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伪政府众多大汉奸最终结局:大多被枪毙,一人85年在佳木斯病死

听白聊国际 2023-07-09 10:20:03

汪伪政府(1940年3月30日-1945年8月16日),是抗日战争时期一个与日本保持合作关系的政权,被普遍认为是日本在中国扶植的一个傀儡政府,首都在南京市。当时中国境内分裂成三大政权,有汪精卫领导的南京国民政府,蒋介石领导的重庆国民政府,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1944年11月汪精卫死后,汪伪政府以陈公博为首。1945年8月日本战败投降,汪精卫国民政府解散。汪伪政府由于趋附者中大才难寻,又派系复杂,内有公馆派及周佛海派等,外有其他依附日本之中国政客,汪伪政府高层多身兼数职以平衡派系。如汪精卫本人即身兼行政院长、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民政府委员会主席等顶层职务。而陈公博及周佛海等人亦身兼正副院长、主席、部长、市长等多项要职。

1940年3月30日汪伪政府成立

1944年11月,汪精卫去世。11月12日,陈公博任行政院院长、代理汪伪政府主席,兼任军事委员会委员长,并于11月20日正式就职。

1945年8月15日,日本投降。8月16日,陈公博、周佛海在南京召开临时会议,宣布取消汪伪政府及其所有机构,成立南京临时政务委员会和治安委员会,陈公博自任两委员会委员长,周佛海任两委员会副委员长;汪伪政府存在了5年4个半月,最后终结。

1、汪精卫(主席、行政院长)

汪兆铭(1883年5月4日-1944年11月10日),字季新,号精卫,历史多沿用其号,称其汪精卫,祖籍浙江山阴(今绍兴市柯桥区),生于广东三水县(今佛山市三水区),毕业于日本法政大学。

中国头号汉奸汪精卫

汪精卫青年时曾经参与革命组织中国同盟会,1910年,因为谋刺清朝摄政王载沣失败被捕判终身监禁,辛亥革命后获释。早年担任孙中山的秘书及文胆,孙中山逝世后,历任国民政府主席、军事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院长、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及中国国民党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中国国民党副总裁等。自孙中山逝世直到宁汉合流都是蒋介石的主要政治对手之一。后出走越南河内,公开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文麿的声明,被国民党中央执委会开除国民党党籍和一切公职。1939年6月8日,国民政府将其定为汉奸,予以通缉。1940年,汪精卫与日本合作在南京建立傀儡性质的“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汪本人出任汪政权的“中国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会主席”、“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行政院”院长、“国民政府”主席、“国防最高会议”主席及“中华民国特级上将”。

1943年年底,汪精卫的健康恶化,1944年3月赴日治疗。11月10日于日本名古屋帝国大学(今名古屋大学)医院去世。11月23日,归葬国民党总理孙中山之侧,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

国民政府还都南京后在1946年炸毁位于南京梅花山的汪墓,取出汪精卫遗体重新火化并使用鼓风机吹散其骨灰。

2、陈公博(主席、行政院长,汪精卫死后)

陈公博

陈公博(1892年10月19日-1946年6月3日),祖籍福建上杭,生于广东南海县(今广州市),曾经为中共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国民党第二次全国大会中央执委。抗日战争开始后随汪精卫任南京政府立法院长,是汪伪政权第二号人物。汪精卫死后,代理南京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长。日本投降后,逃往日本,最后被押解回中国,审讯后被枪决。

3、周佛海(行政院副院长,财政部部长)

周佛海(1897年5月29日-1948年2月28日),湖南沅陵人,本名周福海。周是中共早期领导人,建党时中共一大代表(首任代理书记),后成为国民党官员,抗日时期是汪伪政权的领导人之一。

周佛海

汪伪政权瓦解后,周佛海曾被戴笠任为上海行动总队总队长。后在舆论压力下,被认为是降日汉奸而被捕并于1946年11月7日被判处死刑。1948年,蒋介石签署《准周佛海之死刑减为无期徒刑令》。1948年2月28日,周佛海因无法获得保外就医,因心脏病发死于南京市老虎桥监狱,享年50岁。

4、褚民谊(外交部部长)

褚民谊(1884年1月17日-1946年8月23日),原名明遗,字重行,浙江省湖州府乌程县(今湖州市吴兴区)人,医师、公共卫生学者、政治家、外交官,斯特拉斯堡大学医学博士,汪精卫政权要人。

