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女的在干活时候,居然刨出了两吨银元!这些银元是从哪儿冒出来的?又是谁悄悄埋在那儿的?这一大堆银元背后,到底有啥故事和秘密啊?她那份捡到东西不贪心的实在劲儿,到底能带我们挖出啥历史真相?咱们今天就来好好琢磨琢磨这事儿。
【辛勤工作,偶得银元】
陶金兰是个地道的农村妹子,1964年在青海海南藏族自治州贵德县呱呱坠地。打小家里头就紧巴巴的,所以她很小就开始帮忙干活,给家里减轻点负担。
平日里,洗衣服、做饭还有打理家务,她样样都拿手,做得又快又好。当别的小孩还在外面疯玩的时候,她已经成了家里不可或缺的小帮手,挑起了大梁。
她打小就吃苦耐劳,浑身是劲儿,还特别有毅力。多亏了共产党干部的帮忙搞建设,她才有机会学到很多新潮的想法和知识。
尽管没进过学堂门,但她明白事理,讲究文明,思想觉悟挺高。在村里干部的带领下,她加入了民兵队伍,主动帮忙那些有困难的乡亲。
陶金兰觉得当民兵这事儿挺有价值,也确实让她学到了不少,但问题就是,这活儿不给钱,那点补贴少得可怜,根本不够家里开销。所以啊,她得另想办法挣点钱。后来她琢磨着,要不就去施工队试试,看能不能报个名参加。
那时候,政府打算在我们这一片地方挖沟埋水管,目的是要给水资源短缺的青海地区建个自来水系统。
陶金兰特别有拼劲,立马就报名参加了施工队,还叫上了表哥一起来干活,想给家里多赚点外快。
这天,他俩正卖力地挖着分给自己的那块地,突然间听到“当当”的声响,就像是铁锹碰上了啥金属玩意儿。
陶金兰和她表哥心里头纳闷极了,俩人就停了手里的挖掘活儿,直接伸手从土里头掏出那埋着的东西。一拎起来,原来是银元。
两人挖着挖着,越发觉得惊讶,因为银元越挖越多。他们心里犯嘀咕,这么多银元,绝不可能是谁不小心丢在这儿的,肯定有啥蹊跷。而且,这些银元一看就是老物件,有明显的年代痕迹。
陶金兰对表哥说,得赶紧跟政府说一声,只有他们能帮忙解决这个问题,找出事情的真相。
政府的人一听陶金兰说完,立马明白了这事不简单,火速带上专家和学者奔向了出事儿的地方。
一群人到了这块地方,有懂行的认出了那银元是民国时候用的袁大头。他们接着往下挖,想看看这儿到底有多少这种钱。
现场的所有人都被发现震惊到了,没想到地下竟然藏着67981块银元,加起来有两吨那么重,而且还有1500个银元宝呢。
这数量可真够惊人的,大家看到都吓了一跳。政府为了把这些挖出来的银元运走保存起来,还有做研究,居然动用了两辆拖拉机才装得下。
拥有着32载岁月的故事,就这样静静地拉开了序幕。
经过专家和考古学家们的不断深挖,一段过往的历史逐渐浮出了水面。
一开始猜啊,这肯定是民国时期哪个有钱的大户人家或者是地主偷偷埋下的。我们看了看那地方在哪儿,又翻了翻以前的历史资料,最后确定了那银元是马元海的。
1911年那会儿,中华民国闪亮登场。天下大乱,到处都是想争地盘的大佬。就这么着,好多军阀冒出来了,他们靠着手里的兵马和钱财,各自占了一块地儿,当起了土皇帝。
那时候,西北地带有个挺有势力的家族,就是马家。
马家的老大是马步芳,他正好是我们今天要聊的马元海的表弟。马元海呢,在马家可是个出了名的公子哥儿,游手好闲的那种。
他来到这世上时,马家已经是响当当的大户人家。他自小便在富贵窝里长大,啥坏事都干过。这家伙特别迷金银珠宝,等长大后有了社会地位和军权,更是想尽办法捞钱,啥手段都敢用。
1915年,他跑到了贵德县,老爱在帮别人忙活时搜刮大堆金银财宝。不光这样,他还老爱抢不属于自己的钱财。
他硬是让管辖地方的老百姓交税,还逼着当地的商家和手工业者出军费,这捞钱的法子真是面面俱到,而且特别狠心无情。
他想要掌控当地的经济大权,就霸占了矿场,还把手伸进了烟草买卖里。那时候,整个西北地区就他势力最大,所有的钱都被他一个人给赚走了。
于是,他成了这一带的霸主,所有人都得听他的,没人敢反抗他的强势。
1925年至1927年间,北伐战争轰轰烈烈地打响了,好多地方的军阀势力都被推翻,马家军阀也没能幸免。
