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段,台湾歌手吴克群在湖北仙桃演出,提前做好印着仙桃过去地名沔阳的文化衫,本想着讨好仙桃人民,结果因为沔阳的“沔”字印错,又把沔阳(正确读音绵阳)读成“钙阳”,引起舆论哗然。
当晚,吴克群带着《将军令》《为你写诗》《时光机》等拿手曲目亮相中国(仙桃)超级焰火群星狂欢节,现场气氛热烈。然而,在与观众互动时,吴克群却把仙桃的原名“沔阳”错误地读作“gai阳”,这一口误瞬间引来了全场观众的笑声。


吴克群倒是没有找借口,后来很诚实诚恳的道歉,说是“吃了没文化的亏”,还真是这样。好多人都会想当然,以自己的理解,认知,先入为主,有时难免会贻笑大方。
在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地名作为这一文化的重要载体,不仅记录了地理变迁,还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故事与人文情怀。从古至今,随着朝代更迭、社会进步,地名也在不断演变,形成了今天独具特色的面貌。
然而,由于方言差异、历史传承等因素的影响,许多地名的读音与书写方式对非本地居民而言充满了挑战。本文将探讨中国地名的演变过程,并列举一些容易读错或不易辨识的地名,以此展现中华大地上的文化多样性。

一、地名的演变历程
1. 古代地名:早期地名多以自然特征命名,如山川湖泊等,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界的敬畏之心。例如,“泰山”因位于山东境内的一座著名山脉而得名;“洞庭湖”则源于其地理位置,意为“洞中之庭”。
2. 行政区划调整:随着国家统一及行政管理需求的变化,地名也随之调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使得许多古地名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更加规范化的命名方式。
3. 文化因素影响:地名往往与当地的文化传统紧密相连,如以名人、历史事件命名的地方不在少数。如“武昌”源于东汉末年孙权在此建立吴国都城,寓意“武功昌盛”。
二、易读错的地名实例
1. 山西隰(xí)县:因《西游记》中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发生地而闻名,实际读作“席”。隰县是一个人口只有9万的小县,近来因为大型游戏《黑神话·悟空》里的小西天迎来了泼天富贵流量,成为网红小县城了。
2. 安徽黟(yī:衣)县:位于黄山脚下,以其独特的黑瓦白墙民居著称。
3. 安徽六(lù)安:古称庐江,因境内有庐山而得名,不读“遛”,读作“路”。
4. 广东东莞(guǎn):虽名为“管”,但实际读作“关”。
5. 河南浚(音训)县:以浚水河得名,读作“训”。
6. 河南柘(zhè)城:因盛产柘木而得名,读作“这”。
7. 山东郓(yùn)城:春秋时期鲁国属地,读作“运”。
8. 江苏句(gòu)容:古代曾是吴国领土,读作“够”。
9. 山东莒(jǔ)县:春秋战国时期的莒国故地,读作“举”。
10. 湖南醴(lǐ)陵:以醴泉得名,读作“礼”。
11. 江西弋(yì)阳:弋射之地,读作“义”。
12. 浙江嵊(shèng)州:古称剡溪,读作“胜”。
13. 陕西岐(qí)山:周文王起兵之地,读作“奇”。
14. 河北涿(zhuō)州:三国刘备初见诸葛亮之处,读作“卓”。
15. 福建诏(zhào)安:明朝设立,意为皇帝诏书所至之地,读作“照”
16. 四川邛(qióng)崃:汉代南夷部落居住区,读作“穷”。
17. 贵州荔(lì)波:因荔波河得名,读作“力”。
我国地域辽阔,特殊地名读音还有很多:
1. 陕西户(huan)县:位于西安市西南部,读作“换”。
2. 河北涉(shè)县:因涉水河得名,读作“舍”。
3. 山东鄄(juàn)城:古代鄄国所在地,读作“倦”。
4. 河南鄢(yān)陵:以鄢水得名,读作“烟”。
5. 湖北蕲(qí)春:因蕲蛇而闻名,读作“奇”。
6. 湖南攸(yōu)县:古称攸州,读作“优”。
7. 江西婺(wù)源:以婺水得名,读作“务”。
8. 浙江缙(jìn)云:因缙云山得名,读作“进”。
9. 福建长(zhǎng)汀:汀江流经此地,读作“掌”。
10. 广西融(róng)水:因融江得名,读作“荣”。
11. 云南漾(yàng)濞(bì):因漾濞江得名,读作“样必”。
12. 贵州贞(zhēn)丰:贞丰县得名于贞丰堡,读作“真”。
13. 甘肃宕(dàng)昌:因宕昌河得名,读作“荡”。

以下安哥不在注音,用同音字代替:
14.山东茌(音尺)平县,属聊城管辖县。
15.山东无棣(音第)县,属滨州管辖县。
16.河南中牟(音牧)县,郑州下辖县。
17.河南武陟(音制)县,焦作下辖县。
18.河南泌(音毕)阳县,驻马店下辖县。
19.河南渑(音免)池县,三门峡下辖县。
20.吉林珲(音魂)春市。
21.河南荥(音型)阳市。
22.四川荥(音营)经县。
23.四川犍(音前)为县。
24.湖北黄陂(音皮)县。
25.广东番(音潘)禺县。
26.四川筠(音军)连县。
27.湖北监(音见)利县。
28.河北蔚(音玉)县。
29.新疆尉(音玉)犁县。
30.山西长(音涨)子县。
31.安徽歙(音射)县。
32.山东莘(音身)县。
33.陕西柞(音炸)水县。
34.浙江丽(音离)水县。
35.浙江台(音胎)州市,天台(音胎)县。
36.河北任(音人)县,任(音人)丘市。
37.山西洪洞(音同)县。
38.安徽蚌埠(音蹦步)市。
39.湖南郴(音抻:二声)州市。
40.海南儋(音丹)州市。
41.河北乐(音涝)亭县。
42.山西忻(音欣)州市。
43.江苏盱眙(音虚移)县。
44.四川郫(音皮)县。
45.江苏邳(音批)州市。
46.浙江鄞(音银)县(今宁波鄞州区)。
47.辽宁岫(嗅)岩县。
48.山东临朐(音区)县。
49.山东郯(音坛)城县。
50.山东烟台芝罘(音只服)区。
51.河北蠡(音理)县。
52.安徽枞(音总)阳县。
53.江西铅(音盐)山县。
53.江苏六(音路)合县。
54.广东高要(腰)市。
55.山西繁峙(音是)县。
56.湖南耒(音雷)阳市。
57.四川邛崃(音琼来)市。
58.湖北郧(音云)县。

这些地名不仅具有独特的文化背景,还反映了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历史和地理特点。正确读写这些地名,不仅能避免误解和尴尬,还能增进对当地文化的了解和尊重。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中国的地名文化。
三、结语
地名不仅是地理坐标,更是文化符号,它们承载着一个地方的历史记忆与人文精神。了解并正确读写这些地名,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祖国的大好河山,还能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承。希望本文能激发读者对中国地名背后故事的兴趣,共同探索这片土地上的无限魅力。
安哥写于2024年9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