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伟任成都军区司令后,果断调动阎红彦遗孀工作:有困难来找我

雾里看花人 2025-03-11 21:06:07

在谈到阎红彦时,秦基伟将军回忆道:作为老同志、老战友,我时常怀念同他在一起相处的日子,好像他还在,依然是那样豪爽坦荡,那样笑容可掬。是的,红彦同志仍然活在我们的心中。图丨秦基伟将军秦基伟和阎红彦的情谊在革命革命战争年代,尽管秦基伟听过阎红彦的大名,但两人并没有实质性地接触过。而真正令两人结下如此深厚的情谊,便是在建国之后。1959年秋天,阎红彦经过党中央的深思熟虑后,将其从四川调往云南,担任省委第一书记,不久后又兼任昆明军区第一政委、党委第一书记。那时的秦基伟正在昆明军区担任军区司令员、党委第二书记。因为工作的缘故,秦基伟便免不了和阎红彦打交道,在工作当中秦基伟也认识到了阎红彦是一心为国为民的人。阎红彦尽管是省委第一书记,但他在战争年代也在部队工作多年,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对部队也有特殊的感情。虽说阎红彦兼任昆明军区政委,地方工作又非常繁忙,但他仍然为部队建设做了不少工作。

图丨阎红彦(中)阎红彦在云南工作的那段时期,正是庐山会议以后的特殊时期,为了让军队干部及时了解国内外形势和党的方针、政策,阎红彦可是费了一番心血。每逢军区召开什么重要会议,阎红彦都是有请必到,而且总是认真地听取汇报,一起参加讨论研究,有时还向军区机关和部队干部作报告,完全将自己看作是军区领导班子中的一员,积极参加集体领导。当然在空闲时间,阎红彦也会和秦基伟等军区领导等人谈谈话。正是在数次谈话中,秦基伟便也更加熟悉了阎红彦的过去……阎红彦出生于一个贫苦农民家中,家里有祖上遗留下的一点薄田贫土和砖瓦窑一座。阎红彦的父亲也是一位勤劳肯干的庄稼汉子,凭借自己的勤奋还是能让家里人吃饱饭的。

图丨红军时期的阎红彦然而当时那个年代军阀混战,兵匪豪强巧取强夺,阎红彦家中的家产也是被人盯上,最终导致全家生活十分艰难。阎红彦从懂事起,跟着父亲在田间劳动,有时,也帮着在砖瓦窑烧砖做瓦,沉重的生活担子,从小就压得他喘不过气来。对于自己的孩子,阎厚基也非常心疼。在阎红彦十岁的时候,阎厚基就决定将其送入私塾学习。不过当时私塾内的老师,对于阎红彦这样穷苦人家的孩子很是鄙夷和奚落。阎红彦性格倔强,受不得委屈,熬过了半年,愤然辍学回家了。家里人在得知后,便训斥道:“你不好好念书,不听先生管教,将来长大成人还能做事吗?”阎红彦顶嘴说:“因为我家穷,我就是好好念书,先生还是找岔子,我受不了这口气,所以不念了。”1921年,由于庄稼收成不好,阎红彦家中很是困难。年仅12岁的阎红彦,在经乡人介绍后,前往地主家帮人揽羊放牛、带小孩、做家务。不过也正是严酷的生活磨炼,让年幼的阎红彦认识到当前社会的黑暗,甚至萌发了想要改造社会的想法。

图丨阎红彦所在的部队1924年,随着社会的动荡,陕北军阀开始招兵买马,阎红彦报名投军,从此跻身行伍,开始了他一生的戎马生涯。阎红彦刚入伍时,对革命道理懂得不多,不过在经过几个学习生活,他也懂得了穷人为什么会穷,富人为什么会富。穷人要想过上好日子,并不是单单杀几个富人就能够解决的,而是要推翻整个旧社会。之所以阎红彦能够知道这些,主要是因为他所在的连队,上级李象九就是共产党员。阎红彦在进入军队后,一直在李象九身边,由于阎红彦性格耿直憨厚,工作兢兢业业,很是同情穷苦的农民,为此李象九非常喜欢这个小青年。有天晚上,阎红彦问李象九:“连长,你知道共产党在哪里吗?我想找共产党。”在听了阎红彦想要入党的愿望后,李象九笑着说:“你想加入共产党,首先要了解共产党的革命道理。”

