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供销社卖过的14种生活用品!见过一半算你厉害,你认识几样

旺仔甜妹妹说 2025-03-25 15:12:31

四十多年的老供销社,还有多少人记得?供销社当年最响亮的口号就是:“发展经济,保障供给”。六七十年代村村都有代销点,它的货源来自于乡供销社,那年代很少有带包装的货,比如红白糖.盐.酱油醋,等太多的生活用品都是由售货员用麻纸包好,用纸绳困的方方正正的才给客户呢。那时候供销社卖很多商品,比如散装酒,散酱油,醋,花生沾糖,杂柈糖,花椒面,面碱,咸盐,友谊牌雪花膏,牙膏粉,中华牙膏,天天净牙膏,这些当年的老物件看到后特别亲切感,唤起了满满的回忆,那时供销社无假货,无以次充好,更不缺斤少两。看到这些物件勾起对童年的回忆,总感觉还是那个年代好,无毒无假无欺骗,活的省心踏实

1、上海牌手表十九钻,七十年代要票,有票十九钻一百二十元一块。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北京,上海牌手表,全钢120元、半钢110元,北京牌手表,全钢110元、半钢100元整。

2、那个年代的麦乳精太好喝了,每天早上挖一汤匙冲上一碗再就点馒头就是一顿美味早餐,那醇香的味道至今忘不了,现在是见不到这样的好东西了!那麦乳精我有两筒至今还在家里放着,从未开过封,已成了古董,还能不能吃不知道。现在看来就当收藏品藏着。

3、二八大杠,因为车轱辘二十八寸,故名二八。那时的自行车缝纫机手表都是要票的(还需要工业券),70年代缝纫机,28大杠自行车。有钱也不好买,那时在供销社买个自行车还得领导批条。

4、汽灯,农村搞过社教,没通电的地方,晚上开大会,许多公社、大队甚至生产小队,常见点汽灯。有一次,我晚上带农村青年在村里修建篮球场,就买了一盏汽灯照明,通亮通亮的。

5、电光鞭炮,是多少人的童年难忘的记忆!大多数都见过用过,特别是那个电光小鞭是小时候过年的快乐,每年过年都拿在放。看到这些物件,满满的童年的回忆!可是岁月不饶人,再也回不到以前了。

6、蜡笔,在那个时候,有蜡笔用是多么幸福的事情。儿时的我们最喜欢用蜡笔把语文书上的那些插画都图上各种颜色,那时候是非常的陶醉的,你们做过吗?

7、小人书也叫连环画,想起了当年电影院门前或邮局前的小人书摊。我小候特别爱看小人书,它能给我带来无穷的快乐。我还记得当年非常的流行的小人书,铁道游击队,连心锁,羊城暗哨,霍元甲,岳飞传,杨家将。等等。那时,为了看连环画册,甚至忘了吃饭。有时把节约下来的钱买连环画册。到了中年时,攒下一大箱,都不舍得丢掉。儿时的记忆,看过这些书的人,现在都老了。

8、小时候的一双塑料凉鞋,就因为好看,我就佝偻着脚,买了一双小的,穿几天就小了,我爸又给我买了一双。上学穿凉鞋,质量差,小孩费鞋,穿几天就坏了,甪小铁棍烫化了接上又穿,一双鞋一个月不到就扔了,还不如自已用稻草编的草鞋耐穿。

9、年画,当年,尽管家里穷的很,过年还是会买几张年画的,贴起来,立马就有过年的味道了。小时候,家里年画是[杨门女将],才贴上。我淘气,把杨文广的眼睛给扣了一个双眼皮,被老爸一顿胖揍,现在还是记忆犹新。

那时过年买上几幅喜欢年画,贴在土墙上感觉屋里亮堂起来,早辰醒来闻着妈妈炸油糕香味,枕着干净枕头,望着油光发亮年画,别有一番新鲜异样感觉,那氛围沁人心扉,情意盎然。以前家家户户贴年画,喜庆,又可增长知识!现在慢慢都己逝去,越来越越没年味。看到这些亲切温馨的画面,心里感到特别温暖,非常怀念儿时的好时光,怀念人间淳朴的年代。

10、手动推子,儿时的理发工具就是用这样的手动的理发推子理发。剪过头发的都能体会到的痛苦就是夹头发,那是真的疼啊。现在想想头发都跟着疼。

11、铝饭盒,饭盒现在在我们的生活中已经很少见了。在我们童年的时期饭盒是会经常用到的,上班的大人们用来带饭或者上学的学生的我们用来装饭,中午在学校吃饭。如今铝饭盒已经消失了。

12、辣椒糖,你们还有记忆吗,你们吃过吗?在我的记忆中,辣椒糖大概是5分,也是很多童年的最爱的零食之一了。

13、散装酱油,那时候的散装酱油很香!酱油每斤0.2元,醋每斤0.1元,八十年代时,许多国营副食店主要销售散装酱油、满屋子香味。那時候吃酱油是个奢侈品,一般都带酱油瓶或酱油罐去打酱油,跑腿是常事。生产的酱油、醋、散白酒都是纯粮食生产的,没有使用任何食品添加剂。

14、这个老物件我问了100个人都不认识它是做什么的?你还记得这个是什么吗?见过或者用过吗?我相信很多都不会记得这个东西了吧.....

0 阅读:46
评论列表
  • 2025-03-25 21:23

    宝塔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