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年陈毅和曾山谈话许久,激动拍着床沿:天要报应!曾山流下热泪

赵婧瑶说历史 2025-04-25 10:34:21

曾山和陈毅都是咱们国家早期的无产阶级革命领袖,他俩一起经历过不少风风雨雨,并肩作战,在这个过程中建立了牢不可破的革命交情。所以,他们俩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不管谁有点啥事儿,另一方总是能马上知道。到了1971年,陈毅生病了躺在床上,曾山二话不说就赶去看他。

可能只有在跟曾山聊天时,陈毅才会放开心扉,说出心里话。他们聊到某些事情,陈毅一拍床边,情绪很激动地说:“这是老天在警示啊!”曾山听了这话,眼眶都湿润了。那么,陈毅这话到底是想表达啥意思呢?

【曾山的革命功绩】

说起来陈毅,他的名声可比曾山大多了,他可是咱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响当当的十大元帅之一。这么一瞅,曾山就显得低调多了,连个军衔都没有,知名度自然就低了些。

说实话,曾山在新四军里也是个大人物,他老家在革命氛围浓厚的吉安县。等到新中国成立,吉安这个地方有45个人当上了将军,算是全国有名的十个将军县之一。

实行军衔制度那会儿,毛主席和党中央有个规定,那就是转到政府工作的人员不再给军衔,所以曾山就没有军衔。但这可不代表他没给中国革命出力。

曾山一家真是了不起,是个响当当的革命世家。家里头,老爸、大哥、大嫂,还有小弟,四个人都为了革命,一个个地献出了生命。

之后,毛主席亲自到访,看望了曾山的母亲,对她家为革命事业所做的巨大付出表示了高度赞扬。

曾山在江西苏区那可是响当当的人物,很受大家尊敬。毛主席也多次夸过他:“曾山同志在江西革命根据地那会儿,可是立下了不少汗马功劳。”

1928年的时候,他为了和毛泽东指挥的永新起义相呼应,就发动了一场规模不小的十九起义。

之后,曾山费了好大劲去拉拢吉安县靖卫大队长罗炳辉。罗炳辉后来发动了起义,这事儿影响可大了。就连斯诺都说:“罗炳辉这次的功劳,也就陕北的刘志丹能跟他相提并论。”

1930年夏天7月份,江西的苏维埃政府在吉安这个地方建起来了,曾山被大家选为了头儿,也就是主席。接着呢,他就和毛泽东带领的红军一起,在根据地里忙活着各种后勤的事儿。这些工作对打败敌人的围剿可是起了大作用,真是帮了大忙。

1931年11月7号,全国工农兵苏维埃第一次大会在瑞金举行,曾山是那次大会主席团里七位主要负责人之一。

曾山在掌管江西省苏维埃政府那会儿,干得相当出色。他给红军不停地输送主力部队,一共送了40个团的兵力过去。

1934年9月份,中央安排曾山临时负责江西省委的工作,他得留在江西苏区,继续打游击战。那时候条件特别苦,但曾山不含糊,他领着红军游击队,跟比他们强大三十倍的敌人,打了好几百仗,硬是挺了九个月。他这么干,给了长征中的红军很大的帮助和支持。

而且,曾山还是新四军的重要创立者和领导人物之一。抗战一开始,曾山就变成了中共中央东南分局的副书记,同时也是中央军委新四军分会的一员,他和项英一起努力,把南方的红军游击队整编成了新四军。

南方的红军游击队被分散开,地方偏远导致交通很不方便,大家联系起来特别费劲,就连做思想工作也成了一大难题。

可别说,就两个多月工夫,南方的红军游击队已经顺利完成了下山集结,还重新整编成了新四军,这一系列任务完成得漂漂亮亮。这事儿啊,曾山绝对是立了大功的。

从打鬼子那时候起,一直到解放那会儿,曾山大哥足足有十年时间都是咱们中央局管组织的部长。他在党里头,那可是数得上的财经高手,更是咱们国家财经方面的一把好手,领导得可出色了。

在淮海和渡江这两场大战里,曾山被华东局委以重任,负责领导前方的支援工作。他确保了华东野战军和中原野战军部分部队的后勤需求得到满足,对淮海战役和渡江战役能够取得胜利,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贡献非常大。

