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十二策

苹果说文 2024-09-08 02:01:05

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不说自己一直是懵懵懂懂在教书,但是对教育的思考还是多多少少有所感悟。有些问题看似积重难返,实则是浅尝辄止,怕动了既得利益者的奶酪。或者改革者就是既得利益者,无论怎么改都不可能伤害到自身。搞教育毕竟不是请客吃饭,将就将就也能过的,如果教育问题一直悬而未决,累积到一定的量会演变成社会问题,再来想办法就困难更多。

一、不再把素质教育当口号喊。可以讲,这些年的所有教育改革都是围绕着素质教育展开的,但效果怎么样,大家心知肚明。单纯的一个书写就做得越来越糟糕,一个读到高中的班里没有几个学生的书写是漂亮的。学生怼老师:什么年代了,电脑都普及多少年了,还老调重弹,天天喊书写书写,你累不累啊! 书写都不过关,阅卷老师都看不清你的字,没有好成绩就升不了学,素质教育从何谈起?民间藏着多少足球天才,但没有展现的机会啊,最后只能泯为众人矣。

二、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教育均衡发展包括优质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严格落实教育发达地区对教育落后地区的帮扶政策,教育评价的多样性。优质教育资源必须长期有效地向乡村学校倾斜,让每一个农村孩子上得起学,成得了才。尤其是对留守儿童,不光在经济上要多照顾,而且在心理上要多辅导。设立专门的留守儿童心理辅导岗位,帮助他们健康成长。

三、提高老师的社会公信度。家长不敢把孩子放心地交给老师,总害怕老师误人子弟,于是过多插手老师的工作,这是明显缺乏对老师的信任。现在的社会舆论对老师以负面居多,深深影响了家长的正常判断,一有风吹草动就觉得老师不负责任,要从重从严惩罚老师。在这样的教学环境下,老师十有八九是畏手畏脚的,“严师出高徒”成了奢望。提高老师的社会公信度,大力宣扬和树立老师的正面形象。当然老师形象必须是名副其实的,否则不仅无利,反而有害。

四、教育去功利化。从古到今,一旦教育染上贵族气息,功利化就越来越重,严重时有权有势之人就垄断了优质教育资源。寒门弟子想凿壁恐怕也偷不到光,一望校门深似海,无钱无势莫进来。教育必须强调平民教育,没有学习能力,用再多的钱也买不来好学校。教育必须严格贯彻“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方针,老师是为国家培养人才,不是为特殊阶层培养人才。坚决去除愈演愈烈的私人贵族学校和特殊途径招生,还教育一片湛湛蓝天。 五、破除恶性竞争,去除教育集团化。集团化办学就是企业化办学,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个别名校形成教育资源的垄断。名义上教育集团化有利于优质教育资源共享,实际上容易抹杀教育形式的多样性。在集团化办学中,分层分级是很厉害的,低层级的学生要想闯入优秀层级学生圈中,难上加难。即使极个别学生通过自身努力进到重点班级,也被同班同学戴着有色眼镜看,融入班级也要打疑问号。想想看,仅仅是给兼并学校换个头衔,加一个名校的牌子,却把办学的自主权丢了,对学生有何实际意义呢?教育要办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就不能搞集团化办学。

六、完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职称评审不应该采取淘汰的方法,限定职称名额容易带来不良竞争,有时劣币驱逐良币,造成教育资源的极大浪费,也违背了给教师评职称的初衷。职称评审应该采取制订条件的办法,无论是谁,只要符合评审条件,达到了相应的标准就都可以获得相应的职称。减少职称决定工资多少的权重,正高级和副高级之间的工资差距封顶为500元,副高级和中级之间的工资差距封顶为400元,中级和初级之间的工资差距封顶为300元。职称固然重要,但教学成绩更重要,工资要体现奖勤罚懒,而不是用职称给教师工资划一条鸿沟。

