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税战已经烧向东南亚,特朗普对柬埔寨征收超3500%关税的背后,到底有什么用意?
美国对东南亚国家的关税大棒终究还是打下去了,特朗普对马来西亚、柬埔寨、越南以及泰国的太阳能产品,下了征收最高3521%关税的通牒。理由是这些国家出口的太阳能产品非常便宜,让美国同系列产品失去了市场,如果对他们加征关税,则可以保护美国太阳能行业。

那么对于美国这项不正当的贸易保护政策,该怎么看呢?三点:第一,这并不能促进美国太阳能行业发展。底层逻辑很简单: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美国自己的房间更亮。美国进口这4国太阳能产品,并不是出于慈善,而是因为美国本身就需要这些商品,它的百姓需要廉价的太阳能产品,它的企业需要物美价廉的原料和零部件,这都属于刚性需求,是符合美国整体利益的。特朗普不琢磨如何增加对全球的出口,却千方百计限制从全球的进口,这就是逆天而行,怎么可能成功呢?
事实上,这四个国家的太阳能产品无法出口到美国,反而不利于美国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拜登政府时期就曾出台过一项力度非常大的补贴政策,但只有很少的美国太阳能开发商享受到了,为什么?因为这项补贴是有前提的:它们必须要在美国国内生产太阳能电池板。问题是,美国太阳能电池的产能很少,它们往往依赖从东南亚进口的太阳能组件,无法在产业上打破对进口的依赖。现在特朗普切断了这些开发商从东南亚进口太阳能零部件的渠道,这些失去政府补贴的开发商面临的是生产成本增加的难题。

第二,特朗普看似是对东南亚国家出手,但其实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中国。有数据显示,中国是太阳能产品出口领域的绝对龙头,占全球太阳能产品出货量的近8成,剩余2成中的大部分也都被中企在东南亚的出口中心占据。早在拜登时期,中国太阳能组件对美直接出口,就已经近乎“清零”。现在特朗普再次挥舞关税大棒,就是想要切断这条间接供应链。另外,还有一个观察点,就是中国高层前段时间的东南亚之行,去的正是越南、马来西亚、柬埔寨3国,中泰关系也因为前段时间的园区事件得到改善,特朗普将中美战场扩大到这四国,释放出的信号非常明确,就是不想任何国家深化和中国的关系,但让特朗普事与愿违的是这4国拒绝背刺中国。

第三,毫无疑问,这将加剧全球气候问题。美国是全球变暖的最大凶手,美国人从1890年开始就在危害全球,直到现在他们的人均碳排放量依旧是中国人的8倍,是非洲人的25倍。按理说美国是最应该为气候问题负责的国家,但特朗普却退出了《巴黎协定》,甚至为了眼前的一点利润而拒绝东南亚光伏板。德不配位,不对气候问题尽应有义务,但讨要好处的时候则一马当先,必然是会付出代价的。这个代价可能是什么呢?简单说两方面,首先在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时,没有一家美国大型跨国公司为特朗普拍手叫好,为什么?因为治理气候问题是可以成为这些企业的商机和发展机遇的,比如硅谷的那些企业就在寻求绿色电力。其次,观察历史,一个动作出现后,往往会伴随着一个反动作。特朗普现在一点儿都不在乎气候问题的态度,可能会引发更大力度的在美绿色活动出现。美国的极端环境主义暴力恐怖事件本就层出不穷,未来针对美国大工业公司的暴力事件恐怕会更加频繁出现,或将演变成“让美国再次伟大”路上的一场劫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