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税10年,却照常上市,如今全面崩溃,操盘者已落袋22亿

灰鸽观看 2025-04-23 03:57:06

偷税企业能不能上市,答案当然是否定的,绝大多数情况下,有此可耻行为的企业都过不了审查关。

不过,绝大多数并非全部,也就是说,还是有极少数例外的“漏网之鱼”巧妙地规避了审查,最终照常上市了。

比如,刚被证监会实施退市风险警示的长药控股,就曾把一家偷税长达10年的企业巧妙地装进了上市公司。

2020年,长药控股的名字还叫“康跃科技”,为了跨界医药,宣布收购湖北长江星医药有限公司,而这家长江星医药当时就已经偷税10年了。

简单点说,企业卖的东西都是要给客户开发票的,这部分收入被称为“开票收入”,然后票额就可以作为计税的依据。

然而,企业还存在客户不要发票的业务,财务上称之为“未开票收入”,虽然没开发票,但照常要缴税,原则上由企业定期主动申报。

开票的部分毫无争议,该交多少税都在账面上摆得一清二楚,但未开票部分就有伸缩空间了,是否主动申报、申报多少全靠自觉。

而被收购的长江星医药就属于不自觉的,从2011年开始就隐瞒未开票收入,10年来都没主动申报过。

按照我国税法,不开票、不申报,情节严重的就可以认定为偷税,长江星医药这么明显的财务问题,怎么规避审查呢?

其实,偷税的概念是可以转换的,如果是被相关部门查出来的,那肯定属于偷税,但要是自己主动坦白交代的,那就变成“欠税”了。

于是,康跃科技的老板吴敏文与长江星医药的老板罗明商量出了“欠税方案”,把过去10年的未开票收入都清理了出来,一次性申报了。

经过这一番操作,长江星医药把该缴的税都申报了,虽然没有立刻缴清,但缴税本来也允许一定期限的欠税,于是,性质全变了,一切都合法了。

既然合法了,长江星医疗也就顺利成为了上市公司康跃科技的控股子公司,而康跃科技也得以成功跨界转型医药,更名为了现在的长药控股。

偷税变欠税,这也算是个你好、我好、大家好的解决方案,只是没想到,偷税变成欠税后,竟然就真的一直欠着了。

公开信息显示,长江星医药是2020年申报未开票收入的,但到了2023年年底,仍然还有1.23亿的税款未缴清。

以前没申报过,可以10年无人问津,但现在申报了肯定就不行了,于是,长江星医药及其子公司被限制开发票。

怎么限制呢?你既然不愿缴税,那就干脆发票也别开了,而一个企业不能开发票,那还怎么开展业务呢,于是,长江星医药陷入停滞。

长药控股跨界转型后,主要就靠长江星医药这一家子公司支撑收入,长江星医药停摆了,长药控股也就没收入了。

我们说房奴不能失业,因为他要还房贷,而上市公司也一样,不能没有收入,因为他要还借款利息。

于是,长药控股因业务陷入停滞引发连锁反应,先是债务违约,然后各种损失计提,到2024年底,全面崩溃。

年报显示,长药控股货币资金仅剩800多万,负债率121.11%,已经资不抵债,长药控股也就变成了*ST长药。

*ST的帽子是现在才戴上的,但崩溃的迹象其实早就有了,从长药控股近几年的股价走势就可窥一斑。

2020-2021年是长药控股刚完成跨界转型风光的时候,彼时股价一度高达24元,然后从2022年下半年就开始狂跌,2024年7月曾跌到2.24元。

即使经过了2024年的普涨行情,现在也只有4块多,大部分股民在长药控股上留下的应该都是伤心的回忆。

不过,对于当初一起商量出“欠税方案”的两个操盘者来说,倒是一段还算愉快的过往,没吃亏,都赚到钱了。

根据粗略统计,买公司的长药控股实控人吴敏文和卖公司的长江星医药老板罗明已经落袋了大约22亿。

其中罗明的账很好算,2020年长江星医药的交易价是14.14亿对应52.75%的股权,罗明获得的现金对价约13亿。

值得一提的是,当时长江星医药整体净资产才5.2亿,却评估给出了26.8亿的估值,溢价率超过400%。

很显然,罗明是卖了一个好价钱,而与此相对应,长药控股的实控人吴敏文则是玩了一局好牌。

吴敏文并非长药控股的创始人,长药控股的前身康跃科技原本主营内燃机零部件和光伏组件生产设备,原控股股东因不看好公司未来,于2020年把控制权卖给了吴敏文。

而吴敏文接盘的原因也不是自己有什么良方,吴敏文的身份是PE私募,只是觉得当时的康跃科技卖价不高,好好运作一下就会有赚头。

吴敏文是金融行业的资深人士了,90年代毕业于湖南大学金融系,先在央行工作了5年,之后到证监会干了3年,然后又在证券公司当了4年的CEO。

银行、证监会、证券公司都干过了,有资历、有资源、有经验,2007年,吴敏文便与人合伙开始干私募,到2019年,管理的资产已超过百亿。

2020年吴敏文接盘康跃科技的成本是9.3亿,获得了29.9%的股权,而接盘之后没多久就筹划了前面所述的长江星医药的并购,并剥离内燃机业务资产,频繁增加对外医药投资。

在持续不断地资本运作的掩护下,股价在2021年迎来阶段性高点,吴敏文抓住机会开始疯狂减持,2021年就套现了5个多亿。

然后2022年,吴敏文又密集套现了约2.5亿,2023年又通过协议转让套现了约1.54亿,累计落袋9个多亿,已经收回了之前的接盘成本。

时间很巧,成本刚刚收回,长药控股2024年就全面崩溃了,而吴敏文目前还持有10.11%的股权,这都是净利润。

最新的公告显示,资不抵债的*ST长药正在破产重整,吴敏文未来能挣多少,想象空间巨大。

0 阅读:52

灰鸽观看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