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王宫当成了炼心之地,临终之时等来菩萨接引,震动朝野

红小岩谈古论今 2022-12-31 11:30:48

在有些人的话语系统中,一谈起修佛修道,就将其歪曲成是那些万念俱灰,遭遇重大人生挫败的人们,迫不得已逃避现实,做出的最终选择;且不说古印度乔达摩·悉达多太子舍弃王位修成释迦如来,中国人文始祖黄帝就修道功成,在众臣眼前乘龙飞升;至于说是否出家才能修成,并非是必须的,那只是不同的修炼法门选定的不同方式。隋唐时期,就有一个与众不同的萧璟,他身在富贵,却志在方外,将这偌大的王宫当成了炼心之地,出尘之所。这位皇亲国戚一生礼佛不倦,他经历了哪些奇闻,以至于震动了当时的大唐官场?

南梁武帝的玄孙中,有一位萧璟,即梁王萧岿的第五子。

萧璟的父亲萧岿天性仁孝慈爱。作为西梁君主,颇有人君之量,身在王宫,吃穿用度非常俭约,管理百官也很有方法。百姓处境艰难时,他会为民悲戚流涕。

公元582年,隋朝开皇二年,隋文帝杨坚准备了丰厚的彩礼,接纳萧岿的女儿为晋王妃。晋王杨广登基后,即隋炀帝。晋王妃萧氏成了皇后,萧皇后的弟弟萧璟也就成了隋炀帝的小舅子。

萧璟生长于豪门王族之家,在西梁没有灭亡前,他的封号就是临海王,名副其实的帝胄子孙。从南梁到隋唐,那时的萧氏整个家族都很崇信佛法。

说起贵族寻道,自古有之,并非罕事。从释迦佛时代,最早度化的五十六人中,其中五十一人是豪门贵族公子。释迦佛返国说法,有五百名王公豪贵子弟随其修道。妙庄王女儿妙善公主修成了观音菩萨。达摩来中国前在印度是南天竺国王的王子。发菩提心愿,以慧剑斩断尘缘,是普世所向,自然也包括贵族。在隋唐时期,贵族寻道者大有人在。

隋炀帝大业年间,萧璟经常独自诵念佛经,并依照经文所说制造了“多宝塔”,用檀香木制成。塔高三尺多,最上方是用厚木作成的“多宝像”。

几年之后的一天,萧璟的侄儿萧诠早上起来后,忽然在前院草木中看见了一个檀木塔盖,下面有一尊黄铜佛像。再细看那铜像的制作风格完全不同于中国,佛像容貌看上去很像西域人,眼睛用白银做成,眼珠明亮光洁,栩栩如生。

萧诠急忙跑去告诉叔叔。萧璟看到那尊佛像,心里又惊又喜,于是就把塔盖拿回家中。他试着将那个檀木塔盖安置到塔上,竟然非常吻合,就像特别为他的多宝塔所做的一样。

虽然塔盖与塔身木料的颜色稍有差异,但这点差异却使整座塔看起来更加美妙。萧璟把那尊黄铜佛像安放在塔中,大小尺寸竟也非常相称,如同刻意铸造的一样。这些天衣无缝的巧合,不得不令人称奇。萧璟很喜悦,认为一定是自己精诚所至,出乎意外地得到了塔盖和佛像。

更奇特的是,黄铜佛像的匣内,收藏了一百多颗舍利子。萧璟有一个女儿,出身富贵,名副其实的王族千金。萧女心志却与众不同,出身富贵,志在方外。

王府的荣华,皇亲的身份地位,这些寻常百姓难以企及之事,萧女很轻松地就舍弃了。在世俗眼中,出家似乎是万念俱灰的人对现实苦难的逃避,比如感情失意,经济困难,家庭贫寒,考场失利落魄等等。然而这些萧女都没有,她却甘愿出家为尼。

萧璟女儿曾经怀疑西域僧人所说的“舍利子之坚硬,即使用锤子都打不破”。于是她就悄悄地取出三十颗舍利,放在石头上,用斧头敲打,舍利子却不见了踪影。她以为掉落在地上,就在地上寻找,但也只找到了三四颗,其余的就在眼前消失了踪影。她惊慌失措,胆战心惊地将此事告诉萧璟。

萧璟看了看“多宝塔”塔内,发现舍利子一颗都不少。从此他每天坚持诵念一遍经卷,直到终老。

公元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二年,萧璟得了重病,萧后及弟侄都来探望他。萧璟叫他们燃香诵经,在这样的氛围下与家人道别。然后,他只留下弟弟萧瑀,以及那个出家的女儿,叫他们继续燃香诵经。

过了一会儿,萧璟对出家的女儿说:“我要走了,普贤菩萨来迎接我了,就在东院,现在可以去迎接菩萨。”

他的女儿来到萧璟所说的地方,但是迟迟没有回来。萧璟一直卧病在床,并没有走出家门,他说:“这院子不干净,菩萨不肯来。我应当亲自前往,你们好自为之。”说着,与弟弟萧瑀等人道别,然后起身面向西方,长跪于地,双手合十,不久就去世了。

萧璟临终前留下遗命:将他的遗体单独放在车上,就以当前身上所穿的衣服入殓,且妇人不要送葬,切记不用荤腥之肉祭祀,挖个土坑埋下棺柩即可。他的家人遵照遗嘱办理了后事。

当时,大唐朝野上下,官场上的达官显贵,无不震动。朝廷赐封萧璟谥号“康公”,也称兰陵康公。萧璟心地纯粹,崇佛之心始终如一,众人无不赞叹他通达彻悟。一生寻道,从未怠倦,即使临终前礼佛之心不变,感得菩萨降凡,亲自相迎。

参考文献:

《周书》卷四十八

〔唐〕唐临:《冥报记》

2 阅读:117
评论列表
  • 2023-01-28 18:10

    唵嘛呢叭咪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