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合资混动是否仍值得入手?听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万庆讲车 2025-01-22 14:27:59

《2025 年,合资混动是否仍值得入手?》

嘿,都 2025 年了,还在纠结要不要买合资混动?别急,听我给你好好说道说道!

在如今这个汽车市场风起云涌的时代,新能源汽车可谓是风头正劲。自主品牌的混动技术那是突飞猛进,让消费者们眼前一亮。不过,合资品牌也没闲着,它们在混动领域同样有着自己的一席之地。

合资混动的选手们那也是各有千秋。先来说说以低油耗为取向的日系混动,像丰田 THS、本田 i-MMD 和日产 e-power 就是其中的代表。它们的结构和比亚迪 DM-i、吉利 EM-i 有相似之处,都是双电机 P1+P3 构型。其中 P1 电机负责发电,P3 电机用来驱动。本田 i-MMD 就是这构型的典型,它和比亚迪 DM-i 还有着一定的渊源呢!不过,丰田 THS 可是有自己的独特之处,它加入了行星齿轮,能让发动机和两颗电机同时工作,然后把动力合理分配给车轮和电池。而日产 e-power 就更特别了,它的发动机只给电池充电,驱动车轮的活儿全交给 P3 电机,几乎跟增程车没啥两样。但和两田不同的是,e-power 没法外接充电,所以它是唯一没有插混选项的混动。虽说这日系三强各有特点,但它们也有个共同的小不足,就是加速和极速性能一般般,比较适合家用车日常在城市里跑一跑。

再看看高性能取向的欧美混动,这类混动的结构相对简单,就是在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加了个 P2 电机,既能驱动车轮又能发电。像 Jeep 牧马人 4xe 用的就是这种混动,靠着一个小功率电机,就能让轮上扭矩达到接近 50000N・m,不仅越野更方便了,日常代步时的加速性能和燃油经济性也有了一定提升。不过,它也有缺点,会占更多座舱空间,而且油耗相对高一点,因为电机为了稳定不能长时间大功率输出,主要还是得靠发动机。另外,电机转速和发动机曲轴同步,没法装更大功率的高转速电机,这就限制了这类混动的性能上限。所以,这种构型大多被那些在发动机、变速箱方面很有话语权的老牌豪华车企采用,不限速高速、重度越野就是它们的专长。

还有沃尔沃 T8 这样兼顾油耗与性能的混动,它采用的是 P1+P4 构型,P1 电机搭配发动机给电池充电,P4 电机则独立驱动后轮。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前发动机 + 后电机的四驱布局。既能一起发力提升性能,又能根据不同场景分配动力源来降低油耗。有人可能会想到比亚迪的第三代 DM,二者构型有点像,但沃尔沃的 T8 插混要更成熟一些。比如第三代 DM 用的 P0+P4 构型,其 P0 电机得靠发动机皮带驱动,一方面驱动效率不高,另一方面油耗也相对高些。而 T8 混动的 P1 电机就先进多了,一方面是因为沃尔沃有 23 年的 ISG 电机研发经验,技术同源让可靠性更高;另一方面,ISG 电机与发动机的集成度和驱动效率也更好,油耗表现自然也更出色。

合资混动的油耗差距真的大吗?

虽然自主品牌混动技术发展得很厉害,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合资混动和自主混动的油耗差距其实没那么夸张。比如说,在小熊油耗统计的数据里,中型车中,比亚迪秦 L 的车主平均油耗是 4.96L,而雅阁混动和凯美瑞双擎则分别是 4.97L 和 4.72L。中大型车中,比亚迪汉 DM-i 的车主平均油耗是 6.1L,而奔驰 E350eL、宝马 535Le、沃尔沃 S90 T8 插混则分别是 6.43L、5.41L 和 6L。

合资品牌的技术体系优势在哪?

