽刺颜良、张辽斩蹋顿、黄忠杀夏侯渊,可称为三国三大阵前斩将事件。

关羽策马刺颜良于万众之中

一、关羽策马刺颜良

颜良是汉末冀州牧袁绍的手下。

袁绍出身于四世三公的汝南袁氏世家。在群雄起兵讨董卓时,他被推为盟主。讨董联军星散后,袁绍忽悠冀州牧韩馥让出位子,然后自领州牧。此后,他又夺得青州、并州、幽州,一时雄强河北,带甲十万,成为当时最强的割据势力(参见)。

这时的曹操,迎汉献帝至许都(今河南许昌)后,以汉司空的名义,挟天子以令诸侯,相继击败袁术、陶谦、吕布、张绣等势力,袁曹二人之间的争胜终于不可避免地爆发(参见)。

献帝建安四年(199年),曹操率军屯兵官渡(在今河南中牟)。不过在与袁绍开战前,他先东征徐州,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儿响叮当之势,将在此的刘备击溃,以打消后顾之忧。刘备溃败后,逃奔袁绍。

建安五年(200年),袁绍发檄文指斥曹操“滥杀无辜、忘恩负义、挟持天子、虐杀忠臣、盗窃王陵”,派颜良等进军白马(在今河南滑县),他自率大军进屯黎阳,向曹操发动进攻。

袁绍大军压境,许都震动。谋士荀攸建议,率军佯装在延津(今河南延津)渡河,做出攻击袁军后方的姿态,然后声东击西,轻兵急进,奔袭白马。曹操依计行使,袁绍果然中计,挺进延津。

袁军主力被引走后,曹操引兵向白马疾进。在距白马十余里时,颜良发现,大为震惊,仓促应战。

孔融称,颜良、文丑勇冠三军

曹操以在徐州之战中被擒获的关羽及中郎将张辽为先锋,自率徐晃等后继。关羽望见颜良帅旗车盖,策马冲到颜良面前,在万众之中,刺死颜良,并斩其首级而还。袁军诸将一时莫能阻挡,白马之围遂解。

关羽策马刺颜良,是三国正史上为数不多的以单挑扭转战局的战例。白马之战后,曹操表拜关羽汉寿亭侯。但关羽终不忘刘备厚恩,还是留书赶赴袁营,与刘备会合(参见)。

曹操则在接下来的官渡之战中击败袁绍,在后续战中又各个击败其子,进而统一河北。刘备又投奔荆州牧刘表,然后请出诸葛亮,并在赤壁之战中与江东孙权联合,共同击败曹操,曹刘孙三强分立的局面初步形成。

二、张辽临阵斩蹋顿

蹋顿是汉末乌桓(又作乌丸)首领。

乌桓是东胡的一支,在匈奴冒顿单于灭其主力后,余部迁到乌桓山(在今内蒙古阿鲁科尔沁旗),以此得族名。

汉末周边民族分布图

乌桓人善骑射,在匈奴壹衍鞮单于时,乌桓崛起,开始与匈奴争胜,并不时骚扰汉地。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五年(49年),乌桓大人郝旦等九千余人率众归附,光武帝将其安置在北方边境十郡,以防匈奴、鲜卑。由于乌桓人善长途奔袭,其部编入汉军,被称为乌丸突骑。

汉魏时,辽东(治襄平,即今辽宁辽阳)、辽西(治阳乐,即今辽宁义县)、右北平(治土垠,即今河北唐山)三地乌桓最为强大,时常骚扰汉境,被称为三郡乌桓。后三郡乌桓首领各自称汗称王,辽西乌桓大人丘力居更与叛乱的中山(治卢奴,即今河北定州)太守张纯勾连,寇略青、徐、幽、冀四州,杀劫吏民(参见)。

丘力居亡后,其侄子蹋顿以武勇总领右北平、渔阳(治渔阳,即今北京密云)、上谷(治沮阳,即今河北怀来)三郡乌桓,各部皆从其号令。他与袁绍结盟,受其矫制封为单于,与袁绍共同对抗前将军公孙瓒。

建安七年(202年),官渡之败后的袁绍忧愤而亡,蹋顿继续支持袁氏。后袁绍长子袁谭和少子袁尚为争继承权而互斗,曹操趁机从中渔利。袁谭在与曹操作战时被杀,袁尚则投奔在幽州的二哥袁熙。袁熙、袁尚兄弟在幽州又遭变兵攻打,再北逃乌桓求援。