上海刚解放那会儿,经济乱得一团糟。曾山为了把上海稳住,忙得团团转,到处想办法,从各个地方弄来物资,解决上海的难题。没多久,就让那五百万老百姓的日子安稳了下来。

像这样出色的老一辈革命者,跟陈毅肯定是互相欣赏的。

【陈毅激动地对曾山说:天要报应】

在陈毅还没和曾山打交道前,他就已经风闻曾山这人挺不错,是个能自个儿挑大梁的好同志。

1929年2月份,曾山来到了红四军前委的临时办公室。他一推开门,就乐呵呵地跟大家伙儿问好。大伙儿一看是曾山来了,都赶紧热情地迎了上去,对他表示了真挚的欢迎。

陈毅觉得跟曾山特别投缘,他走上前,跟曾山聊起了曾山家里那三位烈士的故事,心里头对曾山满是敬意。曾山听了,有点害羞地笑了笑。之后,他俩就坐下来,聊得那叫一个热火朝天。毛主席和朱德见状,好奇地问他们是不是老相识了,结果一打听才知道,这竟是头一回见面。

后来,陈毅和曾山多次分开,一直没有机会在一起共事。不过,在后来的对抗敌军围剿的战斗里,他们俩头一回联手,慢慢地建立起了很深的交情。

1934年10月那会儿,曾山一听说陈毅在打仗时受了伤,右胯骨都摔碎了,立马就往医院赶。他手里拎着一包花生和橙子,走得飞快,警卫员想拦都没拦住,直接就进了病房。

不过这时候,两兄弟都碰到了差不多的难事儿。陈毅呢,因为腿受伤了,上不了前线,啥活都干不了。曾山那边呢,因为站队毛泽东,被王明给整了,结果被从江西省苏维埃的领导位置上给拽了下来。

之后,毛主席在大会上为陈毅和曾山他们打抱不平,直接说:“像陈毅、曾山他们挨的那些批评、被撤的职,还有其他处罚,全都得作废。”

1938年,两兄弟终于又碰面了,他们已经有整整4年没见过面了。看到对方都好好的,两人心里都挺高兴。曾山这人虽然粗枝大叶,但陈毅写的那《赣南游击词》还有《梅岭三章》,他却是能一字不落地背出来。

两人好久不见后,又意外地被单位调到新四军那儿上班。曾山去了办公室,陈毅则去了部队。虽然他们碰面的机会不多,但他们的友情非但没淡,还越来越深厚了。

抗战打完了以后,他俩就天各一方,几乎就没咋见过。

上海一解放,他们俩就进了政府工作。陈毅做了市长,曾山做了副市长,这两个老朋友终于又能在一起共事了。

他们俩携手搞定上海的经济状况,没多久,靠着他们的拼劲,上海的一个个问题都慢慢被摆平了。

可曾山因为工作太拼,直接在楼梯上累倒了。陈毅知道这事后,直接就问:

老兄,我得说你啊,连最基本的尊重都好像不明白。咱们共产党员讲究勤俭节约,这是没错,但也不能省到不顾自己身体的地步吧!虽然我在电话里说了你几句,但挂断电话后,我立马就让手下人给你送了些补品过去。

两兄弟的感情,经过时间和各种事情的打磨,变得越来越深厚了。

在上海一起工作了十年后,曾山被调到了北京中央,一开始他是中央财经委员会副主任,还兼着商业部部长,后来又变成了交通部部长。到了1960年,他又去做了国务院内务部部长。那会儿,陈毅也升为了国务院副总理,后来还一并管起了外交部部长的工作。

他俩又回到了北京,一有空就凑一块儿下棋。但没想到,那场前所未有的大事,把两人的安稳日子给搅和了。

1969年10月份,曾山被安排到了湖南,但后来在周恩来的点头下,他又回北京看病去了。同时呢,陈毅也因为肚子不舒服,从石家庄回到了北京进行治疗。

曾山一听说陈毅回来了还直接住进了医院,立马着急忙慌地赶到医院探望。见陈毅情况还好,没啥大问题,他这才松了口气,心里踏实下来。

三个月后,陈毅竟然得了结肠癌。曾山又一次跑到医院,进病房前,他赶紧把眼泪擦干,挤出笑容走了进去。那天,他们俩聊了好长好长时间。

聊到老干部被整的事情,陈毅一拍床沿,情绪激动地说:“这老天迟早得给个说法!”

曾山心里头一酸,眼泪也忍不住掉了下来。那些一辈子都在为祖国打拼的老革命同志,哪能眼睁睁看着这种事发生,可他们就是没辙,使不上劲。这种束手无策的感觉,曾山是深有体会的。

所以,陈毅的那份深情厚意,曾山心里明镜似的,怎么可能不懂,又怎么可能不感到难过呢?

1972年1月6日那天,陈毅走了,曾山心里头那个难受啊,简直没法说。他实在受不了这个打击,结果心脏病一下子就犯了,也跟着老朋友去了。说不定他们俩心里都有个没完成的心愿,那就是没能亲眼看到咱们祖国变得更好。

0 阅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