不过呢,西北那边地方偏远,马家势力又特别强大。国民党那时候自己问题一堆,外面还有敌人,根本没法腾出空来彻底搞定马家那些残余力量。这样一来,马家就在咱们国家的西北那块地界上,一直延续发展下去了。
这种做法养虎成灾,一直拖到了1949年。新中国一建立,为了把社会治安搞好,在西北地区捣乱闹事的马家就成了党中央的重点对象。
彭德怀大将军亲自上阵指挥战斗,人民解放军把马家军打得落花流水。这时候,马元海意识到情况不妙,为了保住自己的小命,他赶紧举手投降,还老实交代了家里藏着的金银财宝在哪儿。
不过,狡诈的马元海偷偷留了一手,把一些钱给藏了起来。他心里盘算着,哪天要是能出去,就把这些钱挖出来,然后一走了之。所以,他就把大堆的银元悄悄埋到了地底下。
可让他极度绝望的是,虽然捡回了一条命,但他却被判了监禁。接下来的好几年,他都被锁在自家屋子里,一步都没踏出过家门,自然也就没机会去拿回那些钱了。
1951年的时候,马元海因为一身的病痛,心情也很差,最后就这样走了。他一直到死,都没跟任何人说过他把钱藏哪儿了这事儿。
就是因为这个缘故,那些银元在土里埋了整整32年。后来,陶金兰无意间给挖了出来,它们才终于再次出现在人们眼前。
【拾金不昧,坚守本心】
事情的来龙去脉渐渐明朗后,对这个事情的追查也就到此为止了。当地政府特地感谢了陶金兰兄妹俩,因为他们发现文物后,没有偷偷藏起来,而是赶紧交给了国家,为此,政府还给他们发了奖励。
过了阵子,这事儿被上报到了青海省政府部门。省里头的领导又亲自来了一趟,查看了具体情况后,给那两个人颁了个“精神文明建设先进个人”的荣誉。
给了他最高荣誉的一等功奖章,而且,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和物资供应也都准备得妥妥当当,一样不缺。
陶金兰和她哥哥的事情没多久就在村里传开了。大家都挺纳闷,纷纷问陶金兰,挖到那些银元时,咋就想着要赶紧交给国家呢?
再说了,银元数量那么多,又特别值钱,具体有多少谁心里也没数,你们咋就没想过悄悄揣几个走呢?每当有人这样问,陶金兰总是笑着回答:反正这也不是我的,我一毛钱都不会拿的。
陶金兰打小就被教导,啥都得靠自己挣,别想着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是自个儿汗水换来的,那绝对不能要。
打小就刻在心上的规矩,到了陶金兰得好好掂量大事小情的那天,她始终没忘。
陶金兰或许读书不多,但她心眼儿好,明白啥事儿能干,啥事儿坚决不能碰。
她对政府特别有信心,觉得这些事情政府相关部门肯定能好好解决。
拿到物质奖励后,她没乱花一分钱,而是全都用在了家里,给亲人买了新衣服。不过呢,她自己却一点都没舍得花。
她不看重那些表面的东西,也就是说,她对物质的追求并不上瘾,而是始终按照自己的内心去生活。
除了大家都知道的那件事情,陶金兰其实还做了好多好事。她经常帮助村里那些没钱上学的孩子,哪怕自己以前吃过苦,也总想着给别人带去点温暖,让别人不再受那份罪。
村里有个老人,经历了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痛,失去了那个本该赡养自己的孩子。但她没有放弃,而是把村里的其他老人当作自己的亲人一样照顾。
是不是得赚大钱才能去做慈善呢?其实不是这样的。别觉得只有大善举才算数,小善事也得做。
陶金兰这些年来,生活过得挺简单朴素,但只要碰到能帮上忙的人和事,只要自己能搭把手,她立马就会伸出援助之手,从不犹豫。
这就是她内心深处的善良,也是她所具有的高尚品德。
【结语】
陶金兰一挖,那段历史故事就露了头,32年的秘密也跟着见了天日。她凭着自己的好心和实在,没让这段往事继续埋在时间里头。对陶金兰来说,国家的利益总是摆在头一位,个人的事儿得往后放。捡到东西不贪,心眼儿好,这是她一直守着的本分,从没变过。
可能英雄就藏在咱们日常的小角色里,他们不必腰缠万贯,也不需要怀揣什么惊天动地的梦想。这些人可能就在你我周围,平平无奇,但真心让人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