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晒太阳的日子

铁马江湖任我行走 2025-01-24 18:30:45

怀念晒太阳的日子

作者:陈新峰

儿时的冬天,每当那暖洋洋的太阳挂在天空的时候,我们院坝里的三位婆总会掐好时间出来晒太阳。太阳移到哪里,她们就撵到哪里,直至把尚有余热的太阳晒得干干净净。

我婆为大,经常和二婆、三婆在一起晒太阳聊天,同时,也会晒晒衣服、被褥、藁垫、铺草;也会趁天气暖和时,洗洗她们的银发、泡一泡她们那像仔姜一样的脚丫(缠过足的)、再清洗一洗那又臭又长的裹脚布。

有一天,我们正在吃下午饭,二妈(二婆的儿媳)过来对父亲说:“你看,咱们屋里出了个宝贝!”

“咋啦?”父亲笑着问。

“她二婆看今天暖和,中午顺便泡洗了一下脚,又给我们擀了一锅面条。可是,你小昌侄娃死活都不吃,嫌他婆用洗过脚的手,给我们擀面脏得很。”

“哈哈,这霉怂!”母亲说:“那你从我们锅里给小昌舀碗一吧,我们中午是萝卜蒸饭。”

“不吃了算了。让他饿着。”二妈说,“我才不会惯他这个臭毛病!”

小昌那天中午真的没有吃饭,一直饿着。他这种“洁癖”,我不敢苟同。

其实,像我婆们这一代人,基本上都是以擀面为主。因为,村里当年就压根没有压面机,更没有粮食加工厂,能吃上白花花的面条,就已经很不错了!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中打米、磨面这些民生要事,大都是由父亲操办的。他经常把家中稀缺的粮食,挑到汉江河对岸,在谢村镇一个叫水磨坊的地方加工的(缺电)。有时候还要排队等上几天几夜,其艰辛程度可想而知。

婆晒太阳时很悠闲,泡脚时也很讲究:她先熬上一大铁锅备有艾叶、干茄秧、干辣椒秧、萝卜根等农村常见素材的洗脚水,盛在大木盆里面,再兑好水温,就开始慢慢的浸泡双脚了。待水温下降时,再加点热水进去,如此反复。每次泡脚的时间大慨有一个小时左右。

也许是为了节约水源,也许是为了节约原料,也许是怕浪费时间,她几天才泡一次脚。

婆去世之后,母亲在晚年的时候,也开始在冬天里,时不时的晒太阳。

在一个个难得睛朗的好天气里,母亲会经常给我晒被褥和铺草。在太阳下山之前,她会找来一根竹竿,把被褥的两个表面“嘭——嘭——”地敲打一遍,大概是为了弹掉垫褥上的灰尘吧。

功夫没有枉费的。经过晾晒之后的被褥,晚上睡觉时,真的很暖和、蓬忪、舒服哟,仿佛连铺草里都充满了母爱!

长大后才知道,晒太阳不仅仅是为了取暖,还可以补钙、杀菌、消毒。在知天命之年,我也学会了在寒风刺骨的冬天里,瞅准太阳公公露脸的机会,晒晒棉被、泡一泡脚;午休时,会撵着柔和的阳光,玩玩手机、刷刷抖音;在腊月的朔风里,会为家人晒几串思乡的腊味!

作者简介:陈新峰,男,农民。常年在宁波务工,空闲时间爬格子,喜欢用文字记录身边的生活。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