另外,合资品牌在整体技术体系上还是有优势的。混动技术可不是简单的事儿,得平衡好两套动力系统,这就需要车企有相当深厚的内力。燃油系统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了,而合资车企在这方面的优势更大。像沃尔沃 T8 混动的 Drive-E 发动机,它的机械增压用了电控离合器进行开合控制,涡轮还准备升级成电子涡轮,就是为了让发动机的动力能更精确地被控制,进而提升动力响应。再比如丰田 THS 的 E-CVT 变速箱,里面包括行星齿轮在内的各个传动齿轮,在材料、工艺、精度等方面都有很高的标准和要求,还能靠着体系化优势降低成本,这也是其他友商不搞功率分流式混动的原因之一,因为真的是 “费力不讨好”。至于合资车企的电动系统,虽然不像自主品牌那么前卫,但也是有自己的考虑的。比如说沃尔沃 T8 混动的三元锂电池,被设计安装到了底盘的中央通道下,容量虽然比不上自主品牌铺满整个底盘的大电池,但在侧面碰撞时能得到更好的保护,避免起火燃烧,这也算是呼应了沃尔沃的 “安全” 定位。还有丰田 THS 的镍氢电池,虽然被不少消费者吐槽容量小、技术理念跟不上时代,但它的抗低温性能确实不能小瞧,而且这一表现也已经获得了北美地区消费者的认可。

合资品牌的技术影响力依然存在

值得一提的是,即使到了现在,很多自主品牌的混动车型在设计时,都或多或少借鉴了合资品牌的成熟经验。就像沃尔沃 XC90 T8 混动的前车身布局,因为它能轻松容纳一套横置发动机、混动系统以及双叉臂悬架,而且本身也有出色的被动安全设计,所以就成了部分自主品牌进行混动车身设计时参考的 “工模”。

合资混动新车不断涌现

合资品牌也在不断推陈出新,努力追赶市场潮流。比如长安福特新推出的 2025 款蒙迪欧 1.5T 混动舒雅型,官方指导价 17.78 万元,通过终端优惠实际成交价能降到 15 万元以内,性价比很高。它搭载全新一代 EcoBoost 1.5T 双涡流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成熟可靠的混动系统,综合输出马力高达 208 匹,动力强劲,起步和超车都快人一步。接近 5 米的车身长度加上近 3 米的轴距,让车内空间宽敞舒适,后排乘客能享受到超过一米的腿部空间。而且得益于先进的动力分流技术,WLTC 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仅需约 4.56L,加注 92 号汽油就行,每公里成本低至 0.3 元左右,单箱油续航能超过 1000 公里。

再比如雪佛兰探界者 Plus,全新换代后全系搭载 1.5T 插混系统,系统综合功率达到 272 千瓦,综合扭矩 565 牛米,还有 2 挡 DHT 变速箱加持,CLTC 纯电续航有 102 公里 / 155 公里两种选择。别克 GL8 陆尊 PHEV 换上插混系统后,不仅车身轮廓和尺寸与燃油版基本一致,还向更高端的别克世纪看齐,档次感提升不少,内饰、用料、配置等方面也进行了升级,CLTC 纯电续航全系都是 138 公里,满油满电综合续航高达 1370 公里。

还有马自达的 EZ-6,传承了马自达动感、妖娆的精髓,溜背式效果很吸引人,尺寸也不小,轴距达到 2895mm。内饰用上了 14.6 英寸悬浮屏,车机系统采用 8155 芯片,还有全景天幕、零重力座椅、64 色氛围灯等,座舱支持 13 种场景模式切换,整个座舱明显向电动化靠拢,它是马自达和长安联合开发的,有增程和纯电两种选择。

日系混动的先驱优势

在混动领域,丰田和本田堪称先驱。丰田早在 1997 年就推出了首款搭载 THS 混动技术的车型 —— 第一代普锐斯。本田也在 20 世纪 90 年代凭借被称作集成电机辅助系统的 IMA 混动系统开始布局混动赛道,2013 年又推出性能更强、效率更高的第一代 i-MMD 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开创了以 “电动化” 为主导理念,以电动机为驱动重心的全新混动技术路线。发展到现在,丰田的第五代混动技术以更高的电驱占比,对冲了部分高速巡航时比较费油的诟病。而本田的强电智混技术,低速时能完全电驱,更平顺节能;馈电工况时可选择混动与直驱模式,兼顾低能耗与高性能,其第四代 i-MMD 混动系统在高可靠性、低故障率以及舒适性上也略胜一筹。

