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事变中的捉蒋英雄:四位干将命运轨迹1936年的西安事变,四位捉蒋干将熠熠生辉。白凤翔,字源兰,号瑞麟,生于1897年(光绪二十三年)的热河围场。自幼习武,侠义勇略非凡。1928年投身东北军,凭战功从连长擢升旅长,1933年任骑6师师长抗日。1936年12月受命兵谏,活捉蒋介石。
事变中,他亲临前线,成功捉蒋。虽被解职,但心怀国家,组建抗日先遣军,浴血奋战,终因内战重伤,诈降后被日军毒杀。公元二〇一五年,政府追授其抗日英烈之奖章,以彰其抗日御侮、保家卫国之功绩,旌表其赤胆忠心与无畏勇气 。刘桂五,主攻华清池,作战勇猛,战功显赫。事变之际,白凤翔受命为捉蒋一线总指挥,率部正面强攻,与蒋氏卫队激战。其英勇无畏、奋勇杀敌,为成功捉蒋创造了关键条件。然,为庇佑同袍,白凤翔奋勇与日军激战,终力竭捐躯,后被追认为烈士,其英烈之名,永载史册。孙铭九,字鼎九,辽宁新民人,生于宣统元年。其性果敢而有勇略,1927年投身东北军。次年赴日学习,归国后任教官,后为张学良心腹。西安事变时,因捉蒋之功而为人知晓。
西安事变之时,孙铭九请缨出战,率部奔袭华清池。激战之际,他最先发觉翻墙逃窜的蒋介石,从而成就捉拿蒋介石之大功。事变后,他因功受赏,但命运多舛,投靠汪伪政府,成为汉奸,后又投靠国民党反动派,最终在哈尔滨被俘。新中国成立后,孙铭九受聘为上海市政府参事。凭借自身才学与阅历,他积极为地方政事出谋划策。瓒,字宝珩,奉天黑山人。幼慧且好武,志在除暴报国。入东北讲武堂,学优获张学良器重。1936年任东北军警卫营长,西安事变时打响第一枪,成功捉蒋 。民国二十五年(1936年),西安事变起。王玉瓒时任东北军警卫队营长,奉命捉蒋。凌晨,其率先鸣枪,此乃事变首响,为后续成功捉蒋奠定根基 。战后,王玉瓒以功迁擢,官阶递进。及抗战军兴,其志愈坚,每逢战阵,身先士卒,屡立奇勋,威名远扬,勋绩载于史册。抗战既胜,王玉瓒追随卢汉起义,响应义举。于新中国肇建之际,倾心竭力,多所擘画,于地方治理、民生建设诸般事务,贡献斐然 。民国二十五年,张、杨兵谏,西安事变起。白凤翔等四人捉蒋立功,然事变后,四人命运殊途,令人感慨。彼等事迹,映历史之更迭,显时代之波澜,其功其德,永镌民心,后世子孙,亦当铭记弗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