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天吼,也教不出主动学习的孩子?那是因为方法没用对

兰妈谈育儿 2025-02-21 21:02:47

文/兰妈谈育儿

看过一个网友提问:“你知道让孩子主动学习最快的方法是什么”

评论区最高点赞的一位网友,是一位专门在家陪孩子读书的全职妈妈

她说:

“在以前,我一直以为,让孩子主动学习的方法就是舍得投资,买很多的书,报很多能提升学习能力的补习班,可走过很多弯路后我才彻底醒悟,你永远也叫不醒一个装睡的孩子,鼓励孩子主动学习的最简单方法,也从来不是哄孩子、奖励孩子,因为这些方法都不持久,而教育的关键也是在于激发孩子的内在动力”

“正如,孩子学会了被减数=减数+差的公式后,他会把公式运用在很多算式中来验证对错,这一个过程就是激发孩子对学习探索欲的内驱力,如果我们在孩子认真探索的过程中再多夸一夸他的勤奋和努力,那孩子就会越学越起劲儿,对学习也就无形当中变得更加积极主动了”

确实如此,比起给孩子买多少书、报多少辅导班,孩子更需要的是如何掌握学习方法、如何提高学习能力的智慧传递

只有孩子自己越来越优秀自信了,他们的内驱力才会被激发,也才能成为那个真正爱上学习、无惧困难的学习健将

特别是以下几种情况时激发学习的内在兴趣,才能养出积极主动学习的好孩子:

01

孩子不爱说话时

试试“自己人”效应拉近关系

为什么以前叽叽喳喳、总是分享个不停的孩子,现在变得不爱说话,整个人还一副“不可靠近”的拒人于千里之外模样呢

这一点让闺蜜最想不明白了

要知道,她的女儿,在以前可是特别喜欢找她聊天的

在学校交了哪些朋友,又或者遇到了哪些新鲜有趣的事情,都会第一时间和她分享

可自从孩子读初中后就变得话少了,一放学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拒绝沟通

比较典型的例子,就是学习上摆烂了

闺蜜说:“你不好好读书,将来怎么办”

孩子要么不说话,要么就是逼到极致时愤怒地说一句:“能怎么办就怎么办,反正不需要你管”

这样一番话怼得她哑口无言,还瞬间气得不行

再后来,我给闺蜜出招,让她试试心理学上的“自己人效应”,多给孩子讲讲她小时候不想读书时的一些装病逃课糗事

那天晚上,她们母女聊了很久,女儿不再沉默不语,妈妈也没有动不动就批评唠叨:

“等到后来再聊起那些事时,女儿也坦言说“我不是故意和妈妈顶嘴的,只是看不惯什么都要听她的自由捆绑,我想赢,我要争赢一次,要不然我一辈子都得听她的,也没有自由可言了”

“所以,我要么拒绝沟通,要么就要争赢,我也要向她证明,我并不差,我是可以做得到的”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得出,教育需要的是随时转变策略的智慧,特别是孩子拒绝沟通时,只有先成为孩子的同类,让孩子从心里认为“原来,我和妈妈也是一样的”,他们才能放下芥蒂,真正去接受、信任、并尝试改变

想要教出主动学习的孩子也是一样,多给孩子讲讲自己曾经在读书时做过的一些蠢事,待孩子慢慢打开心扉后,再去讲一些读书能带来的好处与价值

届时,孩子才能在解除心理防线的情况下,重视学习、并认真对待

02

孩子拖拉磨蹭时

配合自律打卡表提高效率

被自己的孩子讨厌,那种钻心的疼痛,相信很多为人父母者都难以承受

曾经,听一个15岁小男孩是这样说的:

“为什么人人都有妈妈,人人都有妈妈爱,而我的妈妈那么讨厌,整天唠叨个没完”

听完这番话,我安慰说:“那是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如果我作为外人去看你的妈妈,她也很爱你呀,只不过是越亲近的人越是爱之深、责之切,给人的感觉也容易变成妈妈对别人好、对自己苛刻”

事实确实如此,在没有领悟这一点之前,兰妈也时常对自己的两个女儿暴躁不已

只要有一点事没做好,我就会大发雷霆,非要逼着她们做得完美不可

时间一长,两个孩子的成绩非但没有得到提升,反而为了避免被我批评,而想起办法作弊、修改分数来自欺欺人

问起原因,给出的回答也是“我怕被你吵”

