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那些事儿》|“阅读困难户”孩子看的停不下来

青花雪人 2025-04-27 15:43:13

家有阅读困难户。

日月可鉴,我这个妈妈幼时讲故事、伴读,稍大送少儿图书馆,日常不断挑书买书的良苦用心,在那个不读书的孩子身上,总算发生了一些变化。

前天,我看到儿子站在书架前愁眉不展,像热锅上的蚂蚁,不断地把书架上那些书抽出来,又塞回去。

我诧异地问他在干嘛,他很焦急地看着我问:“妈妈,还有没有跟《明朝那些事儿》一样好看的书啊?”

我心里一惊,这小子爱上阅读啦?那可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不枉费我辛苦培养他阅读很多年苦心了。

去年我买了一套很有名的书——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寄回老家去了,当时算是为了装点新书架。

整整一箱书有九大本,拆开时书很沉。我心里暗暗吃惊,当年明月可真能写,这就是让作者一年稳赚四千万的畅销奇书吗?

说实话,我买它完全是为网络上当年明月的声名所动。开始看到这厚厚的九大本书,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

现在多少人还在看书呢?

在这个网络时代,看纸质书似乎成了一件稀有之事,特别是大部头的套装书。

过年在老家闲时,新书那特有的纸墨书香气令我心动,很快翻看了第一本。

我买的是最新带图片的增补版,有注释有图解,当年明月的行文风格着实诙谐有趣,果然名不虚传。用当代语言风格和思维逻辑撰写,很有新意,是一套可读性非常强的历史小说。

我使劲推荐给家里六年级的小学生看,开始他不乐意,主要是这个男孩痴迷动漫剧集,对书籍对阅读提不起兴致。

很正常吧,毕竟出生在网络生活丰富多彩的一零后。

对我来说,孩子能看书就非常了不起,能看厚书的更厉害,要是还能看一整套两百多万字的历史书,那一定算是奇迹。

我饶有兴致的盯着儿子问:“《明朝那些事儿》是哪里吸引到你了?”

他眼睛里闪着光,很认真的说:“别的书我总是看不太懂,但是当年明月的书不一样,他不仅把事情讲得很明白,还很幽默吸引人,我喜欢看这样的书。”

我赶紧把家里其他几本中外名家的书拿过来,让儿子挑选,他翻了一会又放下,不置可否。

我提议,要不然再把《明朝那些事儿》第一本重新看一遍。他说:“可是我想看新的,还要等半个月才能回老家吗?”

我说是啊,下次多拿几本回来。小朋友无可奈何,继续去书架上找书。

《明朝那些事儿》孩子已经看完两本,剩下几本书都在老家,要等五一假期回去才能拿书。

不论孩子是真的爱上阅读,还是一时兴起的,此刻我心里很安慰,总算有些书是他能看进去的。

以前,我很头疼孩子不爱阅读,语文成绩不理想,其实是做父母的自己心太急,过度焦虑了。

说起来,我自己也是到初中时才疯狂爱上阅读,而他现在才小学。

焦虑像一种无意识的病毒,总能在整个社会快速传播,没几个人能幸免。

我想,不是孩子不读书,实在是需要一个契机,或者是孩子的理解力没到,或者是没遇到那本能让他爱不释手的书作为引子。

中国的历史本来就魅力无穷,再加上作家诙谐幽默的大白话,和通透的叙事逻辑,例如《明朝那些事儿》这类书籍,让孩子喜欢阅读并不难。

养娃真跟种花似的 ,你天天盯着看着,它不长,偶尔撒手不管,又会惊喜地发现,竟然开花了。

教养孩子急不得,把水满上,再等柴火慢慢干,等到了燃点,自然会烧出满天霞光。就像山里的毛竹,前三年只长几个厘米,后面一月蹿出几层楼。

有的惊蛰响雷,有的冬至生阳,静待花开,相信每个孩子都有他自己独有的节奏。

0 阅读:0

青花雪人

简介:最真实的日常,记录生活大事小情,做有趣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