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86年的,全日制本科毕业,想考个铁饭碗,有什么可以考的?

肉丝讲民间故事 2022-10-30 12:22:01

网友咨询:

我86年的,全日制本科毕业,想考个铁饭碗,有什么可以考的?年纪大了才懂铁饭碗的好处,考公务员年龄大了,考特岗教师年龄限制,还有其他可以推荐的吗?后悔大学四年没好好学习,真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我的答复:

我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对于本地体制内考试的很多情况比较了解,对于一个大学毕业生来说,35岁是一道很重要的门槛,因为你过了35岁以后,大概率没有机会到体制内的岗位工作,因为大部分岗位都要求35岁以前报名。

作为一个86年出生的中年人,现在已经超过了35岁的最后期限,想要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肯定会存在非常大的难度。但是如果你愿意去努力,我认为未来还是有希望的,针对你提出的问题,我建议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考虑。

一、一般的体制内岗位你已经没有机会,因为已经超过35周岁

对于一个86年出生的人来说,你现在年纪已经到了36岁,想要进体制内工作是一件希望比较渺茫的事情,毕竟你已经超过了最大35岁的限制。

我平时因为工作的关系,对于本地体制的考试很多情况都比较了解,如果你想要到体制内工作,我建议你最好是在35岁以前,就要报名参加体制内的考试,并且最好有2-3年的空档期。

因为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你想要报名参加公务员的考试,就必须要符合公务员岗位年龄设置的要求,一般的岗位都要求35岁以前,如果你超过了35岁,这也就意味着你都不能够报考这些一般的岗位。

一个青年大学毕业的时候,大约是在23岁左右,你从23岁到36岁,在这期间有13年的时间,你都没有能够把握住机会,现在才后悔没有报考体制内的岗位,我认为这是你个人对于未来没有明确规划的原因。

二、如果你想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你可以去应聘国企的工作岗位

作为一个36岁的中年人,如果你想要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但是又不符合报考体制内岗位的要求,还有另外一种比较好的方式,就是应聘国企的工作岗位,当然这种方式难度也不小,因为你已经不属于一个年轻人。

从我最近几年观察的情况来看,如果作为一个36岁的人,你想要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去国企还是比较有希望的,因为国企每年招聘的员工当中,不仅仅是面向应届毕业生进行招聘,还会面向社会招聘一定管理岗的人员,也就是到国企当中直接成为某些部门的领导,或者是到非常重要的技术骨干岗位工作。

对于一个36岁的人来说,如果你有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或者是你拥有比较好的技术技能,去国企工作是很有希望的一件事情,因为国企毕竟是属于企业,对于年龄的限制不会特别严格。

国企的岗位也非常稳定,如果你能够成功应聘上国企的岗位,这辈子也不需要担心失业的问题,对于一个36岁的人来说,这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

三、如果你真的能够痛下决心去学习,也可以回学校续提升学历

作为一个36岁的中年人,如果你确实很想到体制内的岗位工作,还有另外一种途径,就是痛下决心回到学校继续读书。如果你未来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拿到博士研究生的学历,你想回到体制内工作就不存在太大的问题,因为博士研究生属于高层次人才,去到哪里工作都能够得到很大的优惠。

当然这种途径仅仅对于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有作用,如果你学习能力一般,又毕业了那么多年的时间,想要考上硕士研究生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但是在我身边却有很多这样的例子,因为一些青年可能本科毕业以后,在企业当中发展非常不错,到了35岁左右的年纪,也到了企业中层的位置,但这时候发现自己的学历层次,限制了未来个人职业的发展,就会考虑回到学校里面继续读书,这些比较优秀的人,35岁报考硕士研究生照样可以成功上岸。

这些人回到学校读书以后,通常都会一直读到博士研究生毕业,出来参加工作的时候,就可以直接成为公司里面非常重要的领导,他们的工资通常都在年薪50万以上。

四、在年轻的时候一定要珍惜读书的时光,不要等老了才后悔

作为一个36岁的中年人,这时候才后悔大学四年没有好好读书,现在十几年过去了,依旧无事无成,也想要得到一份稳定的工作,也想报名参加公务员考试,这些都只能够成为事后诸葛亮,因为你已经错过了最黄金的年龄。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你的例子虽然让人感到比较遗憾,但是你的例子却又能够让后面的人,不断从你身上汲取教训。对于在学校里面读书的年轻人,我建议你还是好好珍惜学校里面美好的时光。

在学校读书的青年,你会面对很多的诱惑,尤其是手机和网络的诱惑,因为玩手机确实非常愉快,不会有任何的压力。但是你却将时间浪费在了这件事情上面,错过了在学校里面好好读书的时光,未来你一定会感觉到后悔。

如果你想未来能够有一个比较好的生活,也希望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我建议你还是在学校里面好好读书,争取拿到一个更高的学历,去更好的学校读书,未来你才可以享受更高的工资待遇,才能够过上真正比较好的生活。

本文由岭南通途原创,点击关注不迷路,我们下期再见。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