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雪》是胡乔木代笔?胡木英称:我父亲写不出那样的好词

漫步史书 2024-11-26 17:13:56

大约是在2010年前后(不确定是哪一年),网上流传着一篇文章《〈毛泽东选集〉真相》。这篇文章中,对毛主席有关著作提出了许多质疑。

比如文章中称“《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的160余篇文章中,由毛泽东执笔起草的只有12篇,经毛泽东修改的共有13篇,其余诸篇全是由中共中央其他领导成员,或中共中央办公厅以及毛泽东的秘书等人起草的”。

文中除了对毛主席著作提出质疑外,还列举了许多故事,以此来证明文章真实可信的程度。

比如文中提到:1992年初,胡乔木在病重期间,对探望他的中央领导同志说对毛泽东著作要全面审核。还说,胡乔木提出《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人民服务》及毛泽东诗词《沁园春雪》都是出自他的手笔,并要求恢复他胡乔木的名字。

也因为这篇文章越传越广,引起了极大的争议,有不少经历过当年《毛泽东选集》编辑以及老前辈们站出来,批评文章不实。

就《沁园春·雪》著作者的问题,胡乔木的女儿也站出来回应:

“《沁园春雪》,并非出自父亲胡乔木之手,这是不可能的!父亲不会写出那样的气魄。”

毛主席一生著述颇丰,这其中还包括诗词,多数稿件都和他生平革命经历有关。

事实上,早在解放前,就有把毛主席文章合编的想法,包括我们今天在市面上还能看到一部分,比如晋冀鲁豫根据地单独编印的《毛泽东选集》。

1949年初,中央就决定对对毛主席过去发表过的文章进行编辑出版,毛主席当年年底赴苏联访问时,斯大林也有过这样的动议。

不过,因为后来朝鲜战争的爆发加上志愿军入朝参战,整个编辑工作就给暂时搁置了,一直到抗美援朝第三次战役胜利后,毛主席才腾出了一点功夫着手整理。

1951年10月,毛选第一卷正式出版。

在其后近十年时间里,毛选陆续出齐了四卷,基本上把建国前所有重要的文稿全囊括了进去。

值得一提的是,毛主席不主张出第五卷,因为他认为,前四卷内容都是建国前的,是经历过时间检验的成功经验,还不像建国以前的著作那样经过检验,所以他建议不出第五卷,而是建议改出刘少奇选集。

应该指出的是,毛主席过去写文章、作报告、作讲演是从来不要秘书代笔的,而且也是旗帜鲜明的反对“一切依赖秘书”。

当然,除非是真的忙得抽不开身。

1956年9月15日,在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毛主席致开幕词,文首一句“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博得了众人一致赞扬。事后毛主席坦言,开幕词不是他写的,而是秘书田家英写的。

毛主席的工作十分忙碌,这种大会开幕词请秘书代笔无可厚非。

从这件小事上也不难看出,毛主席从来也不蔽人之美。

也正因为如此,毛选四卷出版前,毛主席都是经过细致校订的,因为这些文章都是他写的。

据参加过毛选第四卷编订工作的人回忆,1959年中央下达编订毛选第四卷后,中央档案馆为此便紧张忙碌起来,因为毛泽东起草的文电手稿分散在中央档案各卷宗中,查了一个月,才从近3000多卷档案中,整理出来毛主席起草的几千件文稿。

中央档案馆对这部分文稿进行了细致的筛选,最后选出来一百多篇,但真正被选入毛选第四卷的,仅仅也只有几十篇。

当然,毛选第四卷编订期间,还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了毛主席的文稿手稿,总数在165件,这其中大部分是来自毛主席秘书胡乔木以及新华社负责人范长江处,他们两人一个就在毛主席身边,而一个负责刊印出版,手中留有毛主席手稿最多也不新鲜。

可这些稿件后来被选编进入第四卷的,也仅仅只有几篇。

另外,在毛选第四卷编订过程中,有很多因为找不到手稿,不确定是否是毛主席写的,有这些争议的部分后来统统都报到了毛主席跟前,毛主席对第四卷的编订工作很重视,还亲自参加了第四卷文稿的选稿工作。

这些细致的工作,基本上也从源头卡住了把不是毛主席文章收录进去。

比如毛选第四卷编订过程中,有篇毛主席亲笔批示改的誊清稿,即1948年2月25日《中共中央关于老区半老区土地改革和整党工作的指示》一文、但不确定是不是毛主席所做,工作人员为此翻阅了档案原始稿,这才搞清楚,这份文稿是周恩来起草的,毛主席做了修改后,秘书做了誊清工作,毛主席随后又在誊清稿上做了修改。

这篇文章后来收录到了1980年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周恩来选集》上卷。

相比于毛主席对文稿的重视,他对自己写的诗词态度就要草率的多了。

毛主席一生各个时期都有创作诗词,但绝大多数因为处于战争年代,手稿写好以后因为没有专人保存,难免遗失,这是历史原因造成的。

能够像《七律长征》、《沁园春雪》这样在解放前就脍炙人口的不多。

尽管如此,毛主席对诗词创作还是格外认真,出于对诗词的喜好,在写成以后还会反复修改,直至满意才作罢,当然,毛主席还接受过别人的意见修改诗词。

1957年诗刊上刊载了毛主席十八首诗词,著名诗人臧克家曾提出对《沁园春雪》中‘原驰腊象’的‘腊’字不好理解,后来他见了毛主席后,还曾问出这个问题,毛主席还反过来问他应该怎么解释,臧克家回答:

