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生活是属于自己的感受,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无论我们怎么做,都不能让所有人满意。作家李尚龙出版第一本书后,收到赞誉的同时也有数不清的质疑批评,他起初试图回应却毫无意义,后来明白只要自己喜欢自己就好。我们不能因太过在意他人眼光而一事无成,要学会自己欣赏自己,做独一无二的自己。

一、看淡得失,随心随缘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因患得患失而活得憋屈痛苦。害怕失去、失败与失落,导致我们不敢行动,只能小心翼翼地迎合他人,让自己陷入痛苦的泥沼。然而,人生没有什么是大不了的,我们应该有想法就去尝试,有利益就去争取,有目标就去行动。失败了就从头再来,若无法重来,就心甘情愿地过普通日子。比如《左耳》中的张漾,他从未得到亲生父母的爱,也曾怨恨过,但看到母亲生病去世、父亲落魄后,他选择与自己和解,和弟弟一起开创事业,最终拥有了美好的未来。这正是看淡得失、随心随缘的体现,如此才能让我们活,晨雾在山谷游走时从不规划形状,流水蜿蜒时亦不执着方向。王维在终南山写下"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刹那,道破了东方智慧里最深邃的生存哲学——真正的智者,懂得在命运的褶皱处舒展眉宇,如同云朵顺应天风,在无常中成就圆满的轨迹,古琴的七根弦藏着永恒的隐喻:紧绷易断,松弛失音。宋代画院考试以"深山藏古寺"为题,夺魁者只在云雾缭绕处画个挑水僧。

二、接纳无常,随遇而安
生活充满了不确定性,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变。我们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面对生命的无常,要学会坦然接纳,以顺其自然的态度过随遇而安的生活。每一天醒来,能顺利呼吸,穿上喜欢的衣服,和家人吃一顿温暖的早餐,就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因为世界上有很多人连活着的机会都没有,或者在病痛中挣扎。我们要把握当下的每一个瞬间,过一种明亮而平凡的生活,心有山海,静而不争。例如兴平市一名教师上班途中意外身亡,这就是生活无常的体现,我们无法预测和阻止这类事情的发生,只能学会接纳,日本茶道"侘寂"之美,正是参透残缺中的圆满,沈周在《庐山高图》中留下大片虚空,齐白石画虾总少画几条须。

三、接受事与愿违
人生有太多不如意,事与愿违是常态。我们拼尽全力可能都换不来得偿所愿,生活常常在我们满怀希望时给我们打击。刚开始我们会愤怒、痛苦、怨恨,但抱怨愤怒无法改变现状,反而会让我们陷入负能量的泥潭。我们要不断强大自己的内心,放下满心的执着,冲破现实的桎梏。就像成年人的世界,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难处,悲喜自渡是生活的常态。我们无法改变命运,但可以改变对待命运的态度,心平气和地接受生命中发生的一切,这是一种随遇而安的从容和生活的通透,钱塘江潮遵循着月亮的韵律,黄山松在岩缝中自成风景。徐霞客漫游三十载,从不制定严苛的行程;李时珍尝百草,却在《本草纲目》中留下诸多待解的谜题。真正的从容,是如银杏叶飘落般的姿态——既拥抱阳光的轨迹,也接受大地的引力,紫砂壶经茶水浸润方显温润,青花瓷在窑变中成就绝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