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风馆里进行党风党纪教育
冯正荣
告别了初秋的最后一缕闷热,迎来了仲秋的一片凉爽。金秋的蓉城,秋高气爽,气候宜人,处处充满着勃勃生机,处处充满着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党课。作者冯正荣(中),文中出现的副书记程丛贵(右二)、组织委员王江(右一)、宣传委员扎西泽仁(左二)、纪检委员刘洪颜(左一)2024年9月20日,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军队离退休干部第三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在成都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举行。今年立秋后,“秋老虎”袭击成都,是我到成都以来最热的一个秋天。8月下旬,我和党支部纪检委员刘洪颜、党员代表杜宜凯、仇玉柱等四人,冒着37度的高温,考察了成都百家堂姓氏文化博物馆,这个博物馆也叫天府家风馆。天府家风馆资深讲解员邵佳佳热情接待了我们,她带我们熟悉了参观路线,确定了上党课的会议室,还帮我们找到了适合退休老干部就餐的饭店。甘孜州退役军人事务局是全国的先进单位,对军队退休干部的管理服务有口皆碑,局领导对军队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过好组织生活指导和支持都很到位。我作为党支部书记,有责任组织好党支部的主题党日活动。通过考察天府家风馆,我们对这次主题党日活动做出了具体安排。参观活动开始前,我们在天府家风馆会议室上了党课。我就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的重点进行了讲解。特别强调,新条例共158条,在原条例的基础上,修改了76条,新增了16条,旨在维护党的章程和其他党内法规,是严肃党的纪律,纯洁党的组织的重要法规,军队的退休干部要带头贯彻执行。党支部副书记程丛贵就参观学习和军队退休干部过好组织生活等具体事项提出了要求。党支部组织委员王江、宣传委员扎西泽仁、纪检委员刘洪颜及支部党员参加了主题党日活动。党课教育结束后,我们到天府家风馆参观学习。
作者冯正荣(右二),文中出现的副书记程丛贵(右五)、党员代表杜宜凯(右三)、党员代表仇玉柱(右四)、讲解员邵佳佳(左一)天府家风馆,是成都市家庭教育示范基地,位于锦江区汇泉北路177号,建筑面积1077平方米,有八万多件(套)藏品,大多为明代、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实物,年代跨度大、数量多,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和文化价值,在四川乃至全国范围内都是最具规模、最成体系的一个博物馆,它填补了国内姓氏文化、家学文化实物收藏、研究、展示的空白。那天担任讲解的是博物馆资深讲解员邵佳佳,她的举止大方,气质高雅,白皙的皮肤,乌黑的披肩长发,高挑的身材,身穿一件红色马甲,马甲的背后写着“立德载道、传承经典”。她知识面很广,对整个博物馆了如指掌,如数家珍。她首先引导我们来到了第一展厅“家训齐家馆”。这个展厅通过匾额、楹联、屏风、字板等实物,讲述家训对家庭和社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告诉后人应该怎样做人做事,以此来传承家族优良传统。邵佳佳一边讲解,一边有老干部提问,她都给予了满意的解答。在这个展厅,有一面墙上挂满了红色的屏风,引起了大家的好奇。邵佳佳讲解说,这叫围屏,是大户人家节庆和祝寿的专用家具。通常情况下,屏心装裱的是贺词或诗文。现在大家看到的这些围屏是从民间收集来的真品。在清朝光绪年间,有个叫邓占三的老先生,当时他考上了贡生。在科举考试时代,贡生是各府、州、县秀才中的成绩优异者,升入京师的国子监读书的人,相当于现在的学生考入了清华北大。毕业后他放弃了功名利禄,回家开课授学,除了教授族中子弟,也有许多外族青年慕名跟随,培养的子侄和学生中出了不少良俊。邓占三80大寿的时候,他的亲朋晚辈和受业学生给他敬赠了12副寿屏,这是在红色蝉丝丝绸上用大漆做底,再贴真金箔制作而成。这些寿屏讲述了邓老先生传道授业、乐善好施、恩泽四方的事迹,并予以极高的评价,反映出古代人们尊师重教的理念。这是一批很珍贵的文物。参观完第一展厅,讲解员邵佳佳带领大家来到了第二展厅“家谱传家馆”。作者冯正荣(左二),文中出现的党员代表仇玉柱(左一)、讲解员邵佳佳(右一)这个展厅通过堂号匾额、家谱、祖宗画像等实物陈展,讲述家谱背后关于礼制、道德、家风、规矩的故事,发扬光大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诠释家谱对家庭家教家风建设的重要性。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家规是家法的依据。我们在橱窗里看到了一些明清时期执行家法的器具,分别是戒尺、族杖和神祖。邵佳佳给我们讲解说,戒尺代表的是规矩,神祖和族杖代表的祖先。