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香港“冲突事件”,表面看是反修例,其实隐藏着更深的目的

文史达观 2025-02-15 16:16:24

2018年2月,香港居民陈同佳与女友潘晓颖一同前往台湾旅游。

然而,那场原本浪漫的旅游最后却酿成了悲剧。

据媒体报道,陈同佳因怀疑女友腹中胎儿非自己亲生,在酒店房间内将其杀害,随后独自返回香港。

事发后,由于香港与台湾之间没有“引渡协议”,香港法律无法对他在台湾所犯的杀人罪行进行审判。

香港警方只能以陈同佳在香港使用潘晓颖银行卡和其他财物的行为,控告其“处理犯罪得益罪”,最终陈同佳被判处29个月监禁。

当时此案在香港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香港特区认为,为了避免香港成为逃犯的避风港,必须解决司法不完善的问题,遂提出了修订《逃犯条例》和《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协助条例》的计划。

但是令人没想到的是,香港特区的关于修订相关法律法规的计划,最终会引发成一场冲突。

香港“反修例”运动

香港之所以要修订相关条例,其核心目的是为了填补香港与全球多地间在引渡合作上的法律空白。

以此强化香港在国际刑事司法合作体系中的地位,特别是针对跨境犯罪的应对能力,进而深化香港的法治根基。

然而,当时那一提案却在香港社会各界激起了广泛而深刻的反响。

部分群体及反对派认为,修订后的引渡条例可能会被用作压制异议声音的工具,进而对香港的司法独立性和法律自由构成潜在威胁。

在他们看来,引渡机制的调整可能会削弱香港长久以来引以为傲的法治精神,加剧法律环境的紧张态势。

由此,随着提案的公开,社会讨论迅速升温,反对派和多个民间团体积极发声。

他们将此修订,视为香港自治与法治遭受挑战的明确信号,纷纷提出反对意见,呼吁保留香港的司法独立与法律自主。

虽然当时也有不少群众支持条例的修订,但人数与反对者相比悬殊过大,最终还是形成了以反对者为主导的局面。

正因如此,最终那场围绕引渡条例修订的辩论,最终演变成了2019年香港大规模冲突的触发点,导致了长达数月的冲突与社会动荡。

自2019年6月起,反对派及激进力量就开始在全港范围内组织各种活动。

6月9日他们进行了大规模的行动,当时有数十万市民参与,他们高举标语,表达了对修订案的不满与抗议。

后随着抗议活动的持续,局势逐渐失控。

次日夜间,部分激进者采取了激烈的行动,他们冲击香港立法会大楼,与警方进行了对峙,最终导致8名警员受伤。

6月12日,香港的冲突浪潮继续加剧,进入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阶段。

暴力冲突升级

当时金钟地区成为了冲突活动的核心。

冲突者们占据了街道与小巷,以一种高度组织化的方式,对警方防线发起了猛烈的冲击。

报道显示,当天的冲突现场,紧张气氛弥漫至极致,冲突者们使用各种自制武器与警方展开了激烈对抗。

从常见的雨伞、水瓶、木棍,到更为危险的砖头、自制铁矛等,冲突者们毫无顾忌地释放着内心的情绪,使得现场混乱到了极点。

后来,冲突者的行动愈演愈烈,他们开始在周围区域搭建障碍物,以此来对抗和阻止警方维稳局面。

他们分工明确,一部分人负责投掷“武器”,一部分人负责掩护队伍撤退,使得当时警方的应对显得十分困难。

随着冲突的不断蔓延,警方的防线不断受到冲突者的威胁,局势变得愈发严峻。

傍晚时分,冲突蔓延到了立法会的周围街区。

一些激进分子开始向建筑物投掷燃烧弹,随着燃烧弹的爆炸声响起,周围瞬间被火光与浓烟笼罩。

面对持续升级的冲突行为,后来警方不得不采取更为果断的措施来对冲突者们进行驱散。

最后警方虽然压制住了冲突,但也有22名警员在冲突中受了伤。那些受伤的警员中,有的被砖头击中,有的被铁矛等锐器刺伤,伤势严重。

正是在那样的冲突背景下,最后特区不得不宣布暂停修订《逃犯条例》。

特区表示,暂停修订主要是为了缓解当时的社会紧张局势,避免局势进一步失控。

然而,即便特区已经做出了让步,但反对派依然没有停止手中的行动,他们还在小范围的实施破坏,扰乱着市场秩序。

直到最后,通过一些媒体的报道才发现:

原来香港事件的冲突的背后,还隐藏着更深的目的,并不是表面上民众的单纯的情绪发泄。

幕后的推手

2019年8月3日,香港的冲突行动还在持续中。

就在那一天,有媒体人发现,香港的政坛人物和外部势力却在中环的一家米芝莲三星餐厅里悄悄举行着一场“庆功宴”。

那场宴会的出席者有黎智英、李柱铭、陈方安生等人。

另外还有黎智英的助手Mark Simon和一位神秘的美国政界人物——美国高级顾问惠顿。

至此,众人才明白过来,原来是背后有推手在搞事情。由不得香港的冲突声势会那么的大,那样的持续。

尤其是黎智英,当时是最引人注目的一个“人物”。

她曾多次访问美国,特别是在修例风波期间,频繁会面了美国反派政客,如彭斯、蓬佩奥等人。

甚至她还在美国政要的会谈中,公开呼吁美国介入香港事务,同时表示美国应当为香港的所谓“民主与自由”提供更多支持。

那么,为何美国会愿意呢?大致有两个原因:

1、那场危机符合美国的国家利益

2019年,中美两国处于紧张的经贸博弈中。

中国作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崛起势头强劲,经济和科技的快速发展挑战了美国的传统领导地位。

当时美国为遏制中国发展,已经挑起了经贸摩擦,试图通过加征关税等手段施压中国,迫使其在谈判中让步。

由此对于制造香港的冲突事件,美国是一百个同意的。

他们很愿意看到反对派利用“港独”势力制造社会动荡,给中国制造麻烦。

2、给新中国成立70年庆典制造麻烦

2019年,我国有一件极为重要的大事到来:新中国成立70周年。

那一年国庆,北京将会举行盛大的阅兵仪式,到时候肯定会吸引全世界的目光。

那么对于仇视中国的欧美国家而言,那将是抹黑中国的一个绝佳机会。

于是,他们自然将目光瞄准了香港事件,并且火上浇油,扩大了事态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读者们,关于“2019年香港暴动事件背后的阴谋”,大家怎么看?如果喜欢本文章,请分享收藏哦~

参考资料:

1、暴力乱象下,香港损失有多大?一个香港人损失有多大? 澎湃新闻

2、看清“祸港四人帮”的真面目 人民网

0 阅读: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