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是自带滤镜的,滤镜之外是幻想,滤镜之内是真实。
01
暧昧对象为什么吸引你?
因为有滤镜。
在滤镜之外,对方的一切都是极好的;
TA的胖,在你眼里是丰腴的美;
TA的随意不爱收拾,在你看来是“不拘小节的松弛感”;
TA情绪不稳定,一言不合就跟人吵起来,你也觉得那是真性情。
因为隔着滤镜,带给彼此的一切都是好的,都是朦胧美并且吸引你的。
当你试图打碎滤镜,闯入对方滤镜之内,看到对方真实的样子呢?
你会发现,曾经在你眼里完美无瑕的人,竟然也如此普通;
一旦你们选择占有彼此,得到彼此,甚至进入同一个空间生活;
你会发现,再也无法压制对彼此的挑剔,嫌弃。
看过一篇心理学研究,情侣婚前同居的时间越久,结婚的可能性越低。
也就是说,无论你们的状态是暧昧,是恋爱关系,当你们在较长的时间里,近距离且保持亲密的接触,就会毁掉彼此身上的“光环滤镜”。
还记得李敖和胡因梦之间的故事吗?
李敖是个骄傲的,有才华的,骨子里自恋的人;
他认为,一位女士要足够完美,要像个仙女,要不食人间烟火那样,才配得上他。
最初,胡因梦在他心里就是如此,所以他选择和胡因梦结婚。
但结婚之后,两个人近距离生活,同床共枕,他发现同住屋檐下,世上没有一个美人。
一次,李敖回家后打开卫生间的门,看到胡因梦坐在马桶上,因为便秘,她憋得满脸通红。
那一刻的时间仿佛定格,李敖整个人的感觉都不好了。
他瞬间被拉回现实,胡因梦所有的完美滤镜都被打碎。
不知道李敖当时的想法是不是这样?
“你是小仙女,仙女怎么可以拉 屎呢?”
有些人,爱的不是真实的你,而是想象中“带着完美滤镜的你”;
而这种状态,刚好符合男女之间的暧昧关系。
神秘感,好奇心,期待感,最重要的是“没有得到”。

-02
暧昧的最高境界:若即若离
换句话说:
你如想对一个人始终保持好感,保持联络,保持神秘,那最好的状态就是“若即若离”。
不纠结于是否得到,不执着于是否在一起,更不会有过高的期待;
你们仅仅是维系着互相欣赏,互相喜欢,互相精神陪伴支撑的状态。
从暧昧到恋爱,打碎的是“将得未得”的神秘感和期待感;
从恋爱到同居,打碎的是“若隐若现,若即若离”的边界感。
在得到对方的过程中,你们会失去什么?
第一步:失去期待和美感
没得到对方之前,对方跟你发出的每一次“约会邀请”,你都无比期待;
一想到要和对方见面,你是激动的,紧张的,愉快的。
可得到对方之后,期待感就消失了,再近的距离,再多的见面,也无法唤醒你们对彼此的激情和美感。
第二步:完美滤镜被打碎
在一起时间久了,生活距离更靠近了,彼此的边界逐渐打破;
这个时候,你们看向彼此的心态与审美,也在悄悄发生变化。
弱化对方的优点,放大对方的缺点。
第三步:跟平常的恋人没分别,矛盾不断产生
到这一步,暧昧关系基本上走到最后了。
两个人早已动了离开的念头,再也不想和对方有什么交集。
可是,如果始终保持“发乎情,止乎礼”的关系呢?
依旧有好感,依旧有完美滤镜,依旧欣赏彼此,依旧热情坦荡。
很多人会陷入执念:
一定要得到对方,并且以“暧昧的异性数量”为荣,似乎这样能极大满足他的自恋。
其实越这样,精神上越空虚,情感上越匮乏;
太早将自己的能量,感情都用出去,总有一天,会面临匮乏的惩罚。
若即若离,也是一种美;
保持边界,也是一种尊重和克制。
并不是每一种感情,每一种喜欢,都要“立刻兑换”;
保留它该有的神秘感,美感,就足够了。

作者何所欢:
专注两性情感,婚姻家庭,性格成长,社交关系等分析,关注我,为你带来更多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