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中国电动汽车掌握全球主导权之后,欧美企业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开始了史无前例的打压和制裁,此前美国宣布不允许中国电动汽车进入美国市场,成为西方国家“进攻”中国电动汽车的第一步,然而与此同时欧盟也对中国电动汽车也进行了严苛的要求,既想要中国投资在当地建厂,带动欧盟国家的就业率,同时又“眼馋”中国的电动汽车技术,要求中国交出核心技术出来。

而就在近日,欧盟27个成员国进行了投票,就中国电动汽车征收“反补贴税”一案进行表决,其中12国家支持对中国加收“最重关税”,包括意大利、西班牙、法国在内,而剩下11国直接投下弃权票,他们分别是德国、奥地利、瑞典等,剩下的4国直接反对。从欧盟国家的投票来看,欧盟这一次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以失败告终。

不难看出欧盟国家内部的分歧极其严重,从11国弃票来看,由于德国汽车工业很依赖中国市场,本着既不得罪中国,也不得罪美国的原则,于是投下弃权票。而法国之所以带头进行支持,无疑是“吃不到葡萄就说葡萄酸”的行为,要知道法系车在中国几乎没有什么市场,而随着中国电动汽车进入欧洲国家后,法国的车企几乎是“人人自危”,因为他们担心被中企冲击而倒闭。

虽然这一次分歧很严重,使得欧盟对华汽车加征失败,但是如果欧盟委员会进行强行通过对中国汽车加关税的话,最后的结果也不得不接受。其实从欧洲国家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忌惮不难看出,如今欧洲的汽车工业几乎是严重凋零了,根本无法和中国的电动汽车有任何的竞争优势,而欧洲汽车工业能拿的出手的只有“品牌价值”。

正因为如此,欧洲一边想要中国的市场,一边又担心中国汽车的“入侵”,不过欧盟也给出了“和解”的条件,那就是中国把电动汽车的核心技术给到他们。很显然这样的条件几乎是把中国当做“冤大头”,丝毫没有尊重中国的意见,直接就是一副玩不赢就掀桌子的态度,但在传统汽车的时代里,欧洲车企在中国各种“倾销”和“涨价”,赚的盆满钵满,然而面对国产汽车弯道超车后,他们就立马急眼,这样双标的行为太过于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