褚民谊

1946年4月,他以汉奸罪被宣判死刑。同年8月23日,他在苏州的监狱被处决,终年63岁。

5、陈群(内政部部长)

陈群(1890年-1945年8月17日),乳名荣福,字人鹤,号中之,福建长汀童坊镇人。

陈群

1940年3月汪伪政府成立后,陈群任行政院内政部长、文治委员会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1年内政部由日本知照设立青年团训练所,陈群出任所长。陈群在内政部任上,曾访问日本三次。1943年9月,李士群被暗杀后,调陈群任江苏省省长。1944年汪精卫死后,1944年11月,陈群就任考试院院长。

1945年8月日本投降后,8月17日,陈群在南京寓所内服毒自杀身亡。

6、鲍文樾(军政部代理部长)

鲍文樾(1893年-1966年12月),字志一,满族,奉天凤凰人,东北军高级将领,汪伪政府政要。

鲍文樾

汪伪政府成立后,鲍文樾任军政部政务次长、代理军政部部长。1941年3月,鲍文樾正式升任军政部长,并兼任清乡委员会委员。5月,任广东省政府委员。9月,任中央陆军军官学校校务委员会委员。翌年8月,随着军政部的改组,他转任陆军部部长。1月任最高国防会议委员。同年4月任参谋总长。1945年4月,转任河南省省长。

日本投降后,鲍文樾被以汉奸罪逮捕。1947年3月7日,鲍文樾被判处死刑。同年5月20日,减刑为无期徒刑。1949年,被押往台湾继续收监。

1966年12月26日,鲍文樾在台湾病死。

7、任援道(海军部代理部长,部长汪精卫)

任援道(1890年-1980年),名亮才,又名良才,字援道,号豁庵,以字行,江苏宜兴县城西大街永宁巷进士第任宅人。

任援道

汪伪政府成立后,任援道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常务委员兼军事参议院副院长、代理院长。1940年4月,出任苏浙皖三省绥靖军総司令兼绥靖军官学校校长。5月,兼代理海军部部长(1942年9月正式就任海军部部长)。1941年1月,任第1方面军总司令。1944年(民国33年)11月,任江苏省省长,兼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驻苏州绥靖主任公署主任,兼江苏省保安司令。

1942年,其堂弟任西萍策反任援道后,任援道建立了与重庆军统局长戴笠间的秘密电台。1943年,晋升陆军上将。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援道投降蒋介石的重庆国民政府,被任命为南京先遣军司令,负责维持江苏省及南京的治安,并且负责苏州临时警备司令部。后来,出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中将参议。上海解放前,任援道逃往香港。数年后赴加拿大定居。

1980年,任援道在加拿大死去,享年91岁。

8、赵正平(教育部部长)

赵正平(1878年-1945年),字厚生,斋号仁斋,江苏省宝山县(今上海市宝山区)人,国立暨南大学校长。汪伪政府教育部长以及国立上海大学校长。

赵正平

汪伪政府成立后,历任教育部部长、中央大学筹备委员会委员长、中央图书馆馆长、编译馆馆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延聘委员以及国民政府委员等职位,其后更在1941年起兼任国立上海大学校长。1945年抗战结束后赵正平逃往浙江省镇海县躲避,同年自杀身亡。

9、李圣五(司法行政部部长)

李圣五(1899年-1985年),名福善,表字圣五,出生于山东省泰安府泰安县,汪伪政府的外交官、政治家、法学学者。

李圣五

1940年3月,李圣五加入汪精卫政权,并出任司法行政部部长、中央政治委员会指定委员。6月,担任宪政实施委员会常务委员。1941年8月,担任教育部部长兼社会行动指导委员会常务委员。9月,他被任命为驻德国大使;11月,担任文物保管委员会委员兼图书専门委员会主任委员。

1942年2月,他除了担任驻德国大使外,还担任驻丹麦公使。1945年4月,兼任外交部部长。

日本投降后的1945年9月26日,李圣五被逮捕,并被囚禁在南京。1947年12月9日,被判处15年监禁。后来他被释放,并移居至香港,在香港中文大学教法律。

1979年起,他多次回到中国大陆,从1984年起与他的长女居住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1985年因病去世。

10、梅思平(工商部部长)

梅思平(1896年-1946年9月14日),原名祖芬,字思平,以字行,生于浙江省永嘉县。

梅思平

汪伪政府成立后,他先后出任工商部、实业部、内政部,部长,浙江省政府主席。1946年9月14日,在监狱大院的临时刑场被执行死刑。

11、赵毓松(农矿部部长)

