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推动的美军低预算体系“对抗中国”战略,被美国人戳穿泡沫

瞩望云霄 2025-04-14 17:59:08

据美媒报道,特朗普政府即将推出的“瘦身预算”计划,试图通过低成本武器系统和支出调整来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军事威胁。然而,美国《战略和预算评估中心》认为,这种策略从根本上靠不住,其原因不仅在于预算规模的限制,还在于当前地缘政治现实与军事需求的深刻矛盾。

首先,时间窗口已关闭,低预算无法弥补当前战备缺口。多年来一些美国战略家主张通过削减现有部队规模,转而投资尖端技术,以换取未来的军事优势。然而,这种“以当前风险换未来收益”的策略如今已不再可行。原因在于,中国军事现代化的速度超乎预期。未来五年内,美国面临来自中国的严重军事挑战可能性极高,例如台海冲突。美国军队削减任何现役装备,无论是老旧武器还是地面部队,都可能直接削弱美国在潜在对抗中的胜算。低预算体系试图通过“精打细算”解决问题,但无法快速填补现有力量的短板,更不用说应对迫在眉睫的威胁。

第二、低成本体系无法平衡核与常规力量的现代化需求。美国正面临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应对俄罗斯和中国两个核大国。俄罗斯持续更新其核武库,而美国认为中到2030年将拥有1000枚以上核弹头,并全面升级运载系统。这种双重压力使得美国核三位一体的现代化刻不容缓。然而,核力量的资本重组成本高昂,在预算持平或下降的情况下,常规力量的现代化(如远程攻击机、潜艇和弹药)必然受到挤压。低预算体系试图通过“效率提升”或“取消冗余设施”节省资金,但这些措施不过是杯水车薪,根本无法同时满足核与常规力量的迫切需求。结果可能是两头落空,既无法威慑中国,也无法维持对俄优势。

三、中国多领域挑战超出了美国低预算的应对能力。中国的实力强大不仅限于传统军事领域。中国在认知战、太空“混战”以及全面战争准备上的投入,正在构建一个多维度的战略优势。低成本武器系统或许能在某一领域(如无人机或廉价弹药)提供短期补充,但无法应对这种全方位的挑战。例如,太空军的现代化需要巨额资金,而认知战的防御需要情报与技术的高度整合,这些都不是“瘦身预算”所能支撑的。相比之下,美国若坚持低预算策略,可能在关键领域被中国甩开,失去战略主动权。

四、美国国会阻力与现实脱节进一步削弱低预算效果。即使特朗普政府试图通过削减文职人员、关闭多余设施或搁置气候变化项目来腾出资金,这些措施的实施也面临巨大阻力。国会往往不愿放弃地方利益相关设施,而预算调整的实际效果需要数年才能显现。在这段时间内,中国的军事能力将继续快速增长,低预算体系的“省钱”逻辑与现实需求严重脱节。

归根结底,美国用低成本武器系统对抗中国的想法之所以靠不住,是因为它既无法解决当前的战备危机,也无法应对未来的战略竞争。时间窗口的关闭、核与常规力量的双重压力、中国的多领域挑战以及美国国内政治的掣肘,共同决定了“瘦身预算”不过是异想天开。要真正对抗中国,美国需要大幅增加国防投入,而非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玩弄“精打细算”的游戏。特朗普政府的预算决定或许将成为其任期内的关键转折点,但若继续执迷于低成本幻想,美国恐怕难以在与中国的博弈中占据上风。

0 阅读:23
评论列表

瞩望云霄

简介:高制作标准,为用户呈现视觉盛宴!请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