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食界龙头易主,良品铺子又成了“老二”

短平快说 2024-09-29 14:24:42

风水轮流转,零食界扛把子再次易主。

去年11月,良品铺子新掌门人杨银芬启动新一轮改革,对产品进行大规模降价,将重心聚焦在门店业务上面,发力线下业务,试图降低对线上业务的依赖,但目前取得的成绩并不如意。

继2023年营收、净利双降后,良品铺子上半年业绩继续“双降”,没能实现逆势,导致被三只松鼠超越,成为零食界的“二把手”。

值得指出的是,良品铺子强调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深度研发能力,但研发投入远远不及销售费用,两者之间存在巨大鸿沟,且研发费用从去年至今一直在降低,公司或许该重新审视研发、销售之间的关系。

离百亿规模渐行渐远

2018年至2021年,三只松鼠收入领先于良品铺子。

2022年至2023年,良品铺子收入远超三只松鼠。

2024年上半年,三只松鼠收入再超良品铺子。

短短数年间,零食界的扛把子几经易主,充分说明行业竞争之激烈,一不留神,恐将被对手超越,并被甩开,这也说明,企业的护城河并没有自身想象的那般牢不可破。

2022年,良品铺子实现营业收入94.4亿元,距离百亿元仅一步之遥,但遗憾的是,始终没能踏入“百亿营收”俱乐部。

事实上,公司在这一年已经面临增长瓶颈,收入增速仅1.24%,与2021年18.11%的增速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2023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0.46亿元,同比减少近14亿元,降幅14.76%,收入不增反降,公司表示,主要系受市场及平台变化影响,线上渠道营业收入下降所致。

去年11月27日,杨银芬被选举为董事长,且兼任总经理职务,取代杨红春成为新一任掌门人;此后,杨银芬在题为《和消费者,和良品家人,和合作伙伴,一起穿越经济周期》的公开信中指出,良品铺子将围绕“强化业务创新,全面提升经营效率”这一主题,启动新一轮的改革!我们改革的目的是要在坚持“良品”基础上,让产品价格变得更亲民。

据短平快解读了解,这是公司成立以来实施的最大规模降价,300款产品平均降价22%,最高降幅超过45%,同时强调“降价不降质”的原则。

换而言之,面对收入下降,良品铺子选择了“妥协”,试图扭转收入下滑的困境。

今年上半年,公司实现收入38.86亿元,同比下滑2.52%,其中Q1、Q2分别为24.51亿元、14.35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79%、-10.43%。

降价策略起到了一定作用,但持续时间有限,且并不明显,毕竟Q1本身就是休闲食品的销售旺季。

降价,无疑会对利润产生不利影响。

2023年,良品铺子实现扣非净利润0.65亿元,同比减少1.44亿元,降幅68.82%。上半年仅录得746.33万元,同比骤降93.97%,其中Q1盈利5488.25万元,Q2亏损4741.92万元。

毫无疑问,公司主营业务利润承压。

良品铺子表示,主要系2023年11月以来,公司在门店渠道对部分产品实施降价策略,上半年公司正处于经营策略调整阶段,降价对毛利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公司还表示,随着公司对供应链及各项业务的精益管理、降本增效措施的稳步推进,预计调整效果将逐步释放。

门店先增后减

自2023Q1以来,公司单季度的毛利率总体呈现下滑态势,近四个季度分别为27.74%、25.43%、26.43%、26.32%,其中2023Q4环比下滑2.31个百分点,年内毛利率变动不大。

这样来看,最大规模降价对毛利率的影响并不大,这又是为何呢?

很长一段时间内,良品铺子的收入主要依赖于电子商务业务,即线上业务,公司在天猫、京东、抖音、快手等电商平台开设旗舰店并销售产品。

2021年至2023年,电子商务业务收入分别为48.58亿元、46.98亿元、31.67亿元,累计减少16.91亿元,降幅约35%,收入占比从52.1%下降至39.37%。上半年收入及占比分别为16.3亿元、41.95%。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23.48%、23.88%、23.66%,上半年为24.09%,显然电商不是公司降价的主要渠道。

但电子商务业务是导致去年收入下滑的根源,公司称主要是行业及平台变化影响。

伴随着电商红利褪去,企业线上推广的费用越来越贵的,直接侵蚀了企业利润,良品铺子也并不例外,在收入高峰的2021年、2022年,公司扣非净利润分别为2.06元、2.09亿元,利润远远不及2020年的2.75亿元。

收入上升,利润却下降,典型的赔本赚吆喝。

面对这种情况,良品铺子选择将重心放在线下渠道上面,包括加盟业务以及直营零售业务,目前已经覆盖2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实现了从核心商圈到社区门店的多层次覆盖。