2025 款混动思域的魅力

2025 款混动思域也是相当出色。外观时尚动感,前脸雕塑感大幅增强,熏黑网格进气格栅搭配狭长的 LED 大灯,攻击性十足,头灯周围还有新车身颜色装饰,视觉冲击力拉满。车身侧面线条平直凌厉,车窗外侧熏黑饰条和全系标配的尾翼很帅气,19 寸熏黑色轮毂更是锦上添花。车尾的贯穿式尾灯有独特烟熏效果,辨识度超高,sport touring 混合动力车型的突出车身颜色侧裙和切割钻石六辐轮毂更是精致与运动感完美结合。内饰舒适便捷且质感满满,大量采用软质材料和皮质包裹,座椅贴合人体工程学。中控台设计简洁,功能按键布局合理,全液晶仪表盘搭配大尺寸中控触摸屏,科技感十足,最新的 Honda Connect 4.0 系统支持无线 Apple CarPlay 和 Android Auto。动力方面,它搭载 2.0L 阿特金森循环四缸发动机与双电机混合动力系统,综合马力可达 200 匹,最大扭矩 315 牛米,零百加速仅需 6.2 秒,百公里油耗不足 5 升,真正做到了动力与节能的完美结合。

10 万元以内的混动 SUV 也有不错的选择

如果你预算有限,10 万元以内也有一些混动 SUV 可以考虑。比如第二代宋 Pro DM-i(海狮 05 DM-i),之前起售价为 11.28 万元,现在比亚迪官方宣布降价到 9.98 万元,性价比再次提升,CLTC 续航最低配为 75km。银河星舰 7 EM-i 去年年底上市,起售价 9.98 万元,车长四米七,轴距两米七,采用 1.5L 发动机,发动机功率 82kW,电机功率 160kW,电池容量 8.5kWh,官方宣称 CLTC 续航为 55km,动力更强但电池容量相对较低。五菱星光 S PHEV 去年八月份上市,起售价同样为 9.98 万元,车长四米七,轴距两米八,1.5L 发动机功率 78kW,电机功率 150kW,电池容量 9.5kWh,官方宣称 CLTC 续航为 60km,名气不大但整体中规中矩。长安启源 Q05 2025 车长四米五,轴距两米六,起售价 9.69 万元,采用 1.5L 发动机,功率 72kW,电机功率 158kW,电池容量 18.4kWh,支持 43kW 快速充电技术,官方宣称 CLTC 续航为 125km,性价比高,有较大的电池容量和少见的快速充电技术。蓝电 E5 Plus 是赛力斯旗下品牌,起售价 9.98 万元,车长四米七,轴距两米七,采用 1.5L 发动机,功率 70kW,最低配电机功率 130kW,电池容量 17.5kWh,电池材质为三元锂,CLTC 续航为 100km,是这个价位少见的采用三元锂电池的插混车型。江淮 QX PHEV 2024 献礼版起售价 8.99 万元,车长四米六,轴距两米七,1.5L 发动机功率 81kW,电机功率 150kW,电池容量 21.68kWh。

总结:所以说,2025 年的合资混动还是有它的价值的。一方面,合资混动构型多样,能满足更多消费者不同的购车需求;另一方面,它们在车型和技术的研发周期、技术积累、验证流程、生产标准等方面依旧存在优势。当然了,也不能保证合资品质就绝对不会出问题。不过就像下馆子,同样一道菜,你可能还是更希望经验丰富的主厨来做,而不是交给能力不错的帮厨,毕竟前者的经验和底蕴在那摆着呢!那到底要不要买合资混动,还是得看你自己的实际需求和偏好啦!

0 阅读:86

万庆讲车

简介:凯文兄弟专注于原创小视频的拍摄与制作,请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