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家华娶了叶帅的女儿,64岁官至副总理,如今97岁依然健朗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25 10:32:32

建国后历任副总理中,邹家华传奇非凡。他留学苏联,为工程师,父为革命先驱、知名记者,岳父乃开国元帅叶剑英。邹曾任第十四届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

【在父亲的感召下,邹家华加入中国共产党】

1926年10月,邹家华生于上海,其父为著名记者邹韬奋。邹韬奋早年毕业于上海圣约翰大学,经黄炎培引荐入新闻界,在中华职业教育社担任编辑部主任。

邹韬奋在此专心报国,身为新闻工作者,他全力施展才华,屡次赴宁波、济南、武汉等地进行实地考察。

邹韬奋呼吁蒋介石政府抗战,批判其妥协,谴责汉奸。1933年,他与宋庆龄、鲁迅、蔡元培等人成立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并积极在媒体上发声。

树大招风,邹韬奋等遭蒋介石特务监视,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等接连遭暗杀,邹亦在暗杀名单中,遂赴欧考察学习避祸。邹走后,《生活周刊》即被国民党查封。

1935年,邹韬奋欧考两年后回国,投身抗日救亡。次年11月22日深夜,国民党以“危害民国”罪名逮捕邹韬奋等七君子,引发全国愤慨,蒋介石最终被迫将其无罪释放。

全民族抗战统一战线建立后,邹韬奋与周恩来相见甚欢,迅速产生共鸣。他逐渐了解共产主义,内心对中国共产党产生了强烈的向往。

邹韬奋未及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全面爆发后,他离陆赴港办报,宣传时事并鼓励抗日。不久,香港被日军占领,英国殖民者弃守。

香港沦陷后,邹韬奋再次流亡。期间,他应邀至中共苏北抗日根据地,与战士共劳。邹韬奋深感相见恨晚,称赞根据地民主政策,认为此乃“真民主”之地。

长期超负荷工作与流亡使邹韬奋身体不适,查出患耳癌后回上海治疗。病情迅速恶化,临终前,他恳请党组织追认其为共产党员。

1944年7月24日,48岁的邹韬奋病逝。我党高度赞扬其救亡图存的贡献,并正式追认其为中国共产党党员。

【另有安排,党组织需要培养邹家华这个人才】

邹韬奋逝世时,其子邹家华年仅18岁。受父亲影响,邹家华心怀革命理想,毅然离乡,前往淮南加入新四军。

起初,邹家华欲赴战场抗日,但因其文化深厚,为宝贵建设性人才且出身革命世家,被安排留根据地,于新四军建设大学学习,意在培养其实业能力,以备和平时期建国之用。

抗战结束后,邹家华赴东北,任中共满洲松江省委秘书。解放哈尔滨后,他未随军南下,而是在哈工大学习俄文,后被派往苏联深造机械制造专业。

邹家华爷爷亦文化人,爱国且向往实业救国,曾让邹韬奋从小学工科至高中,但韬奋对数学物理无兴趣,偏爱新闻文学,遂长大后转学文科。

邹韬奋曾言:“我天性不宜为工程师。”故而,邹家华赴苏联学习工科,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祖父的期望。

