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资本做多中国,德银、高盛接力猛吹,是捧杀还是另有所图?

北向财经 2025-02-09 19:28:13

2025年,中国企业将在全球崛起?

自从DeepSeek横空出世后,外资开始疯狂唱多中国,德意志银行甚至发布研究报告,称2025将是属于中国企业的一年,中国股票“估值折价”将消失,A股和港股牛市将继续,并将超过此前的高点。

言下之意,中国企业马上要赢了,现在上车还不晚。

为何中国资产忽然成为外资眼中的“香饽饽”?德银预测中国企业崛起的逻辑是什么?究竟是捧杀,还是另有所图?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这些问题,码字不易,欢迎点赞,转发,收藏。

全球资本,做多中国

德银在最新的报告中,把DeepSeek的推出称为中国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斯普特尼克时刻,啥意思?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人造卫星,也就是斯普特尼克1号,象征着其在太空竞赛中取得领先,给美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所以现在德银称中国迎来“斯普特尼克时刻”,意思是中国企业也到达了崛起的转折点。

德银称,现在中国所处的位置就像是1980年代初期的日本,而当时日本正是飞速发展的黄金年代,以更低的价格提供更高质量的产品,并且不断创新,经济迎来大爆发。

如今中国的商品出口额是美国的两倍,贡献了全球制造业增加值的30%。

前年中国占全球专利申请的将近一半,电动汽车领域中,中国拥有70%的专利。

再加上关键行业的本地专业集群、层出不穷的理工科人才,德银对中国企业实力的信心十足。

另外德银还说,“现在全球投资者严重低配中国,就像他们几年前回避化石燃料一样,直到市场惩罚了那些做出非市场决策的人”。

最后德银得出结论,投资者低估了中国的技术成就,预计中国股票的“估值折价”将消失。

无独有偶,除了德银之外,最近高盛、瑞银等都在唱多中国市场,其中高盛预计到今年年底,MSCI中国指数和沪深300指数将上涨约20%。

曾经对中国经济各种唱空的外资们,开始坚定做多中国了。

牛市要来了?

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充满信心,根源来自于中国制造业实力的不断进步。

德银在研报里写得很清楚,几乎梳理了一遍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史”。

最开始的时候,中国企业还只是在全球服装、纺织品和玩具领域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但很显然,这些都是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直白点说就是不挣钱。

而如今,中国正在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领域占据优势,比如基础电子产品、钢铁、造船、汽车等等产业。

尤其是最近推出的全世界第一架第六代战斗机,还有AI领域的DeepSeek,都代表着中国在技术上的关键突破。

要知道,去年美股疯涨,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AI产业给人们带来充足的想象空间。

尽管AI距离真正的产业化还有十万八千里,但依旧不妨碍投资者们为了AI而疯狂,拿出真金白银来热炒。

结果呢?

DeepSeek的横空出世,一下戳破了美股80%的AI泡沫,人们忽然意识到,小团队、低成本、高水平开发在AI领域也是可能的,压根用不着投入那么多。

美国在AI大模型研发的垄断被DeepSeek打破,中国迎来了自己的“斯普特尼克时刻”。

另外最重要的是,技术突破往往会带来技术格局和产业格局的变化,进一步强化中国制造业的实力,提升中国企业的盈利预期。

最终的结果,就是全球投资者扭转中国资本市场的信心,迎来牛市。

几分真,几分假?

单从逻辑上来说,德银的预测没有问题:

如果中国资本市场开启一轮由科技股带动的牛市,也会带动人们对于经济基本面的信心,到时候释放出巨大的消费潜力,必将支撑市场长期增长,形成正向循环。

再从内部因素上来看,一方面,管理层已经为今年的经济定下基调,不仅会托底,而且还会持续释放利好政策。

比如更大规模的消费补贴、对股市的维护、降息降准等等,今年经济层面的刺激绝不会少。

另一方面,随着中国各领域的技术突破,产业转型升级成功,尤其是AI领域的巨大进步,都会给投资者带来信心。

因此,如果把眼光放远,只要我们能够稳住,打破美国的垄断几乎是板上钉钉,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价值必然会越来越高。

但需要指出的是,关键在于保持我们自身的节奏,要避免被外资牵着鼻子走。

包括这次外资唱多中国资本市场,更多是一种宏观叙事,短期内的风险不容忽视,会不会是捧杀也犹未可知,我们更需要脚踏实地、谨慎看待。

毕竟这些外资搞事情也不是一次两次了,很难说背后有没有动什么歪心思。

写在最后:

随着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取得更大成果,在越来越多的高附加值产业占据优势,中国资本市场的价值也会水涨船高。

无论如何,还是希望能借德银吉言,中国企业在2025年全面崛起,迎来“斯普特尼克时刻”。

深入了解热门话题背后的事实,如果您喜欢这样的内容,请不吝点赞、留言交流,给予支持。

1 阅读:48

北向财经

简介:经济|金融 陪你提升商业思维,赚认知以内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