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青岛制造:进位全国百强第六
25日,咨询机构赛迪顾问在湖北荆州发布《2024年先进制造业城市研究》以及2024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榜单。研究和榜单面向地级市开展,三甲依旧由深圳、苏州、广州包揽,宁波、长沙紧随其后。青岛成功进位,由上年的第七位上升至第六位,是榜单前十中唯一的北方城市。
从榜单来看,先进制造业第一梯队城市阵容虽持续保持稳定,但内部竞争依然激烈。榜单前十位城市中,除青岛外,长沙、成都、武汉三座城市的排名也均较去年上升1位,分列第四位、第八位和第九位。杭州、南京位列第七位和第十位。
榜单排名的提升是青岛先进制造业发展不断提速的缩影。今年以来,青岛着力推进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加快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骨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制造业发展质效持续提高,作为经济发展顶梁柱的作用日益突出。
产业根基进一步夯实。青岛深化“倍增”“育苗”工程,制造业企业军团持续壮大,127家重点培育企业扩能增产,1至10月产值增长12.3%,上拉规上工业产值3个百分点;550家企业升规纳统,前三季度规上工业实现营收9816.5亿元,居全省首位。以项目为抓手拓展发展增量,加快推进总投资1680亿元的招商项目95个,滚动推进重大战略攻坚项目100个,中车时代、京东方艺云等16个项目签约落地,一汽解放新能源微卡、中船发动机氨燃料发动机、中船712所大型特种电机等项目开工,卡奥斯工业互联网生态园冰箱二期、阿斯利康等项目加快建设,东华软件等130个项目建成投产。
制造业创新能力持续提升。青岛聚焦科创型企业梯队培育、高能级创新平台建设、创新型产业集群打造等重点方向发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今年以来,实施技术创新重点项目1500余项,新培育9家国家级单项冠军,以累计39家的数量居全省首位。2个国家级、5个省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累计突破行业关键共性技术50余项,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发布行业唯一的全链条验证平台及垂直大模型。青岛仪器仪表、青烟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2个集群入选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济青枣潍工业母机集群入选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
在企业层面,海尔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中车四方股份研制发布全球首列用于商业化运营的碳纤维地铁列车、首列氢能源智能城际动车组,中海油青岛基地建成交付“海葵一号”等大国重器。
数实融合向纵深发展。今年以来,青岛深化“工赋青岛”行动,启动建设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入选全国首批“5G+工业互联网”融合试点城市、首批国家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全国首批5G应用“扬帆”行动重点城市。
具体来说,数字产业化方面,创建全省首批数字经济创新平台32个、首批省数字产业先锋企业5家;新增省“晨星工厂”72家、数字产业集群2个、数字经济园区1个。产业数字化方面,新上线特定行业工业互联网平台10个,卡奥斯连续六年位居国家级“双跨”平台榜首,新增全球“灯塔工厂”2家,累计达6家,居副省级城市首位。数字基础设施方面,新开通5G基站4700个,累计4.27万个,总数及每万人数量均居全省首位;上线全市算力调度服务平台,布局全市算力一张网,全市算力总规模超过2700P。
绿色低碳转型取得积极成效。青岛全面推行绿色制造,新增省级绿色工厂、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绿色园区40家,入选国家工业节能、节水技术装备12项。青岛啤酒等4家企业获评国家能效、水效“领跑者”,赛轮集团等4家企业获评山东省能效、水效“领跑者”,其中海湾化学能效连续三年居全国氯碱行业首位。
青岛先进制造业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离不开日益优化的产业生态。青岛坚持问需于企、问计于企,推动政策供给更加集成高效。今年以来,制订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若干政策,出台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素资源保障二十条措施,全方位降低企业生产经营成本。抢抓国家“两新”政策机遇,为企业争取3亿元国家技改城市试点资金支持,推动89个项目纳入国家前两批设备更新专项再贷款项目清单,加快推动惠企政策“一网通办”“免申即享”,前三季度兑现资金12亿元,惠及企业(项目)800多家次。
此外,青岛建立政企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遍访全部规上工业企业,完成企业服务事项1000余项。优化“链万企”平台,链接政府、行业和企业平台32个,开展供需对接活动50余场,达成合作意向近200项。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孙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