“如果作‘蜡’比较好讲,‘蜡象’正可与上面的‘银蛇’映对。”

毛主席不但赞同,还力邀臧克家来晤面,因为工作忙的关系,这件事还推迟了半年多才成行。

1964年元旦,《毛泽东诗词》出版之前,毛泽东亲自开列了一些人的名单,请他们提提意见。其中有朱德、邓小平、彭真等,诗人则有郭沫若、臧克家、冯至等。

臧克家后来在讨论会上,总共提了23条建议,这其中有13条被采纳。

另外还有一点值得一提,就是毛主席不赞成对自己的诗词做注解,而是希望看到这些诗作的人能够有不尽相同的理解。

从毛主席诗词的风格也不难看出,他是属于豪放派,当然,这其中也有部分作品不同,这是因为诗词所咏所赠对象的不同才有这样细微的差别。

有个特别有意思的事儿,就是有关《沁园春雪》的。

《沁园春雪》这首词写于1936年,而发表却是在1945年。

1945年8月,毛主席受邀去重庆谈判,期间柳亚子给毛主席写了首诗,毛主席看后很是喜欢,柳亚子趁机向毛主席索要诗词,当时他要的是那首《七律长征》。

不过,毛主席后来考虑《七律长征》送给柳亚子不太适合,就想把1936年2月写的一首《沁园春雪》送给他,这首词创作于长征结束,初到陕北所见的雪景,为此毛主席还特意写了封信给柳亚子:

“亚子先生吾兄道席:……初到陕北看见大雪时,填过一首词,似于先生诗格略近,录呈审正。”

这首送给柳亚子的《沁园春雪》是写在“第十八集团军重庆办事处”的信纸上。

建国后,柳亚子去世后,这份手稿被他的家人捐给了国家,现收藏于中央档案馆。

有趣的是,因为这首《沁园春雪》意境颇高,竟然在重庆引起了一场轰动,无形中使得毛主席的威望更上一层楼,蒋介石气恼之余,发动了一批御用文人用相同的词牌创作,以期待能有一首压过毛主席,可写来写去,都是格调不高的不入流的作品,气得蒋介石破口大骂:

“你们的声音都是从腐朽的棺材里发出来的!比打一个大败仗还丢脸!”

也因为《沁园春雪》发表时间比较晚,所以后来才会有胡乔木代笔的谣言传出来。

这个谣言其实有两点不实之处。

胡乔木参加革命虽然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但他到延安却是在1937年,至于调到毛主席身边担任秘书却已经是1941年以后,理论上他不存在为毛主席代笔创作《沁园春雪》的可能。

另外还有一个更关键的证据,胡乔木研究诗词是离开毛主席以后才有的事儿。

胡乔木1941年调毛主席身边工作,他出色的能力也确实赢得了毛主席赞誉,但显然在毛主席这样的人身边,没有压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儿。

大约是在六十年代,胡乔木赴杭州休养,也就是在休养期间开始研究诗词创作。

1964年,胡乔木在报纸上发表了一阕《沁园春·杭州感事》:

穆穆秋山,娓娓秋湖,荡荡秋江。正一年好景,莲舟采月;四方佳气,桂国飘香。雪裹棉铃,金翻稻浪,秋意偏于陇亩长。最堪喜,有射潮人健,不怕澜狂。天堂,一向宣扬,笑古今云泥怎比量!算繁华千载,长埋碧血;工农此际,初试锋芒。土偶欺山,妖骸祸水,西子羞污半面妆。谁共我,舞倚天长剑,扫此荒唐!

应该说这首词的创作水平是比较高的。

可熟悉胡乔木的人也不难看出来,其实这首诗不大符合他本人的性格。

胡乔木的性格比较安静含蓄,平常不爱说话,有时就连对子女说话也不多,因此像他这样的性格是无法写出豪放风格的诗词作品的。

胡乔木写出《沁园春·杭州感事》,还特意寄到了北京,请毛主席修改过,毛主席在百忙之余,还动笔修改了几处,也正因为这几处修改,使得诗词整体风格完全变了样。

后来许多年时间里,胡乔木都把写好的诗词给毛主席修改,毛主席也经常不吝指教,胡乔木对此十分感激。

《胡乔木文集》出版后,有人注意到在序言中有这样一句话:

“毫无疑问,就我个人来说,没有毛泽东同志的指导教诲,我很难写出这些文章!我的写作能力,也很难像在这本书里所表现的逐渐有所进步。”

从胡乔木的表述也不难看出,虽然他是毛主席的秘书,也为毛主席代笔、整理过文稿,但相反的是,毛主席经常给他批改文章诗词,也是因为有毛主席的帮助,他才有所进步。

2009年12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的记者就此事专门采访了胡乔木的女儿胡木英:

“有人说《沁园春·雪》是你父亲写的?”

胡木英回答答:

“不是。父亲没参加过长(东)征,壮丽景观没经历过,这不是凭想象就能写出来的。而且按照我父亲的性格,他不会写出主席那样的气魄。”

1 阅读:67
评论列表
  • 2024-12-15 15:50

    修为心胸都不是胡乔木能写出沁园春雪的。胡乔木也没有另一首这种水平的诗词做佐证。胡乔木写论说文也没有可以媲美毛主席水平的论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