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慈禧老公咸丰一生经历了什么?过度纵欲,掏空身体致早逝

草原风大 2023-02-12 15:22:23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年-1861年),生于北京圆明园澄静斋,是清宣宗道光帝嫡四子,生母为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养母为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奕詝是清朝第九位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后的第七位皇帝,在位12年,年号“咸丰”。20岁登基,1861年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烟波致爽殿,享年30岁,葬于河北唐山遵化清东陵中的定陵,他是清朝最后一位掌握实权的皇帝,也是最后一位通过立储继位的皇帝。

咸丰皇帝

咸丰皇帝即位后也曾励精图治、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试图挽救快速衰落的清王朝,虽重用汉族能臣(如曾国藩等)等系列措施,但清王朝已是积重难返、病入膏肓,而且他的认识和能力也不足以挽救清王朝的命运。咸丰帝留给后世更多的记忆是慈禧太后的男人、太平天国起义、第二次鸦片战争、身后事的处理不当造成慈禧太后统治晚清半个世纪,成为中华民族的罪人。

一、靠选秀入宫的慈禧,工于心计,生下皇子载淳,逐步飞黄腾达

清朝祖制:新皇帝即位后就要全国性选秀女,为的是选出德才兼备、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子来延续皇族的子嗣,咸丰帝也不例外,即位第二年就下令选秀。四品归绥道员惠征的两个女儿叶赫那拉·杏贞(后慈禧太后)和妹妹叶赫那拉·婉贞一起参加了选秀。经过多轮筛选,妹妹婉贞落选,姐姐杏贞和其它十五人(包括后来慈安太后)如愿被选中,杏贞被赐号兰贵人。单论姿色容貌杏贞并不突出,她的宫寝被安排在圆明园较为偏僻的一处房子里,基本上很难见到皇帝。

后宫选秀女

杏贞得知和她一同参加选秀、比她小两岁的贞嫔已被册立为皇后(家世显赫,后来的慈安太后),激发了生性好强、工于心计的她追求权力和地位的欲望。对从小就熟读诗书、史书,且精通满汉两种文字,自幼耳濡目染官场的倾轧、角逐、钻营的杏贞,内心里早已养成贪婪、阴险、狠毒,追求目标不择手段的性格,她开始另辟蹊径。经过反复思考,她选定了咸丰皇帝身边的近身小太监安德海;而阅人无数的安德海也隐隐觉得这个兰贵人不一般,双方一拍即合。一个午后,安德海巧妙地将咸丰帝引到了慈禧住所附近,早已打扮好的兰贵人,立于花丛中清唱江南小调。咸丰闻声而至,只见一位纤纤柳腰、身材婀娜的女子手摇纸扇,含情而歌。当晚,咸丰帝翻绿头牌时,一旁伺候的安德海提醒道:“这个兰贵人,正是今日皇上偶遇的小主。”就这样兰贵人被咸丰帝翻了牌子,兰贵人深知被宠幸的机会来之不易,夜里,变着花样迎合咸丰帝,此后,咸丰帝竟夜夜专宠兰贵人。天长日久,本来身体就不好的咸丰帝,加上夜夜笙歌,咸丰帝疲态日增。兰贵人就帮着整理奏章,咸丰帝发现她能分出轻重缓急,后来干脆让她在奏章上代批一些简单的批阅,如“知道了”、“再奏”等等。而且咸丰帝也听兰贵人的建议,如“大胆任用曾国藩的湘军”等。

慈禧年轻时复原照

1855年,三年的如胶似漆,兰贵人终于怀上了龙种,这让一直未有皇嗣的咸丰帝龙颜大悦。十月怀胎,兰贵人顺利产下一名皇子,咸丰帝亲自为孩子取名为了载淳,兰贵人也“母以子贵”,被册封为了懿妃;同时咸丰帝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三日。懿妃为了儿子将来能继承大统,主动与皇后示好,带着儿子载淳来拜见皇后,说:自己只是孩子的生母,而皇后则是孩子的嫡母,没有子嗣的皇后大喜,并从此与懿妃姐妹相称。咸丰帝看到后宫祥和,尤其是懿妃的深明大义,在载淳一周岁时,将懿妃晋封为懿贵妃,后宫位立皇后一人之下。

