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高考试卷、录取通知书都用中国邮政?看完你就明白了

覃仕勇来说史 2025-03-17 10:57:00

上过大学的朋友们想必都知道,咱们那时候的录取通知书,可都是中国邮政(EMS)给咱送来的。

大家心里都挺纳闷:为啥每年大学发的录取通知书,还有其他那些挺重要的文件和资料,都是靠中国邮政来送呢?

说起来,这事儿跟中国邮政的发展轨迹,还有它作为国家象征的身份,那可是紧密相连的。

【01】

中国邮政在我国已经历了百余年的风雨。说起来,中国邮政的存在已经超过一个世纪了。咱们国家的中国邮政,历史长达一百多年。中国邮政,在我国已经走过了超过百年的历程。算算时间,中国邮政在我国已经有了上百年的历史。

1896年3月20号,光绪皇帝点头同意了建立国家邮政的请求,打那以后,这天就成了中国邮政的诞生日。

19世纪快结束到20世纪头几年,中国乱得一塌糊涂,最大的变动就是,从家族掌权的王朝慢慢变成了大家共有的民族国家。

在这个转变的时候,像经济、政治、教育这些方面,还有邮政通信,跟咱们老百姓的日子关系最铁了。

中国邮政啊,它不光是老早以前国家用来传递消息的那种驿站、民信局,这几年,它还成了咱们寄东西、搞物流的得力帮手。

很久很久以前,在邮政系统还没出现的时候,咱们国家有个老法子送信,那就是驿站。从很久远的周代开始,这个方法就一直用着,直到清朝快结束的时候都还在用。

驿站啊,就是中国古代用来传递信息的地方,算是邮递系统的最后一站。可到了清朝末年,这个系统烂得不行,慢得要死。那时候,老百姓自己都搞起了私人送信的,像小说里写的“镖局”,就是其中之一。

不管是管的邮局还是老百姓自己弄的快递组织,它们对抗市场变化的能力都不行,而且竞争起来也没个规矩。

19世纪快结束的时候,轮船、火车这些新式交通工具开始大量出现,之后,中国邮政就慢慢取代了以前那种老式的邮递方法和民信局。

咱们国家的邮政系统,说白了,就是照着英美那些西方国家的模式建的,算是近代资本主义的一个典型代表。

1896年,就是清朝光绪皇帝说中国邮政开始的那一年,到了1912年辛亥革命刚搞完没多久,也就十几年的功夫,邮政点子就在全国到处冒了出来,总共有6816个,基本上全国各省都有了邮政的网络。

1934年那会儿,抗日战争正打着呢,民信局就彻底没了。那时候,邮政网点可多了,一下扩展到了46567个地方,邮政的路也长了,总共有50万公里呢。

那时候的中国邮政啊,不光负责送官方的文件,老百姓的信件它也管,就像是个结合了驿站和通信局的地方。而且,它还有驿站和民信局比不上的好处,那就是有便捷的交通工具和一套先进的管理办法。

但是,中国邮政的成长之路并不平坦。清那会儿,掌权的人不敢下决心把邮局全关掉。后来中华民国建立了,想关掉民信局,结果好多地方都反对,这事儿就没办成。

到了1934年那会儿,各地的民信局都被要求关门歇业了,中国邮政就开始唱大戏了。这事儿啊,明摆着是国家的意思,也是老百姓所盼的,两者都起了大作用。

早些时候,中国的驿站和邮递系统挺麻烦的,又耗时又费力,而且安全性还没法保证。那时候的民信局,送信也是慢悠悠的,速度和效率都不怎么样。

近代时候,中国用上了轮船、火车,还有飞机这些快捷的交通工具,让信息传递变得准时又可靠。这样一来,国家的主权、科技发展和咱们民族的利益就紧密相连了。也因此,中国邮政慢慢变成了国家的一个标志性符号。

【02】

另外,到了近代,中国邮政既不统一也不是个独立的部门。鸦片战争以后,来中国的外国人变多了。1842年,英国首先在五个通商口岸开了邮局,后来,法国、美国、日本、德国、俄国这些国家也都陆陆续续在中国各地办起了邮局。

国家间互相发邮件挺常见的。不过,要是一个国家跑到另一个国家去开邮局,那可就太霸道了,这简直就是对中国主权的践踏。

中国邮政一开张,那些外国人要想在中国地界上,还有跟老家联系,就得按中国的邮政规矩来,得用中国的邮票贴在信封上。这样一来,不管是在中国境内还是跨国通信,都得遵循咱们中国的邮政制度。