家族中若有人犯错,是否应当家法处置,处以什么样的家法,需族中掌事者商议决定,且商议讨论的过程,需要有祖先做见证,以免以权谋私,就需要请出神祖、族杖等作为祖先的象征。所以这些物品具有的是象征意义,而不是直接用来实施家法的。家法的处罚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处以什么样的家法,根据商议的决定执行。第二展厅的参观结束后,讲解员邵佳佳又引导大家来到了第三展厅“家国天下馆”。这个展厅讲述了中华民族的共同体意识,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近则家身、远则天下,在家尽孝、为国尽忠是一种家国情怀。家国永远是一体,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是“家国天下”的情怀。在这个展厅,展柜里一本本明清时期的家谱、墙壁上一幅幅明清时期的挂图、展厅里一件件明清时期的家庭实物,讲述的是,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的故事。大家看着这么多泛黄陈旧的、用繁体字竖排印刷的家谱,有人问,这些都是真品吗?邵佳佳说,家谱族谱是馆里最重要的藏品之一,这里是近两年收藏回来的家谱,都是真品。我们博物馆现在馆藏家谱近11万册,是全国保存量最多、最完善的家谱馆。本馆将定期轮换陈列姓氏家谱1300套,共4600多册,可供300多个姓氏的游客查询姓氏渊源和寻根问祖。我们看到博物馆收藏了这么多家谱真品,感觉很震撼,真的不简单!大家的参观学习意犹未尽,讲解员邵佳佳说,下面参观的是第四展厅“家风传承馆”。这个展厅主要有两个场景。一个场景通过古代建筑和家具,还原了明清时期的生活场景,从形式到仪式展示传统规矩礼数,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礼仪之邦。另外一个场景是通过讲述真实的革命家庭故事,展现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家风和革命精神,传承爱国爱家的良好家风,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作者冯正荣(左一),文中出现的党员代表杜宜凯(左二)在这个展厅里,伟大领袖毛泽东主席的家风给大家留下了深刻印象。毛主席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就给自己定下了家风三原则:“念亲,但不为亲徇私;念旧,但不为旧谋利;济亲,但不以公济私”。毛主席不仅制定了家风三原则,而且自始至终做到了“三不”,给我们树立了红色家风的光辉榜样,毛主席他老人家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树高千尺定有根,水流万丈必有源”。家风不是小事,是关系到国家强盛,民族兴旺的大事。通过在天府家风馆的参观,使大家从家训家戒家风中领悟到了立身处世的哲学和经验,广大党员受益匪浅。家风正则民风正,民风正则政风正。通过参观学习,广大党员对家风的认识进一步提高。良好的家风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家庭是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基点。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不论时代发生多大变化,不论生活格局发生多大变化,我们都要重视家庭建设,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良好的家风是整个社会风清气正的基础。良好的家风关系到国家的强盛。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当千千万万个家庭都能以良好的家风营造一个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就能支撑起好的社会风气。而好的社会风气可以保障国家有条不紊地发展,进而对国家的繁荣发展、富裕强盛起到很大的助推作用。良好的家风需要家庭主要成员言传身教。一个家庭中,优良家风家训的传承需要父母长辈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这样,子女后辈才能耳濡目染、形成自觉行动并逐渐内化为自身的品德,达到“修身”的要求,进而将优良家风家训向后辈传承延续。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言行对孩子的成长极具影响力。所以,要有良好的家风,家庭主要成员的言传身教很关键。通过参观学习,广大军休干部纷纷表示,党支部安排的主题党日活动内容丰富,很有教育意义。我们作为军队退休干部要做优良家风的带头人,以良好的家风为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贡献力量。
作者冯正荣(左四),文中出现的副书记程丛贵(左一)、宣传委员扎西泽仁(左五)、党员代表杜宜凯(左三)、讲解员邵佳佳(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