慈安太后

二、内部矛盾激化,太平天国运动大大削弱了清王朝的统治

1841年,洪秀全出生于广东花县西北部一个小村庄的普通客家农户家庭,七岁开始进入私塾,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一心希望通过科举考试来取得功名。洪秀全成年后,先后四次前往广州参加科举的最低一级-生员的考试,都没有考中,但经历了两件影响他一生的事情。一是路上见闻让他对《礼记·礼运》中关于“大同”思想有了更深刻的体会和触动;二是在广州遇到基督教新教的传教士史蒂文斯,送给他一本《劝世良言》的小册子。连续的名落孙山,对洪秀全打击很大,导致他得了一场大病,持续四十多天。昏迷中,他做了很多梦,梦到他来到天庭,“天母”给他沐浴,“天父”赐予他一柄斩妖宝剑和一方斩妖玺,兄长“耶稣”教他如何斩灭妖魔,还看到孔子在向天父忏悔罪孽。这些病中的梦境或幻觉给了洪秀全一个心理暗示,认为他是天父次子,授命凡间传播基督思想,斩妖除魔。

洪秀全

洪秀全病愈后自行洗礼,成立基督教的分支“拜上帝会”,劝他的好友冯云山、族弟洪仁轩和他的家人亲戚加入教中,成为第一批信徒。他们首先将乡里附近寺庙中的塑像捣毁,将孔子的牌位扫地出门,这就把天下读书人推向了对立面,为后面的失败埋下了伏笔。冯云山前往广西传教,三个月后,拜上帝会信徒已达三千多人,其中包括后来太平天国的核心领导层人员,烧炭工杨秀清、贫苦农民萧朝贵、读过私塾的韦昌辉以及家境富裕的石达开。

金田起义

1850年,广西发生大饥荒,更多的百姓加入拜上帝会,信众已达上万人,要求所有会众变卖财产,将所得交到设在金田的圣库,会众从圣库领取生活用品。1851年,洪秀全三十七岁生日这天,拜上帝会正式宣布起义,建立政权“太平天国”,给“天王”洪秀全祝寿。太平天国全部教众为太平军,宣布清朝统治者为妖魔,太平军不再剃发而留起长发,所以清廷称太平军为“长毛”。太平军向北攻克重镇永安,在此进行制度和组织结构建设,并封杨秀清为东王、冯云山为南王、萧朝贵为西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清廷闻报,首先想到因为在广东禁烟而被弹劾、正在福建老家养病的林则徐,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西镇压太平天国,林则徐本就病重,行至广东普宁就病逝了。太平军一路势如破竹,1853年,太平军将领陈玉成率敢死队攻下武昌,清朝湖北巡抚常大淳等一百多位文武官员殉难,太平军获得一万条船只和上百万两银子以及大批粮草弹药,部队人数达五十万人,达到太平天国的鼎盛。

太平军作战

1853年三月,洪秀全乘坐由三十六人抬的大轿,像皇帝一样进入江宁城,太平天国正式定都江宁,改称天京。洪秀全下令以原清朝两江总督衙门为基础,改建新宫。天国皇宫分内外城、苑囿,外城叫太阳城,内城叫金龙殿,苑囿叫后林苑。皇宫南边修建了一个大型广场,广场中建一高台“天父台”;天王洪秀全后宫佳丽三千,光妃子就封了八十八位。天国的其它王侯都有王府,穷极奢华。天国也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自己大事奢华,却拆散教众家庭,再现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岂有不败之理。

天国皇宫

太平军的节节胜利,使得清廷放开对汉族官员的限制。1853年,因母亲去世正离职在家守孝的曾国藩接到朝廷谕旨,命其帮办团练,镇压太平军。一代大儒曾国藩以捍卫孔孟之道为号召,凝聚了一批有才识的读书人,以地方家族背景为基础,建立起一支精悍的“湘军”。而此时的太平天国内部争夺领导权,内部分裂,发生著名的“天京事变”。先是天国二号人物东王杨秀清借“天父”附体意欲策动政变,洪秀全密诏韦昌辉和石达开回天京勤王。韦昌辉连夜赶回天京,泄恨将毫无准备的东王及其属下两万多将士杀戮殆尽;又将对其杀戮不满的石达开全家尽数诛杀,石达开只身逃出天京。洪秀全三个月后又将北王韦昌辉一家诛杀。至此,太平天国元气大伤。1860年,曾国藩被任命为钦差大臣兼两江总督,在李鸿章(创办了淮军)和左宗棠的帮助下,将天京包围的如铁桶一般。1864年六月,精神崩溃的洪秀全自尽身亡。忠王李秀成辅佐洪秀全幼子洪天贵登基。七月十九日,曾国荃率领湘军炸开天京太平门,对全城进行杀戮,太平天国覆亡。