这样一来,既消除了中国国家安全上的担忧,也让咱们民族的自信心大增。

1923年,这是中国从外国手里拿回邮政大权的头一年。光上海这个地方,寄出去的邮件就比1922年多了整整2,400万件呢。

到了1933年,全国邮政的邮件数量飙升到了7.39亿件,跟1922年比起来,整整多了一半呢!这速度,平均每年都得涨个3000多万件。

所以呀,中国近代邮政的搞起来,就算是中国通信这行当的开端了。它为啥会出现呢?说白了,就是因为老百姓有需求,也得用,还有就是咱们民族心里那股子自信和感情在作祟。

不管地方有多偏,中国邮政都会把它纳入发展计划,这对树立国家形象帮助可大了。

中国邮政是在咱们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诞生的,所以从它一开始存在,就肩负着传播和推广国家形象的重任。

它靠着遍布各地,就连偏远山区也覆盖的邮政线路和服务点,让不同地方的老百姓都能真真切切感受到国家的影响力。

1925年,那可是98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中国邮政的邮差们可真不容易。据说,在送信的路上,有六十多位邮差受了伤,还有14位英雄不幸牺牲了。就连在革命战争那会儿,邮政的工人们也是豁出命去送信。

不只是近代的中国依靠邮政来树立的威信,就连远隔重洋的美国也是这样做的。你看,不光是咱们中国近现代时,邮政在帮建立老百姓的信任上起了大作用,就连美国那边,情况也差不多。

美国刚建国那会儿,信誉差得要命。邮政呢,就像是各州之间的桥梁,代表着的脸面。

【03】

辛亥革命以后,咱们中国的民族资本迎来了个大好时机,发展得特别快。邮政方面也是嗖嗖地进步,报纸杂志啥的,都能以飞快的速度送到大家手里。

“五四爱国运动”能闹得那么大,跟那时候挺给力的邮政系统关系可不小。

说起来,邮政这东西,它并不是咱们过日子非得有的。邮政的发展啊,跟国家的钱包鼓不鼓、思想咋样关系紧密得很。

近代中国邮政的起步和壮大,可以看出国家在推动现代化上越做越好,心里头那股子要现代化的劲儿也越来越足。这一切,都是为了国家不挨打、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还有让国家强大、人民富裕的大目标。

邮政行业的长处,不仅推动了国家象征物的诞生,还助力了国家认同感的建立,久而久之,它自己也成了国家的一个象征。就像是一块块拼图,它拼进了国家这个大图里,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且,中国邮政在那些重要年份推出的一枚枚精美小巧的邮票,也成了好几代中国人心里头的独特回忆。说到增强咱们中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国家归属感,邮政可是功不可没。

中国邮政,那可是咱们国家的一个标志。不管多远的地方,不管要花多少人力物力,从南边的三沙到北边的漠河,就连8848米高的珠峰上,只要你有邮编,再付上4.2元邮费(当然,具体价格还得看地方和重量),中国邮政就能帮你把信送到对方手里。简单说,就是邮递无界限,邮政来搞定!

但在传统电商的运作套路里,像新疆、西藏、宁夏、青海、甘肃、内蒙古这些偏远地区,因为交通不便,很多快递公司通常只愿意把东西送到这些省份的省会或者寥寥几个点,有时候就算掏了钱,他们也不给送上门。(当然,中国邮政是个例外。)

在康定到德格的川藏线上,有条超危险的邮路,一开始就得爬上海拔四千多米的高山。到了夏天,这儿老出现塌方和泥石流,路窄得地方,车宽才四米多点儿。

在一条紧挨着死神边缘的路上,有个叫其美多吉的中国邮政员工,一走就是30多年。他跑遍了140多万公里的路程,硬是把来自全国,甚至全球的信件,一封封送到了这个偏远的地方。

你说说,哪家物流公司能像中国邮政这般有恒心和胆识呢?

大学录取通知书和高考试卷的重要性,那是不言自明的。据说啊,每年高考,有六成的考生都来自偏远地方,有的地方连个快递站都没有。那这些考生的录取通知书,要怎么才能送到他们手上呢?

中国邮政遍布全国,啥都能搞定!

在中国,不管地方多偏僻,中国邮政都能保证像录取通知书、高考重要文件这些东西安全送到你手上。他们服务范围广,啥重要文件都能稳妥送达。

咱们可以说中国邮政寄东西不快,但真心没法说它不稳当、不靠谱。

中国邮政,那可是咱们物流行业的坚实后盾,象征着国家的脸面和信誉。像录取通知书、高考试卷这些重要东西,交给那些默默付出、吃苦耐劳、不善张扬的邮递员才安心呢,毕竟他们背后站的是国家,让人信得过。

0 阅读: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