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亿还没到账,李嘉诚吃下苦果,官方喊话5次后,损失快近千亿

以茶书 2025-03-24 12:51:09

说到李嘉诚,大家脑海里蹦出来的第一个词可能就是“商界传奇”。

这位97岁的香港首富,几十年来靠着精准的眼光和果断的决策,从塑料厂老板一路干到全球商业帝国的掌舵人,简直就是活生生的“财富教科书”。

可最近,他却因为一桩190亿美元的港口交易,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风波。

钱还没拿到手,麻烦却已经找上门,官方连喊5次劝他回头,股价暴跌市值蒸发近千亿,这场戏码,真是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事情得从今年3月初说起,李嘉诚旗下的长江和记实业(简称“长和”)突然扔出一颗重磅炸弹:

要把分布在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业务打包卖给美国贝莱德集团牵头的财团,总交易额高达228亿美元,算下来能净赚190亿美元现金。

这里面最扎眼的,是巴拿马运河两端的两个核心港口——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

这两个地方可是全球贸易的“咽喉”,战略地位那叫一个重要。

一开始,市场还挺看好这笔买卖,毕竟190亿美元不是小数目,差不多跟长和当时的市值差不多,股价也应声大涨。

3月5日当天就飙了21.86%,大家都在夸李嘉诚又玩了一手“高抛低吸”的好棋。

可谁也没想到,这事儿还没捂热乎,就变了味儿。

交易消息放出来没几天,中方的反应就来了,而且是一波接一波,力度一个比一个大。

先是国务院港澳办罕见转发香港《大公报》的评论文章,直指这笔交易“见利忘义、背叛民族利益”,警告李嘉诚“好好想想自己站在哪一边”。

这语气,简直就像长辈教训不听话的孩子,既严厉又带着点恨铁不成钢。

接着,外交部也坐不住了,3月18日,发言人毛宁在记者会上被问到这事儿,直接甩出一句:“中方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损害他国正当权益。”

这话虽然没点名,但谁听不出来是在敲打李嘉诚?

紧跟着,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也表态,说社会对这事的关注值得重视,特区政府会盯着不放。

算下来,从港澳办到外交部,再到港府,光官方公开喊话就有了5次,真是把李嘉诚架在火上烤。

香港《大公报》更是苦口婆心,文章里直接劝:“奉劝有关企业和人士,停止交割,切勿打错算盘、因小失大。”

这话听着像是最后通牒,生怕李嘉诚一意孤行,把自己推到悬崖边上。

你可能会问,不就是卖个港口吗,至于闹这么大动静?

这事儿远没那么简单。巴拿马运河那两个港口可不是普通的码头,它俩扼守着全球6%的海运贸易,每年光净收入就有几十亿美元。

更关键的是,这地方还是中美博弈的隐形战场,中国这些年通过“一带一路”在全球铺港口网络,巴拿马这块棋子好不容易拿下,结果李嘉诚一转手卖给了美国资本,等于把中国的战略布局给打了个窟窿。

再往深了说,现在的国际局势多敏感啊,美国那边早就放话要加强对巴拿马运河的控制,李嘉诚这时候卖港口,等于间接帮了美国一把。

官方急眼也不是没道理,毕竟这不光是钱的问题,更是国家安全和利益的博弈。

有人甚至在网上调侃:“李嘉诚这是拿190亿换了个‘卖国’的帽子,值不值啊?”

官方喊话一波接一波,市场也开始不淡定了,长和的股价本来因为交易消息涨得欢,可没几天就画风突变。

3月14日,港澳办发声当天,长和股价就跌了近6.7%,创下两年多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之后几天,跌势没停,投资者一看风向不对,纷纷撤退。

到3月18日,受舆论影响,股价又“跳水”超4.4%,市值一天就蒸发78亿港币。

这还不算完,李嘉诚旗下其他公司,像和黄医药、长实集团,也跟着遭殃,股价齐刷刷往下掉。

粗略算下来,从交易公布到现在半个多月,光市值损失就逼近千亿港币。

那190亿美元的现金还没捂热乎,这边就已经亏得心疼,网友都忍不住感慨:“这买卖做得,太刺激了!”

有人可能会说,李嘉诚这么精明的人,怎么会没算到这后果?他当然不是没想过,从商业角度看,这笔交易其实挺划算。

190亿美元现金到手,长和的净负债率能从23.6%降到18%以下,手头宽裕了还能投点新生意。

而且这些港口虽然赚钱,但运营风险不小,尤其巴拿马那块,夹在中美之间,谁知道哪天就成了烫手山芋。

卖了等于甩包袱,赚一笔大的,多爽?

可问题是,这年头生意不是光算账就行的。过去李嘉诚“在商言商”那一套玩得溜,卖内地资产、撤英国业务,大家顶多骂他精明。

可现在不一样了,中美博弈到了深水区,战略资产的买卖已经不是单纯的商业行为了。

官方的态度很明确:你赚你的钱没问题,但不能踩国家利益的红线。

现在最大的悬念,就是这190亿还能不能到账。官方喊话这么密集,摆明了不想让交易落地。

有分析说,中国这边虽然管不了海外资产的直接交易,但可以通过反垄断法或者其他手段卡一卡,比如要求交易涉及的中国相关方审批,或者干脆施压贝莱德这边撤手。

网上还有人爆料,光是中国和巴西的批文就有几十个没搞定,李嘉诚想顺利交割,难上加难。

更别提舆论这把火烧得正旺,网上骂声一片,有人说他“吃饭砸锅”,有人直接喊“别让李嘉诚跑了2.0版”。

这种压力下,李嘉诚就算想硬干,估计也得掂量掂量,毕竟他在香港和内地的根基还在,彻底翻脸可不是闹着玩的。

回过头看,李嘉诚这次真是吃了个大苦果。190亿还没到手,市值先丢了快千亿,名声也搭进去不少。

有人说他老了,算不清账了;也有人觉得他是故意的,想借机彻底“去中国化”,把资产全挪出去。

0 阅读:0

以茶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