湘军作战

三、第二次鸦片战争,毫无抵抗力,割地赔款,火烧圆明园,清朝再遭羞辱

咸丰八年(1858年)四月,英、法两国代表额尔金和葛罗率联军抵达大沽口,并攻占了天津,以武力要求与清朝谈判修约。咸丰皇帝派七十三岁的大学士桂良前去会谈,达成《天津条约》,规定清政府新开放十个口岸,外国人持护照可以在内地游历,限定外国进口商品的厘金不得超过2.5%,赔偿英法两国战争费,外国传教士可以在内地自由行动等。两国政府批准条约后 在交换条约的地点和进京路线上发生了争执,英法联军于咸丰十年(1860年)八月再次向北京进攻。咸丰帝带领皇子、妃嫔匆匆逃出北京,到热河行宫去避难。英法联军进入北京,大肆烧杀抢掠,将“万园之园”圆明园的所有珍宝洗劫一空,并一把火将其烧为灰烬,犯下了人类文明史上罕见的滔天罪行。

英法联军

十月,经过再次妥协让步,《北京条约》签订,规定外国公使可以常驻北京,增加英法两国的赔款到白银八百万两,天津外国商务区对外开放并允许外国人居住,英国割去九龙半岛。而俄国公使伊格那提耶夫以居间调停为名诱使清政府签订中俄《北京条约》,不费一兵一弹,将中国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四十万平分公里的领土变成了俄国的两个省。第二次鸦片战争的一系列条约,标志着自称世界中心的文明古国被彻底大败并遭到无情的羞辱。

火烧圆明园

四、酒毒色导致英年早逝,身后事安排失策,引发宫廷政变

咸丰帝英年早逝,31岁就驾崩归西。清史稿记载,“文宗嗜饮,每醉必盛怒”,咸丰皇帝酷爱饮酒,但一喝就醉,一罪就发脾气,长期过量饮酒对身体伤害很大。再就是咸丰长期吸食鸦片,道光皇帝明令禁烟,然而咸丰皇帝为了吸食鸦片,还取了个文雅的称呼-“益寿如意膏”,导致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清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总体素质是最高的,没有暴君和昏君,后宫妃嫔数量整体是少于其他朝代,不过咸丰皇帝却是一个例外,后宫佳丽众多,除皇后萨克达氏、继后钮钴禄氏、懿贵妃叶赫那拉氏、丽妃他他拉氏、婉嫔、玫嫔、祺嫔、吉贵人、璷贵人、禧贵人、庆贵人、荣贵人、玉贵人、璹贵人等有明确名号记载的妃嫔外,紫禁城和圆明园里还有众多漂亮姑娘,其中“四美”:杏花春、武陵春、牡丹春和海棠春最为出名。酒、毒已使咸丰皇帝而的身体状况早衰,再加上他不节制女色,过度纵欲更加掏空了身体这是咸丰皇帝早逝的主要原因。

“四春”美人

咸丰十一年(1861年)七月十六日,自知时日无多的咸丰对身后事做出安排,留下遗诏: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著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八位为顾命大臣,辅政幼主;赐给慈安、慈禧太后各一枚印章,所有旨意,必须盖上这两枚印章,才可以生效。可以看出咸丰帝这样安排的出发点是保住6岁儿子载淳的皇位,最大威胁是他的六弟恭亲王奕訢,担心多尔衮事件再现,意图是利用八位辅政大臣制约恭亲王,利用后宫制约八位大臣。但咸丰帝怎么也没想到,他死后围绕权力争夺,慈禧与弟弟恭亲王发动了辛酉政变,八位大臣被处死或免职,27岁的慈禧太后开始“垂帘听政”,走上了权力的巅峰,成为晚清的实际掌权者,也打破清朝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而且实际统治时间长达47年之久,将中国彻底推入半殖民的深渊,这都源于咸丰帝的临终决定。

辛酉政变

咸丰帝于1861年8月22日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享年31岁,庙号文宗,葬于河北唐山遵化清东陵之定陵。

清东陵之定陵

0 阅读: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