图丨少年时期的阎红彦为此李象九将中国共产党的情况,详细地向阎红彦作了介绍,并给他讲了有关共产主义的知识。在之后的岁月里,阎红彦就找李象九,渴望得到他更多的帮助。实际上当时李象九也懂得不多,对共产主义理解也十分肤浅,但不得不说在他那里,阎红彦确实受到了共产主义的启蒙教育。1925年4月,在宜川集义镇,在李象九的介绍下,阎红彦在红旗下秘密宣誓,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从入党的那天起,阎红彦就将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听从党的召唤,服从党的安排,经历了千回百折,为革命奋斗了一生。1926年7月,广东革命政府出师北伐,不久后冯玉祥的国民联军,胜利地占领了陕北,阎红彦所在的部队被改编为国民军第十一旅,李象九担任第一营营长,驻守在清涧。

图丨蒋介石旧照中共绥德地委很是重视这支受党影响的部队,上级党委先后派人到该部做工作,效果很是明显。在1927年4月,蒋介石发动了反革命政变,一时间四处都陷入白色恐怖当中。就在这时,中共陕西省委秘密派遣人员到清涧,向李象九等人传达了党中央“八七”会议精神,研究了陕北革命形势和部队的处境。不久后便成立了以唐彭为书记的陕北军事委员会,着手准备武装起义的准备工作。阎红彦这时兼任唐澎的党内交通,每天奔走城乡,转送文件,往返连队,传达指示。对于这份工作,阎红彦十分上心,不管是白天还是黑夜,他总是随叫随到,准确地完成任务。唐澎对阎红彦很是放心,在工作之余便会给其讲解马克思主义的道理。正是在唐澎的帮助下,阎红彦对蒋介石的反革命本质,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从而更坚定了他参加革命的信心。

图丨阎红彦将军1927年10月12日,党在陕北领导的第一次革命武装暴动清涧起义爆发了……自此之后,阎红彦便正式踏上为国为民的道路,不管是在部队工作还是转入地方工作,阎红彦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初心:为穷苦百姓谋取福利!在得知阎红彦的过去经历时,秦基伟也感慨颇多:“我们都是穷苦人家出身,如今在毛主席和党的领导下,才取得如此辉煌的成绩,我们一定不能忘记我们的初心……”阎红彦听后也是点了点头,很是认可秦基伟的这种观念。在之后的岁月中,秦基伟便和阎红彦结下了很深的情谊。在工作上,他们有着共产的经历,可谓是配合默契。在生活上,两人都讨厌铺张浪费,有着共同的爱好,相处的十分融洽。秦基伟出任成都军区司令员1966年八月中旬,阎红彦前往北京参加党的八届十一中全会,在会议结束后,他便立即返回了昆明。秦基伟在得知这个消息后,便前往拜访,两人就未来的发展形势作了一番交谈。阎红彦向秦基伟说了一些自己在北京开会期间的一些所见所闻。两人在分别时,阎红彦便特意向秦基伟叮嘱道一番。

图丨秦基伟将军秦基伟听后当即拍拍胸脯说:“没事的,我会注意。”然而后来的局势发展,明显超出了阎红彦和秦基伟的预料。1967年1月,阎红彦逝世,终年58岁!在得知阎红彦逝世的消息后,秦基伟内心很是悲痛。在秦基伟和阎红彦相处的过程中,他还是很认可这位老大哥的。不久后中央在得知这件事后,周总理派来一架飞机接秦基伟前往北京。秦基伟在抵达北京后,便被安置在京西宾馆内,生活显得很是平静。不过秦基伟毕竟是将领,还真一时半会适应不了这种悠闲的时刻。然而这么一待就是两年的时间,后来秦基伟便被组织派往了湖南一所部队农场里工作。秦基伟本身就是从艰苦环境中走出来的,为此对于组织上这样的安排也没有不满意。当时秦基伟已经五十多岁了,而在连队工作的大多数都是年轻人,为此显得秦基伟很是显眼。不过在场众人,谁也不清楚他的身份,只知道他是一个退休的老兵。

图丨秦基伟和邓小平合影和战士们同吃同住时间长了,有些战士便对秦基伟的过去很感兴趣,为此询问道:“老秦,能不能讲一讲,你战争年代的事情?”每当这个时候,秦基伟也不会吝啬,会给他们讲讲自己战争岁月的故事。在这段时期内,秦基伟和这些小战士相处还是很融洽的,他也将这些战士当成了自己的小兄弟。有的战士不会缝被子,补衣服,秦基伟都会主动帮他们。有的战士用钱没有计划,导致不到月底便将钱花光了,有时候请求秦基伟买烟给他们抽,秦基伟也没有拒绝。每当回想起自己的这段经历,秦基伟都会感慨道:“和战士们的那段情谊,真是令人难忘!”

