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季都会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你去问家长强基计划是什么,他们不一定能给你说清楚,但是你去问问家长有什么途径可以“低分上名校”,那他肯定可以给你列出诸如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综合评价等等途径,许多家长都是通过学校老师或者外面的报考机构来了解这些知识的,那么他们真的说的正确吗?换句话说,这些所谓“降分录取”的升学途径是否真的适合孩子?这个问题约等于以下问题:
孩子通过了强基/专项/综评,但是高考分数很高,会不会白白浪费了分数?
孩子选了一个有调剂风险的专业组,如何避免被调剂到天坑专业?
政策好像每年都在调整,如何抓住最新的趋势和机遇?
我将会在这篇文章里好好给大家理清每年高考季都会有一个奇妙的现象,就是你去问家长强基计划是什么,他们不一定能给你说清楚,但是你去问问家长有什么途径可以“低分上名校”,那他肯定可以给你列出诸如强基计划,专项计划,综合评价等等途径,许多家长都是通过学校老师或者外面的报考机构来了解这些知识的,那么他们真的说的正确吗?换句话说,这些所谓“降分录取”的升学途径是否真的适合孩子?这个问题约等于以下问题:
孩子通过了强基/专项/综评,但是高考分数很高,会不会白白浪费了分数?
孩子选了一个有调剂风险的专业组,如何避免被调剂到天坑专业?
政策好像每年都在调整,如何抓住最新的趋势和机遇?
建议所有家长都好好看看。
哪些学生一定不适合强基计划
事实上,我刚才提及到的我认识的通过强基计划进入985名校的朋友,无一例外都后悔了,我以下说到的这些标准,实际上都是出自他们口中,应该说,更像是他们的自白,血泪教训,愿君听之信之!
1.对基础学科无感或者根本不感兴趣的。如果你在高中时期就一直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就是当成一个应付考试的科目在学,对于他们的拓展知识一点兴趣都没有的话,那我强烈不建议你去听那些报考机构给你的报考强基计划的建议,因为没有一点兴趣的本硕博搞研究,那真的是极其痛苦的一件事,有可能你会通过强基计划去到一所好的大学,这样你父母,报考机构老师,高中老师都会很开心,但是去读书的是你自己,坐科研冷板凳的也是你,发不出论文整体失眠的也是你,最终的录取结果都会是你独自一人来承担,你想想看值不值得?
2.对应基础学科的能力差的。这个很好理解,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这几门课成绩不够好的,这个时候就算你总分再高,都不建议你为了读个名校而去走强基计划,或者找到一个自己相对没那么差的科目去读强基计划,还是一句话,最终的录取结果是会作用在你自己身上的,未来大学生活也是你自己一个人过的,多去想想值不值。
3.想通过基础学科转专业的。许多同学都会在报考的时候填上一个名校的基础学科对应专业,因为基础学科的分数一般是这个学校的专业里面较低的,这样就可以达成低分上名校的目的,并且等到了大学再想着转到就业强势的专业去,对于专项计划的考生来说这种思路是没问题的,但是报考强基计划的同学就不行,因为强基计划的转专业是会受到严格限制的。、
很多同学会问了,为什么强基计划和专项计划都是降分上好大学,但是强基计划有这么多的限制而专项计划却没有呢?那是因为,专项计划的全称叫做“农村专项计划”,是国家为了减小教育资源不平等而给农村学生的一点升学福利政策,注意!是福利,那就当然不会受到限制。强基计划属于升学路径,自然会受到限制。
4.怕苦怕累不想努力的。同样是上大学,有的专业就可以稍微轻松一点,但是有些专业就要天天早八,一周上七天课。同样是读研究生,有的专业研究生可以按时准点下班,科研任务还不重,有的专业研究生天天泡在实验室里面各种研究,晚上回到宿舍还得进行数据分析整合。基础科学的科研任务多是后者,属于是任务多,难度大的课题,你要想好自己是不是科研这块料,或者能不能接受强度大的科研任务。