七、完善教师评价机制。什么是好教师?目前来看,能教出好成绩的教师就是好教师。如何界定好成绩?班级平均成绩显然不行,因为学生的学习基础不一,学习能力不均,不能把学生本身的学习成绩当成教师的教学成绩。那么把学生的提升成绩当作教师的教学成绩行不行?譬如说学生A的原始成绩是30分,一学期后提高到50分,这多出来的20分,有多少是学生自己学习的自然提分,有多少是教师加工后的提分?教师只能享受加工后的提分,不能全盘享受学生的总提分。

八、完善各种招生招聘制度。是否有好的生源,从来就是一个学校生死存亡的大事。好多好学校因为优质生源的逐年减少导致最后办学声誉锐减,最后挣扎在生死线上。这恐怕也是有些名校想借集团化办学的机会垄断当地优质生源的初衷,只有好生源都掌握在自己手中,其他学校对自己构不成危险,才能高枕无忧。目前要想让所有学生都享受优质教育还不现实,但给名校培养一些竞争对手还是具备条件的。坚决扼制住抢师资,抢生源的不理性竞争,坚决扼制住各类培训机构的加班加点竞争争,坚决扼制住高考复读又复读的疯狂竞争。

九、合理控制教育成本。“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已经成为社会共识,为孩子花再多的钱也不心痛。在这样的一种偏执思想影响下,太多的商品都以咬手的价格打上了学习用品的标签。一个漂亮妈妈调侃式地在网上晒孩子的文具,由于经济条件相对宽松,买的东西相对较贵,卷笔刀的价格是1999元,一支铅笔是45元,一套用来包课本的封面纸800元等等。如此的疯狂教育消费,目的就是求个好成绩,但这样的不理性消费又和教育本身毫无关系,可是家长所有的支出都想要教育买单。教学楼越来越高,学校越建越大,有一些巨型高中分割出五六个校区,管理难度也越来越大,最后是教育负担越来越重。

十、完善各类考试制度。虽然已经不再是“一考定终身”的年代了,但小升初的考试、初升高的考试和高考依然是决定一个人一辈子的前途和命运的大事,丝毫松懈不得。有人说,九年义务教育让小升初变得可有可无了。真这样想就错了,名校的初中和普通学校的初中有着天壤之别。通过仔细观察和认真调查,两个小学毕业成绩一样的学生,一个读了名校的初中,三年后顺利考上名校的高中,另一个就近入学,读了一个普通初中,三年后连没有普通高中都没考上,学历到初中为止。这里的问题是读名校初中的孩子没有经过选拔考试,而是考试外的因素决定了他获得了比别人更好的教育资源,不公平就在这里。如果是凭考试成绩,考得好读好学校,考得差读差学校,本是无可厚非的事。没有了相对公平的考试,各凭自己父母的本事选择学校,这有什么公平可言?因此,既然存在有名小学、名初中,为什么要丢弃升学考试呢?

十一、实行中小学导师制。现在的中小学班主任工作量太大了,劳动时间太长了。可以这样说,基层学校的工作最后都会压到班主任这一层面上,实现中小学导师制,可以有效缓解班主任的压力,从而实现全体教师全员参与学生管理。有人会问:不搞导师制,科任教师就不能参与班级管理吗?话是这么说,但毕竟人是会偷懒的,没有具体任务,只是一句笼里笼统的话,谁会去落实在行动上嘛。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有了具体的任务,不想做也不得不做。一个教师负责七到八个学生,不仅督促学生的学习,而且关心学生的思想教育,比一个班主任负责一个班的方方面面要好得多。

十二、实施教师代表参与治校制度。听说过大学有教授团队治校,但中小学基本上是校长负责制,校长一家独大,对学校有绝对的话语权。绝对的权力容易滋生绝对的腐败,一个小学校长能贪污腐败几个亿,不能不说是一件恐怖的事。现在不再是书记和校长两个职位一个人双肩挑,流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书记和校长两个人分工合作,防止了绝对权力。但还不够,还需要实施教师代表参与治校制度,让普通教师有合理的途径真真实实感受到自己也是学校的“主人”,把普通教师的工作积极性真真切切调动起来,而不是靠签到签退的考勤制度来管理教师团队。

0 阅读:0

苹果说文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