图丨秦基伟(左二)某天下班后,秦基伟在回家的时候不小心摔了一跤,因为身体的原因便被送往医院接受治疗。随后秦基伟便被送到一个叫灰汤的有所疗养院休养。可能是因为病情的缘故,秦基伟的家人不久后也前来看望他。随着家人的到来,秦基伟的生活也规律了起来。每天上午的时候,秦基伟喜欢读书看报,下午的时候,秦基伟则是在妻子的陪伴下,在户外运动,以便让身体更好的恢复过来。在灰汤疗养院的生活很是平静,秦基伟的身体也在慢慢的恢复。1973年,中央军委指示广州军区派一名政治部副主任来灰汤,陪送秦基伟等几位将军返回北京。秦基伟在抵达北京后,不少他的老部下、老战友纷纷前来探望,问长问短,备为关切。不久后,中央召开了一次工作会议,秦基伟也受邀参加。在这次会议上,秦基伟见到了久别的周恩来总理。周总理在见到秦基伟时,亲切地询问道:“你愿不愿意来国务院工作?”

图丨秦基伟将军旧照秦基伟恭敬地回答:“我听从组织上的安排。不过我文化程度不过,担心难以适应中央的工作。”周总理微笑地点点头,没有再说什么。秦基伟在和周总理谈话结束没几天,负责中央军委日常工作的叶剑英元帅召见了他。叶剑英在看到秦基伟后,热情慰勉:“你还是这样朝气蓬勃,这几年看来是‘磨练’你呀……”秦基伟听后也是颇为感慨,不过他知道叶帅这次叫自己前来,肯定是要解决自己的工作问题的。叶剑英和秦基伟闲聊一会后,便对他说道:“中央已经决定派你去成都工作了。”1973年7月,一架银色飞机载着秦基伟越过黄河、秦岭上空,两个小时后降落在成都双流机场。机场上挤满了当地的党政军要员,迎接这位新任军区司令员、军区党委书记。

图丨阎红彦自此之后,秦基伟便在成都展开工作,而他也没有辜负中央对他的信任。秦基伟在复出工作后,自然没有忘记阎红彦遗孀一家。他通过工作人员了解到,阎红彦的夫人王腾波处境不是很好,于是秦基伟一再和四川、云南省委交涉,果断调动了她的工作,让她来四川工作,远离那伤心之地,并叮嘱道:以后有什么困难,可以来找我!秦基伟所做的这件事,让他在云南的许多老战友都深感敬佩!秦基伟在成都军区的工作成果,是得到党中央认可的。在1975年10月,秦基伟奉令调往北京军区工作。当时北京军区司令员是陈锡联、第一政治委员是纪登奎,而组织上将秦基伟任命为第二政治委员、军区党委书记。这个任命也是秦基伟,自从1929年参加红军以后,第一次从军事指挥员改任政治工作。不过秦基伟在接到这个任命后,内心还是不慌的,因为在他过去的革命生涯中,他一向注重政治思想工作。

图丨秦基伟秦基伟在抵达部队后,他决定贯彻邓小平整顿部队的指示,必须坚定不移地迎难而上,只要细心将工作做好,道理讲明白,军区的干部战士是能够支持的。正是秦基伟的这种表现,在1977年9月秦基伟被任命为北京军区第一政治委员,4个月后又改任司令员、党委第一书记。在这以后长达8年的时间里,秦基伟在北京军区司令员的岗位上,深受邓小平、胡耀邦等中央领导的信任和倚重。参加阎红彦追悼会随着国内形势的稳定,1978年1月24日,在党中央和邓小平的直接关怀下,阎红彦的骨灰被迎回到北京。在这次骨灰安放仪式上,秦基伟将军也出席了,在看到阎红彦家人后,秦基伟将军急忙走上去安慰。在之后的岁月中,秦基伟也多次打听阎红彦家人的情况,一旦对方有什么难处,秦基伟将军也是提供帮助。1981年9月,北京军区组织了中国人民解放军以来最大的一次有空军配合的华北军事大演习。秦基伟作为这次军事演习的总指挥,调度10万大军按照演习方案,有条不紊的展开,最终活动取得圆满的成功。这场沙场秋点兵,既有力地显示了中国的国防力量,也表达了秦基伟这位将军统帅三军的指挥才能。

图丨秦基伟视察工作1988年4月秦基伟将军被任命为国防部长,并在9月份时被授予上将军衔。尽管秦基伟将军的职务高了,但他朴素的生活依旧没有改变。他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我们要牢记我们的使命,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一刻也不能松懈。”纵观秦基伟将军的一生,他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去做的。

0 阅读: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