5.只是图一个名校的头衔的。很多家长都是抱着这样的想法给孩子规划的强基计划,可是你们有没有想过,比起读个什么样的大学,孩子的大学如何度过显得更加重要!能去考虑强基计划的家长,你们的孩子成绩必然是不差的,你们很多都是受到了不正确观念的影响,认为先去读个好学校,毕竟好学校的头衔是个敲门砖,甚至觉得孩子上了一个好大学,就是给自己争面子。这些想法要么是不对的,要么是自私自利的。大家自己都说了,名校头衔只是一个敲门砖,既然是个敲门砖,那就更加要关注孩子的其他方面。只有学历和能力的完美结合,才是国家社会企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学历很容易理解,就是大家脑子里想的各种名校硕士博士。能力则是大学期间的经历,实习,科研素质,表达能力,良好心态等等因素的综合。
6.根本没有读研读博打算的。基础学科如果你想搞出点名堂,那是必须要读研读博的,本科生大家都可以顺利毕业,硕士大概率也是可以的,但是博士可没有那么好混,每年博士延毕的数不胜数。想清楚这些东西,再去报考强基计划。
这几点若是有一点出现在孩子身上,我都不建议他去走强基计划进入名校。因为就算你被录取了,等到四年毕业之后你也只有985基础学科的学士学位证甚至是结业证。基础学科的专业课都比较难,学不好可是会挂科的,挂科太多可是会延毕的,那就只有结业证了,等到你补考全部过了,再拿结业证去换学位证。基础学科不像其他应用学科一样就业强势,很可能你会找不到工作,考研的时候也会因为你本科成绩太差而被拒之门外,因为课业压力大而没有时间去学习其他实用的找工作技能,到时候可就真的是很难受了。
大家有没有发现,强基计划一直都在强调学校的层次,的确,能够参与强基计划的学校都是非常好的学校,但是各位家长,我们让孩子读大学,还有一个最应该考虑的事情,那就是专业!
强基计划不是不能报,而是要在你系统的了解了有关专业的知识之后,你再去给孩子规划强基计划,看看孩子适不适合。不要被那些光明伟岸的名称所迷惑,你真的了解科研吗?或者是,推荐你孩子去报考强基计划的在校老师,高考志愿报考老师,这些人他们了解科研吗?在校老师关注的是孩子录取到的学校层次(你去看看有哪所高中会在每年7月的录取结果上写上孩子的录取专业,几乎都只会标注孩子录取的学校),高考志愿填报老师关注的是孩子的报考到底省不省心(能报强基计划的孩子大多数成绩很好,并且强基计划在所有批次之前录取,并且老师不用去给家长和孩子定制志愿方案,也不需要了解孩子的兴趣,基本情况以及未来发展,因为选择强基计划,基本上就注定了孩子以后只能从事这一领域的研究)。
你因为看到了孩子的高中数学考试回回都是145分以上,并且孩子也很愿意学数学,所以你不清不楚的给孩子报考了某校的数学专业强基计划,但是你并不了解数学专业在本科,硕士,博士阶段都需要干些什么。你知道每年数学系有多少学生跨专业考研到计算机和金融类么?你的孩子有可能不是喜欢数学,而是喜欢做数学题,他只是喜欢做数学题给他带来的快感,这跟科研有什么关系?
你因为看到了孩子高中物理成绩都是全校前三名,并且孩子也很乐意学习物理,甚至孩子还在省物理竞赛中得到奖项,你就不清不楚的给孩子报考了某校物理专业的强基计划,但是你并不了解某校的强基计划专业组里面有孩子可能根本不擅长的化学或者生物,基础医学专业,如果孩子一不小心被录取到这些根本不擅长的专业,那该如何是好?绝大多数开设强基计划的专业,是会对转专业有严格限制的。有些学校的一些强基计划涉及到的专业,理论上是可以转专业的,但是这个“理论上”就需要家长仔细揣摩,实际上,只有相关专业才会有这种可能,例如你强基计划录取了数学专业,那么你有可能可以转到计算机,但是如果你强基计划录取到了生物或者化学,那么你就不可能转到计算机专业。这里面又涉及到了专业选择的问题,所以说,我诚挚的请各位想给自家孩子报考强基计划的家长,多去了解相关的专业选择知识。
你因为看到了孩子没事干就喜欢把书籍抱在身上看,博览群书,兴趣爱好就是读各种文学作品,孩子很喜欢说出一些意味深长的很有哲理的话,你就认为孩子适合去读某校强基计划的哲学专业。
兴趣,高中学科成绩好,科研,这是三个完全不同的东西!
不要把强基计划当成低分上名校的途径,报考强基计划的唯一标准就是,孩子真的喜欢这个基础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