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陈寅恪成网红?易中天:陈寅恪是了不起的,可惜我们学不来

古今话聊 2024-04-20 08:17:38

陈寅恪先生,一位备受推崇的国学大师,他的名字在学术界如雷贯耳。

然而,近年来,他却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话题,甚至被一些人誉为“网红”。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一、家族荣耀与求学之路

古代中国,读书乃是奢侈之事,而能成为读书人者,出身大都不凡。

陈寅恪的祖父陈宝箴,曾担任光绪皇帝手下的兵部侍郎,还在维新变法中贡献颇丰,后升任湖南巡抚。

生于如此显赫家族,陈寅恪得以东渡日本留学。

他就读的弘文学校,宛如求知的摇篮,学生在此能快速掌握日语及相关专业的初级科目。鲁迅先生亦曾在此求学。

完成三年学业后,本应继续在日深造的陈寅恪,因足部疾病无奈回国,转入复旦大学。

彼时的中国,正处于光绪皇帝统治的末年。几年后,清朝的最后一位皇帝即将迎来自己的夕阳。

而上海,作为外国人齐聚的东方之都,开放氛围较北平更为浓厚。

溥仪继位后,陈寅恪决心“睁眼看世界”。他游历欧洲各国,潜心钻研艰深的古文字和偏门的史学。为掌握八门语言,他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三十岁时,已学富五车、满腹经纶的他萌生了回国的念头。民国十五年,他成为清华大学的导师。

在清华的日子里,他开启了学术生涯的新起点。他开设的佛教史、边疆史、古汉语以及古文字等课程,引经据典,各种外语更是信手拈来,令学生们惊叹于他的盖世之才。

二、狂热崇拜的背后

当今社会,存在一种不好的、甚至不理性的思潮——对民国文人的狂热崇拜。这种狂热崇拜的根源究竟何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言:“非典型的意向,往往来源于资产阶级符号。”

例如,徐志摩,众人皆知他的《再别康桥》,他风流才子的形象深入人心;胡适,作为新文化运动的引领者,为人熟知;梁思成与林徽因,他们是建筑大师,“人间四月天”的美名如今无人不知。

相比之下,陈寅恪先生的形象略显模糊。他未曾留下朗朗上口的小诗,也没有狗血的爱情故事,唯有兢兢业业做学问的一生。

他的著作《隋唐制度渊源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常人难以读懂。然而,近年来他却火了起来,原因无非是《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这本书。此书由陆键东所写,披露了陈先生最为坎坷的二十年。

作者陆键东,并非资深历史学者或专业传记作家,而是一位编剧。他早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后进入粤剧团,从事改编剧本的工作。他一直对陈寅恪先生十分敬重,因而写下此书。

那么,这本书究竟如何呢?根据网上的书评,一大缺点便是过于煽情,有读者反映实在看不下去,各种抒情性的描述过于花哨……

显然,此书的强烈煽情成为其大量传播的特色,也符合其推广期间打上的“沉痛作品”的标签。

三、易中天的质疑

武汉大学著名历史教授易中天对陈寅恪热的现象也发表了见解。他认为,陈寅恪被捧过头了,这完全是一场将大师变成网红的闹剧。多数人只是假装读懂他。

我们必须承认,陈寅恪先生的学术地位和贡献不可否认。他在历史学、文学、语言学等领域都有卓越建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学术遗产。

他的作品虽艰深,却凝聚了他深厚的学术功底和独特的思想见解。这种学术造诣和贡献,是他备受推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易中天指出,人们读不懂陈寅恪的学术专著,却“看起来很厉害”,于是对他推崇备至。

我们身边不乏此类人,谈起文学历史总能说上两句,却不着要点。想来,这便是典型的“知道分子”,而非“知识分子”。

陈寅恪造诣高深的魏晋南北朝历史研究,非一般人所能触碰。

这是否说明,对陈寅恪先生的推崇并非完全基于对他作品的深入阅读和理解呢?在很大程度上,这种推崇基于对他人格魅力和精神风貌的认同。

人们推崇他,不仅因其学术成就,更因他所代表的坚韧不拔、求真务实的学术精神。但这类人确实是少数。

在这场寅恪热中,有一部分人是为显示文化修养而故作高深地推崇他,他们或许并未真正阅读过其作品,仅听闻其名与学术地位,便盲目跟风,以彰显学识。

这种推崇,实乃肤浅、功利之行。

这场寅恪热,究竟是真实还是虚幻?或许,我们需要更深入地思考。

我们应理性看待,既要尊重先生的学术贡献,又要避免盲目跟风和功利性的推崇。

让我们怀揣敬意与理性,去探寻真实的寅恪先生,感受他的学术光芒与人格魅力。

0 阅读:13

古今话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