一瞬间,我似乎被如雷灌顶

难道把孩子养得畏首畏尾、满口谎言,就是我的目标吗?并不是

意识到教育方式出了问题后,我立马改变策略,通过“儿童自律成长打卡表”鼓励孩子更积极主动地做好每日的份内之事

特别是饭前洗手、睡前洗漱、整理书桌、还有每次打卡阅读,自从有了打卡表的星星榜作为激励后,这些事不用催,孩子都会自觉主动完成,每次还是哼着小歌开心地一蹦一跳参与

这就是真正的内驱力激发

孩子也许过去是个丢三落四、拖拉磨蹭,还是你眼中懒劲儿太强的缺点娃儿,可孩子的成长天性不就是如此吗

而现实往往也是,哪有那么多与生俱来就勤奋好学、对学习爱到废寝忘食的孩子,有的不会是家长在背后养成好习惯、灌输正确三观的成长托举罢了

想要养出积极好学的孩子,那我们家长要做的也是尽可能地通过激励的方法,帮助孩子养成“当日事当日毕”的良好习惯

当习惯真正变成生活和行为的一部分时,那积极主动就是来自潜意识里的行为衔接了

03

孩子贪玩敷衍时

帮忙建立有效的时间观念

相信吗?没有不贪玩的孩子,只有时间观念促使而成的行为轨迹

兰妈认识一个妈妈,之前还经历了两段失败的婚姻

大概也是人到中年,经历得比较多了吧,她把所有心血都用在培养她女儿身上

好在女儿也比较争气,从小到大,虽然不是天才神童般的第一第二,但在学习的主动和积极上一直保持得不错

可有那么一段时间,她有个好姐妹,每周都会带两个丫头去她家里做客

三个孩子都是女孩,再加上年龄差距不是很大,大家都玩得不亦乐乎,有好几个晚上都已经凌晨一、二点钟了,孩子们的房间还传来嬉戏打闹的声音

等到了第二天,几个娃儿还意犹未尽地说:“我们玩得都听到公鸡打鸣了”

就那样,仅仅只是两个星期,女儿的成绩就直线下滑,接到班主任的电话后,妈妈也很气愤,但想想女儿心里也不好受,她就软下来腾出房间让孩子自己反思

那天晚上,性格要强的女儿也深刻地意识到“玩是玩不够的”,为了短时间快速提高成绩,她给自己做了一张计划表,房间门上还贴着一张警示语:“写作业中,请勿打扰”

每周五放学的第一件事,也是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写作业,作业不写完不吃饭、也不睡觉,有朋友约她出去玩儿时更是直接拒绝说“我作业还没写完,等写完了才能出去玩”

讲真的,我挺佩服这个女儿的定力,更欣赏她身上那坚韧有力的信念与目标

而当我跟妈妈请教方法与经验时,她却告诉我:

“读书哪有不吃苦的呀,以前她也贪玩,经常忘记写作业,没办法,我只好跟她约法三章:“第一,你可以玩,但前提必须是先完成作业;第二,玩归玩,到了回家的时间就要及时回来;第三,每天晚上21:00是睡觉时间,没有完成的事情自己要学会承担后果,第二天自己去跟老师交差”

就这样,在允许、和具有时间观念的约法三章相结合下,孩子在学习上的表现就有了明显激劲儿

这才是属于孩子具有责任意识的内驱力激发

一个合格且高智慧的家长,也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道理,比起催促孩子积极主动学习,自然是孩子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的责任意识,更具有持久、和实用性了

04

孩子嫉妒心强时

多夸一夸最近进步的地方

之前听一位妈妈说:“喜欢嫉妒、爱贬低他人的孩子,从心理层面就是一种自卑行为”

这一点,兰妈可算是深有体会了

听堂姐说,她的大女儿就是一个嫉妒心特别强的孩子

比较典型的就是听不得“别人的好”,如果家里的谁当她面说了某某人的好,那小醋坛就立马被打翻了

首先是撅着嘴巴,表现出不满,然后就是哄不好的那种记仇心理了

印象当中比较深刻的一次,堂姐有事把小丫头交给我照顾半天,我带着她一起去广场玩球时刚好看到一群学艺术的孩子们在表演,有跳舞弹琴、唱歌画画、还有吹笛朗诵的,一时间台上的优秀者数不胜数

而我也只是夸了一句“这些孩子真厉害”,堂姐家的女儿就立马甩开我的手,说了一句“有什么了不起的”就扬长而去

再后来,每次我登门拜访,发现小家伙都不太喜欢我,甚至还有一种隐隐的敌意感

不明所以的我,跟堂姐说起这件事时她却见怪不怪地问我:“肯定是你什么时候当她面夸别人孩子优秀了”

听完这些,我才恍然大悟,这原来就是听不得夸别人的好

虽然嫉妒心强是一种心理本能,可太强的嫉妒心始终不是好事,也需要得到及时的根治

这一点,堂姐虽懂,但也无可奈何,性格倔强的孩子根本就是油盐不进,说什么都不如你夸她一句“你最棒”,最能讨人欢心

直到读初一那年,孩子突然拿回来一张奖状,然后摔在堂姐的手上说“看,我说吧,我肯定能得奖状的,让你只知道说别人家的孩子好,只知道念叨别人家的孩子优秀,你女儿我,也不差的”

那一刻,我分明在倔强的小眼神中看到了一闪而过的自卑感

是的,越是嫉妒心强的孩子,心里面渴望被关注认可的需求就越强,他们反抗、甚至不喜欢听别人优秀的话

不想孩子在自卑中逐渐极端、负面消极,那多一些“我家孩子”的口头禅,就会更让孩子有自我认同感

那么,关于为什么你整天吼也教不出积极主动学习孩子的相关育儿知识,大家还有哪些不一样的建议与看法呢?欢迎评论区留言分享!

1 阅读:64

兰妈谈育儿

简介:专注于育儿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