赵毓松(1897年12月26日-1971年11月18日),变名邵松,出生于贵州省黎平府。

赵毓松

汪伪政府成立后,他任农矿部部长兼中央政治委员。同年,他担任日本军管理工厂委员会副委员长、宪政实施委员会常务委员、全国经济委员会委员。

1945年8月,汪伪政府倒台,赵毓松搬到了山东济南,并隐藏了自己的真实身份。当中国人民解放军逼近济南时,赵毓松逃到香港,然后在1950年底逃到日本。1971年11月18日在东京都去世。

12、傅式说(铁道部部长)

傅式说

傅式说(1891年-1947年),浙江乐清人,章太炎侄女婿。日本东京帝国大学工学学士。1924年在上海创办大厦大学,为大夏大学校董、教授,1938年投靠汪精卫政权。历任汪精卫政权国民党中央执行委员、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1940年3月任汪伪政府铁道部部长,后又出任浙江省省长、建设部部长等职。1945年被国民党政府以叛国罪逮捕,1947年被处决。

13、诸翔(交通部部长)

诸翔(1880年-?),字青来,室名求是斋,江苏省上海县人,宣统二年工科进士,曾留学日本东京高等工业学校(今 东京工业大学)。

诸翔

汪伪政府倒台后,逃匿无踪。

14、丁默邨(社会部部长)

丁默邨(1901年-1947年7月5日) ,又名丁默村,原名丁勒生,中国湖南常德人(今武陵区),曾任汪伪政府社会部部长、浙江省主席,1947年7月5日于苏州狮子口监狱刑场被国民政府处决。

丁默邨

15、林柏生(宣传部部长)

林柏生(1902年-1946年10月8日 ),号石泉,广东省高州府信宜县人。

林柏生

汪伪政府成立后,林柏生任中央政治会议委员兼行政院宣传部部长。

1945年日本投降后,林柏生随陈公博流亡日本。同年10月3日,和陈公博一道被送还中华国。

1946年5月31日,位于南京的首都高等法院以“汉奸罪”判处林柏生死刑。

1946年10月8日,林柏生在南京老虎桥监狱内被处决,年45岁。

16、岑德广(振务委员会部长)

岑德广(1897年-1972年6月19日),字心叔,广西省西林县人,清朝两广总督岑春煊之子,国民党大老唐绍仪之婿。

岑德广

抗日战争期间加入汪伪政府,1940年3月,任赈务委员会委员长、中央政治委员会委员。

抗战胜利后被捕,被判汉奸罪,经贿赂当局得以释放,后逃往香港。

1972年6月19日在荃湾香港疗养医院死去,七十六岁。

17、罗君强(边疆委员会部长)

罗君强(1902年-1970年2月22日),幼名光治。别名光湜、别号庸生、竹侯、健生、西西、西生。

罗君强

1920年8月,他入学长沙岳云中学。1922年春,他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1923年,他脱离中国共产党。

1924年初他恢复党籍,回到湖南任中共湖南省委员会书记兼训练委员会秘书。翌年他再次脱离中国共产党。同年秋,他入学上海私立大夏大学,并加入中国国民党。

1929年,他任军事委员会武汉行营政训部秘书长。1932年10月,他转任浙江省海宁县县长。1937年,他任军事委员会办公厅少将秘书兼办公厅秘书处少将处长。

1940年3月,汪伪政府正式成立,罗君强任中央政治委员会副秘书长兼边疆委员会委员长。

1942年3月,他任司法行政部部长。1945年8月起,他担任江西省省长。

日本投降后,1947年3月他被以汉奸罪判处无期徒刑。1949年1月,由南京移往上海提篮桥监狱。

罗君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继续被收监。1964年,保外就医。文革中再度被收监。1970年2月22日,他在上海市的监狱内病逝,68岁。

18、陈济成(侨务委员会部长)

陈济成(1896年-?),上海嘉定人,教育家,汉奸。

抗日战争前,陈济成担任过上海工部局华委员、私立上海中学校长。他还曾创办上海最早的幼稚师范学校——上海私立幼稚师范学校并任校长》(与杨道弘合著)、《儿童教育论文集》等。

抗战期间,陈济成加入汪伪政府,任中央候补监察委员兼社会部部长。1942年3月11日任行政院边疆委员会委员长。抗战结束后被逮捕并关押在上海提篮桥监狱。

陈济成是围棋大师陈祖德的祖父。

围棋大师陈祖德

0 阅读:23

听白聊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