此时乌桓在蹋顿领导下,势力正盛。为扫除边患,建安十二年(207年),曹操率军出卢龙塞(在今河北秦皇岛),经白檀(今河北滦平)、平冈(今辽宁凌源),穿越鲜卑王庭,向东直指蹋顿所在的柳城(今辽宁朝阳)。

在距柳城二百余里时,袁尚、袁熙、蹋顿及辽西乌桓单于楼班、右北平乌桓单于能臣抵之等率数万名骑兵迎击。曹操登上白狼山(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看到乌桓军漫山遍野,而这时自己的车马、重兵都还未到,左右一时都感到十分惊惧。

白狼山之战,张辽一举成名

这时荡寇将军张辽却劝应趁胡人阵势不整进行突击,曹操深为张辽气势所壮,于是将自己的指挥旗授予张辽,以其为先锋,让他与张郃、曹纯一起,对乌桓发动猛攻。

乌桓军猛然受到攻击,一时大乱,张辽临阵斩杀蹋顿,死者尸横遍野。曹操趁势挥军大进,共收降者二十余万(参见)。战后,乌桓残兵与袁尚、袁熙同逃辽东公孙康。同年秋,公孙康斩二袁首级,向曹操纳降,曹操终于统一华北。

白狼山之战,在汉胡战争中占据重要地位,后人甚至将其与卫青、霍去病破匈奴相提并论,张辽也一举显名。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代郡乌丸无臣氐部再次联合鲜卑作乱,行骁骑将军曹彰、军相田豫出兵大败之,乌桓再次衰弱,其残部逐渐并入鲜卑,内迁者则融入汉人。

三、黄忠一战斩夏侯

夏侯渊,字妙才,汉末曹操手下名将。

夏侯渊在曹操阵营功勋卓著,他曾参加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渭南之战、汉中之战,并平定陇西,虎步关右,立下汗马功劳。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征汉中(治南郑,即今陕西汉中)张鲁,夏侯渊率驻凉州诸将及羌胡诸王与曹操会师。曹操每次接见羌胡诸王,都让夏侯渊陪同,以进行战略威慑,由此可见他在西北诸族中的威望(参见)。

夏侯渊虎步关右,终被黄忠所斩

同年,张鲁投降,汉中平定。曹操撤军后, 以夏侯渊为征西将军,守备汉中。

建安二十三年(218年),刘备亲率大军北征,进军至阳平关(在今陕西宁强),夏侯渊、张郃、徐晃等率军阻击。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刘备渡沔水(今汉水),驻于定军山(在今陕西勉县),与驻守此地的夏侯渊军接战。当时,夏侯渊派张郃守东围,刘备以精兵万余,分十部于夜间轮番攻击张郃。张郃守御不住,鹿角被烧,夏侯渊亲率精兵前往张郃处补鹿角缺口。

刘备手下讨虏将军黄忠于此时劝率士卒,推锋必进。当时黄忠军金鼓震天,“一战斩渊”于南围(参见)。

夏侯渊的阵亡,导致曹军一时震怖,三军失色。所幸军司马郭淮收拾士卒,并推张郃为主帅,曹军才稍为安定。

之后,曹操亲率大军来夺汉中,但刘备坚壁不出。双方相峙数月,曹军伤亡惨重,曹操只好放弃汉中,撤回长安(今陕西西安)。

黄忠一战斩妙才

同年,刘备称汉中王,以关羽为前将军、张飞为右将军、马超为左将军、黄忠为后将军。之后,关羽起兵围襄阳(今湖北襄阳),水淹七军,擒于禁、斩庞德,而后被孙权背刺,终身亡荆州失。称帝后的刘备再东征孙权,又败于夷陵(今湖北宜昌)。至此,三国鼎立局面正式形成。

在三国正史中,阵前斩将的还有乐进官渡之战斩淳于琼、庞德平阳之战斩郭援、吕蒙江夏之战斩陈就、留赞讨黄巾斩吴桓等,但他们的名气及历史影响,与前述三者比起来,要逊色许多,故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我是三国路人甲,一个铁杆三国迷。跟着我,一天学一点三国知识

相关文章

0 阅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