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学躺平一年后,儿子终于复学重生!这3点实用的亲身经验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2024-12-03 18:56:48

01

儿子升入初中以来,就变得非常叛逆,因为玩手机,我们之间经常矛盾不断。

他说我不懂他,不理解他的心情,心里憋屈。

我说他就是偷懒,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对他动不动就发火。

曾经因为摔了他的手机,他一连两周不跟我说话。

我越是想管他,他就越是跟我对着干,急眼了甚至说脏话。

从去年2月份开始,他出现了一些躯体化的症状:

总是无理由的头疼,经常说自己没有力气,心慌,开始频繁请假。

曾经因为一次感冒,出现休克性血压,把我们吓坏了。

后来我们去精神科,检查出来重度抑郁,医生开了一些药物,比如舍曲林、舒肝解郁胶囊等。

到了5月份就彻底不去学校了,后来将近一年未去学校。

他在家里每天躺在床上玩游戏,黑白颠倒,不刷牙,不洗脸,不洗澡,邋里邋遢。

整天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除了吃饭、喝水,基本不出来。

儿子不上学,对我打击很大,生怕他就这么荒废了。

想想以前,从小学到初中,儿子一直是班里名列前茅的好学生,给了我很多成就感和价值感。

怎么也想不到,如今却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老公和其他家里人因此指责我,说我不懂教育,把孩子养废了。

可他自己呢,就知道天天讲大道理,因为孩子不刷牙、不洗脸、不收拾屋子说孩子,说话语气不好,孩子就会反驳,两个人没少吵架。

02

通过学习,我才意识到,原来不是孩子的问题,是我的教育方式出了问题。

心理学上有一个“代际传承理论”:

当一个人经历的严重的创伤,而且他又没有能力去修复的时候,这个“创伤”就会像他们的“基因”一样,不断的去传递给他们的下一代,最终形成“强迫性重复”。

我出生在一个教师家庭,父母都属于强权控制型,直到现在我都四十多岁了,还总会被父母指责,比如孩子没教好,职业发展一般,不懂人情世故等。

我从妈妈那里得到的,是有条件的爱。

以至于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想象,无条件的爱长什么样?

我从爸爸那里得到的总是批评指责。

在爸爸眼里,我是一个浑身都布满缺点的女儿,他总可以找到让我挫败的方法,打击我的自信,让我的喜悦瞬间凝固。

不幸的是,我几乎100%复制了原生家庭的模式,对儿子非常强势。

如果儿子有一点不听话的迹象,就会非常不舒服,生很大的气。

习惯给儿子贴负面标签:没出息、抗挫折能力差、脑子笨……

对儿子有很高的期待:要求他成绩好,体育好,才艺好,人际交往能力也要强等等。

在重重压力之下,孩子的自我认知越来越低,内心积累的情绪越来越多,最终没有力量再去面对学习和生活,最终只能退回家庭了。

孩子刚休学的时候,我迟迟没有开始学习,没有认识到问题出现的根本原因,一直都觉得是孩子不上进。

后来几次复学,每次遇到儿子退缩,比如早上起不来,想请假,我的担心又上来了,就开始催促他,给他讲大道理,导致复学次次都失败。

事已至此,该怎么做,才能让儿子恢复学习动力,尽快上学呢?

03

1、打破原生家庭“代际传承”,让自己和孩子不再延续伤害

德国心理学家海灵格提出过一个著名的原则:谁痛苦,谁改变。谁改变,谁受益。

在目前冰冷的家庭氛围中,痛苦的是我,那想要走出这个困境,也只能从我的改变开始。

首先是觉察,分三步:

第一步,挖掘自己有什么样的限制性信念,识别自己的触发点和反应模式;

第二步,了解自己是如何不知不觉地被它们笼罩和束缚住的,看到那些家族带给我的创伤;

第三步,给自己树立新的正确的信念,沿着这个新的信念往前走,慢慢突破制约。

这个过程不会很轻松,因为我的固有信念,都已经在身体里住了十几年甚至几十年了。

其次是付诸于行动,和父母保持界限:

跟儿子一样,变得“叛逆”一点,不再征求父母的意见,自己做主,对父母“尊重但不配合”。

当我跳出原生家庭的怪圈,才能给孩子一个崭新的未来。

2、不强求自己做百分父母,做60分父母足矣

面对孩子时,无论孩子做出什么反应,我都会过分在意,害怕自己忽视了他,害怕自己没有照顾好他。

意识到这个模式后,开始问自己:“我在焦急什么?”

其实这和小时候的我没有得到母亲很好的照顾是相互联系的,过度关注孩子,是想要补偿自己“内心的小孩”曾经受到母亲忽略的遗憾。

我开始允许孩子有更多自己的“自由探索”的时间,我明白这是孩子成长所需要的空间,是孩子的真实需求,并不代表自己正在“忽视”孩子。

看着儿子在家,我转变了心态:

暂时不想上学是正常的,我还不想上班呢,但这不代表他永远会躺平;

给他一些时间去纠结、去放纵、去思考;

退一万步讲,儿子真的再也不去上学了,那又怎样?

毕竟他刚出生的时候,我对他的期望只有一个,就是平安健康。

想明白了这一点,我的焦虑情绪大幅消散。心底轻松了,整个人的状态也松弛起来,喊儿子吃饭都是欢快的语调。

我也不问他学习的事,每天交流最多的就是吃什么。

儿子很快察觉到了我的变化,他也逐渐放松了戒备心理,愿意走出房间,跟我接近了。

3、多采用正面积极的语言,改变过去指责、批评的语言习惯

将刺激孩子的负面语言,改为客观的描述,不再随意给孩子贴上负面标签。

比如儿子早上起床困难,我不再说教埋怨:现在只是敲敲门,温和提示:

现在是6点36分,你还有25分钟时间收拾,吃早饭。

儿子一改往日的暴躁,告诉我,他知道了。

每次母亲节、我的生日,儿子都会精心准备礼物,以往的我只是简单说声谢谢,现在我会说:

谢谢你精心准备的礼物,妈妈真的有被感动到。而且你动手能力真的强,每次都是亲自动手做,这需要多少耐心啊,从选购材料,到一步步完成,真的特别用心!

孩子休学一年后,准备复学,自己预习功课,一个星期自学了两章内容,我赶紧跟上鼓励:

学完两章了,今天我们出去吃庆祝一下。你想吃什么?

之前习惯说为什么不怎么样,

为什么不早说?为什么不好好学习?为什么不认真做作业?

如今, 换了一个表达方式:

√我有一个提议,我说出来,你觉得怎么样呢?

我这么说了以后,儿子就觉得好一点。

儿子对我说:

以前你说“你为什么不怎么样”的时候,我总觉得有个东西笼罩住了我的脑袋,我听不进去你说的话,我觉得动不了。现在你换了一个说法,我就觉得好像过去盖在我脑袋上的东西消失了。

当我从沟通理念和方式上,做了调整,儿子也有了巨大的改变。

他的对抗心理少了,逆反情绪也越来越轻,能够心平气和地跟我说话、交流、沟通。

对学习和上学的恐惧不断减少,慢慢走出了躺平的状态。

看着儿子从过去的敌视对抗,变成现在有话好好说,我感触颇多。

对于“为人父母,是一生的修行”这句话,也有了更真切的感悟。教育孩子,并不是非此即彼的斗争,更不需要一方压倒另一方。

0 阅读:42

妈心理学习辅导啊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