2019年至2023年,公司门店数量从2416家上升至3293家,累计增加877家。其中加盟店从1698家上升至2037家,累计增加339家,而直营店从718家上升至1256家,累计增加538家。

需要指出的是,2023年的加盟店同比减少191家,而直营店同比增加258家,加盟店撤走的原因,不外乎不赚钱,或者亏本。

直营门店的快速增长让租赁负债增长迅猛,2023年高达3.92亿元,同比增加2.7亿元,增幅220.69%,公司称主要系直营门店租赁合同付款额增加所致。

上半年,公司门店数量减少至约3000家,较年初减少约300家,租赁负债下降至2.37亿元,主要系直营门店店数减少引起租赁合同付款额减少。

换句话说,报告期内减少的门店主要以直营门店为主,至于具体数量,则唯有等待公司披露才能揭晓。

最近几年,公司一直强调采取全渠道销售模式,但在2023年则强调采取门店为核心的全渠道销售模式,显然“门店”的重要性被进一步拔高,实际上公司的降价主要发生在门店业务。

2023年,公司门店业务实施“好货不贵”的价格策略,调低300多款产品的价格,上半年则累计500余款产品降价。除此之外,门店业务还在探索新的品类模式,试点引入现烤和应季零食,如烤红薯、烤肠、冰淇淋等,有效提升了门店当季的客流和销售额。

门店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2023年,加盟业务、直营零售业务的毛利率分别为20.86%、45.76%,同比分别减少1.88个百分点、1.71个百分点;上半年进一步下降至17.17%、41.72%。

门店诸多产品降价以及探索新模式背后,公司希望培育消费者到店消费的心智,进一步提高线下业务收入占比,减少对线上业务的依赖,以提高利润,但这注定不能一蹴而就,意味着公司业绩承压。

研发含金量几何?

历年财报中,良品铺子总是强调公司具备行业领先的深度研发能力,拥有高水平的研发团队,投资建设了6个专业研发实验室,有自己的产品检测中心,通过了国家实验室(CNAS)认证,与多个第三方检测机构开展质检合作等。

除此之外,公司拥有广泛的外部协同研发资源,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食品发酵工业研究院、湖北省农科院、武汉轻工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展开了深度食品研发合作,这些外部机构为公司技术研发、产品开发提供坚实的支撑。

2021年至2023年,公司研发人员分别为165人、186人、111人,占比1.45%、1.6%、1%,去年研发人员减少明显,人员比财务人员还要少。

同期研发费用分别为0.4亿元、0.51亿元、0.44亿元,费用率分别为0.43%、0.54%、0.54%。上半年研发费用仅0.1亿元,同比骤降58.3%,费用率0.27%。

作为对比,公司近三年销售费用分别为16.72亿元、17.56亿元、15.73亿元,对应的费用率分别为17.94%、18.6%、19.55%,其中2021年、2022年销售费用的大涨是导致公司扣非净利润不及2020年的重要原因。

上半年销售费用7.62亿元,同比增长3.88%,销售费用率19.62%,创下新高,主要系对比同期公司直营门店增加导致的使用权资产及店铺装修摊销费用增加所致。

作为以营销为驱动的休闲零食行业,企业持续加大销售费用投入自然无可厚非,但研发费用同样需要高度重视,至少两者之间的差距不能太过离谱,否则又怎么能及时响应市场需求,研发推出新产品呢?

2024年,公司发布全新品牌价值主张“自然健康新零食”,共上新140多款健康零食,平均每个月超过23款新产品上市,这研发含金量有多高呢?

企查查显示,截至9月27日,良品铺子共有专利信息138项,其中49项发明公布,但法律状态基本被驳回、或撤回,最新的公告日期是2021年11月26日。

实际上,公司或许应当在研发费用中单独新增质检费用,通过抽查的方式来降低食品安全质量问题,毕竟公司食品主要依赖供应商代工,自身没有生产线。

黑猫投诉显示,良品铺子投诉量1718条,已完成1465条,投诉完成率约85%,已完成的投诉主要以食品安全为主,包括异物、变质、毛发等等。

对于休闲食品行业而言,食品安全绝对是首位,一丁点风吹草动就有可能引发蝴蝶效应,一旦确认存在食品安全风险或事故,则势必会对企业声誉造成不利影响,继而影响业绩,所以必须做好事前预防,而加大抽检力度则可以尽可能降低相关风险。

(短平快解读-原创作品,未经许可,请勿转载!PS若稿件侵权或数据有误,请及时联系修正)

0 阅读:118

短平快说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