【留学苏联,认识叶帅之女叶楚梅】

在苏联时,邹家华珍视机遇,勤学机械制造技术,成绩卓越。同时,他邂逅了未来的伴侣叶楚梅。

叶楚梅1928年生于香港,比邹家华小两岁,是叶剑英之女。当时叶剑英因策划广州起义遭国民党追捕,遂将怀孕的妻子和儿子留在香港,自己投身革命。

叶楚梅出生后未见父亲,由母亲抚养。1945年,17岁的她才与父亲在延安团聚一月。之后,叶剑英送她至东北民主联军锻炼。

1948年,中央挑选了21名领导人与烈士后裔赴苏联留学,叶楚梅亦在此列。

抵苏后,叶楚梅因不适应气候和水土患肺结核,得苏联大夫与同学相助渡过难关。此时,英俊小伙邹家华走进了她的生活。

苏联留学时,邹家华成绩优异,才华横溢且善解人意,获叶楚梅欣赏。邹家华亦倾慕叶帅长女,两人情感渐深,最终确立恋人关系。

确定关系后,叶楚梅常给叶剑英写信提及男友邹家华。叶剑英知邹家华为邹韬奋之子,甚喜,认为将门出虎子。邹韬奋乃抗日大才子,其子定不俗。叶剑英对此亲事满意。

获老人认可,叶楚梅与邹家华结为夫妇。归国后,邹家华被派至中捷友谊厂(沈阳第二机床厂)任工程师,叶楚梅则至机械工业部任职。

邹家华在岗时,将苏联所学付诸实践,全身心投入事业。很快,他因业绩突出获组织认可,逐步成为机床厂技术骨干、工艺师,最终升至副厂长、厂长。

1964年,邹家华自沈阳赴京,任第一机械工业部机床研究所所长及党委书记。正当他欲在京大展宏图时,一场动乱突发。

十年浩劫期间,北京受损严重,众多科研院所受冲击,邹家华的机床研究所亦遭波及。彼时,他每日既要撰写“反思”报告,又需坚持研究工作。

最严重之时,邹家华遭监禁并受重伤,后被遣去劳动。其妻叶楚梅亦受波及,家中遭抄,叶楚梅致叶剑英的多封信件被没收。

叶剑英获悉此事后,深感无奈。他明白女儿女婿无辜,对手是冲着他来的。因其元帅身份,对方不敢动他,故而转而对女儿女婿施加迫害。

叶剑英见女儿叶楚梅无助,鼓励道:“要振作,挺住并经受住群众运动,别想不开。”叶楚梅明白父亲心意,他的话给予她诸多慰藉。

这几句话再成红卫兵“罪证”,称叶楚梅夫妇“黑后台”为叶剑英。夫妇俩坚韧不拔,咬紧牙关,面对指责坚决不认所谓罪名。

因此,江青极为愤怒,当面斥责叶剑英:“你的子女无一佳品。”

1969年4月,叶剑英任中央政治局委员,但其女儿女婿仍在狱中。他未向毛主席、周总理求情,认为真金不怕火炼,狱中岁月是锻炼,地下党员常有此经历。

1970年前后,邹家华与叶楚梅获释。叶剑英未请周总理平反,而请其改善监狱条件。叶楚梅称,狱中每日仅供两餐,且无饮水,宛如法西斯式管理。

【从工程师走出来的副总理】

出狱后,邹家华未获完全自由,被派至农场劳动。直至1972年,叶楚梅与邹家华方重返工作岗位。

邹家华虽遭冤屈与不公,却未抱怨,仍坚守岗位奉献人民。1973年,他获组织信任,升任国务院国防工业办副主任,持续践行革命精神。

1976年,十年动荡终结,众多冤案得平反。邓小平上台后,邹家华历任兵器工业部、机械工业委员会及机械电子工业部部长,持续引领国家军工与高精尖产业发展。

1991年,邹家华任国务院副总理,负责国家计划制定。他已成为全面管理人才,多领域有贡献,展现成熟领导素质,助力江主席,推动国家发展和改革开放。

2003年,77岁的邹家华,一生致力于国家建设,决定退休归家。

晚年邹家华与夫人叶楚梅仍关心国事,常参与公益,告诫叶家晚辈要爱国,鼓励回国建设,反对崇洋媚外,强调国内发展优于国外工作。

97岁的邹家华身体硬朗,坚持锻炼、读书看报以保持状态,精神饱满。他常出席党中央团拜会,为后辈们提供宝贵意见。

邹家华与叶楚梅一生跌宕起伏,作为革命后代,幼时离父母,继承父辈旗帜,为家族与民族倾力奉献。

他们历经无数挫折,甚至入狱,遭受侮辱、虐待与冤枉,却凭借坚强意志迎来光明。这种不畏艰难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0 阅读: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