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见之南朝《太货六铢小字短六版》铜钱珍赏(原创重发)

古韵燕蜀收藏 2025-03-21 03:03:43

细心方可有发现 真实无妄见好钱

南朝陈宣帝太建十一年(公元579年)所铸的六铢钱,面文“太货六铢”,钱文玉箸篆体匀称隽美,舒展而有力,面、背内外廓精整挺拔,青铜质地,制作精良。该钱以铸相精美而知名泉界,总体上虽有一定遗存量,然皆非很普通,其中谱载版式几种,有的还较为珍稀。

检点愚帐中所藏,则见有一枚太货六铢钱与众不同,其字偏小,尤其“六”字较之其它为短,极其罕见,乃偶然间发现揽于帐中。今日赏泉,特将其帐中择出,拍照亮相,发于博客公展赏析,以证该钱还有脱谱之版式矣。

首识书相。一眼可见,本品面文“太货六铢”四字,玉箸篆书体,直读,光背。其字书写规矩,布局协调,笔划纤细,间隔有距,横直竖立,舒展自然而颇具力道。显而易见,其字舒美之感名不虚传,是为官炉出品,门当可开。

而进一步展阅,值得注意的是,其整体字形略见偏小,尤其是“六”字,较之其它版式,较明显的偏短,显然非同版同模所致,而是别样版式。故,愚将其称之为“小字短六”版式,查主流诸泉谱所载,尚未见有录入,可谓创见矣。

次观铸相。展目本品,可见铸制确为精整,其直径约为25.19毫米,重约4.71克,厚薄适中,较之标准小平尺寸略偏大。其铸相显示,方正圆矩,平坦地章,穿轮干净。其中,本品穿口尚存少量流铜未完全清理干净),此乃其背有移范现象所致,自然铸相是也。续观字廓,深竣挺拔,清晰有加,鼓凸自然有度,十分得体。藉此,无需细表,观铸识体,本品铸相符合该钱官炉出品之应有特征,其门得开。

再察锈相。不难看出,本品薄锈浓浆,乃东北干坑窖藏所出。其锈虽薄,然裹缚钱体,皮壳有层,深浅相间,分布十分自然。测其锈痂皮壳,坚硬而不糟,凸显老道。薄锈之处,可见包浆凝重,踏实无虚,和润老熟,毫无生涩之感。续察材质,青铜质地无疑,铜色十分老旧。无需赘述,辩锈识浆,本品锈相昭然一品自然天成之相,其门再开矣。

一番鉴赏,几度审视,此枚“太货六铢小子短六版”钱,三相一材,无异无邪,可谓开门见山之品,难以置疑。前述,其乃脱谱版式,此不奇怪,因该钱版式本就几种,而再发现新的版式,亦存其理矣。以愚之眼界耳域所及,目前为止,尚未见相同书相之品公展和提及,可谓十分罕见。这可能与其总体书相看上去没有太大差别,极易漏过,而与标准版式混为一谈之原因有关,故此不敢言孤仅。总而言之,其“短六”之字,明明白白,确属不同,故可基本确认乃不同版式,可为该钱再添一版,且极具收藏价值矣。

以下为谱载常规版式拓图,可见其“六”字明显长于上述之钱矣。

原创图文,抄袭必究

(本文首发于2018年2月6日——本人自媒体:新浪博客、微博)

0 阅读:2

古韵燕蜀收藏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