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热搜被娱乐新闻淹没时,谁在守护民族的脊梁?悼念黄旭华院士!

菲行慢记 2025-02-08 09:44:44

演员黄晓明、话剧演员鞠月斌等纷纷发文悼念一位99岁老人的离世。

然而,很多人还沉浸在“顶流明星大S去世”的新闻里面。人们惊觉,今天这位悄然离世的老人,正是中国第一代核潜艇总设计师、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黄旭华院士。他的逝世,如同一颗深海中的核潜艇,沉默而厚重;而舆论场上的喧嚣,却折射出一个时代的隐忧——娱乐至死,是否正在吞噬我们对民族脊梁的敬意?  一、隐姓埋名三十年,深海无声铸重器1958年,黄旭华被选中参与中国核潜艇研制项目。自此,他隐姓埋名30年,连父母都不知他的去向。他在荒岛上的研究所里,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核潜艇的核心数据,带领团队攻克了无图纸、无外援、无经验的“三无”难题。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长征一号”下水,成为继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他的一生,是“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真实写照。直到1987年,他的身份才被解密;2019年,93岁的他站在共和国勋章的领奖台上,却将2000万元奖金悉数捐给科研和教育事业,称“国家给我的已经够多了”。二、与袁隆平同框:一个让国人吃饱,一个让中国挺直腰板一张照片让无数人泪目:袁隆平与黄旭华并肩而坐。网友感慨:“一个让我们不再挨饿,一个让我们不再挨打。”这两位“共和国勋章”获得者,用一生诠释了何为“国士无双”。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养活了亿万人口,而黄旭华的核潜艇则让中国在深海拥有了“二次核反击”的能力。他们的贡献,一个关乎生存,一个关乎尊严。正如黄旭华所言:“对国家忠,就是对父母最大的孝。”他用30年的沉默,换来了中国海疆的安宁。

三、娱乐狂欢与科学寂寥:我们该如何铭记英雄?社交媒体上关于明星八卦的热搜总是占据榜首,而科学家的离开仅在小范围引发哀悼。这种反差令人深思:当娱乐新闻占据公众注意力时,我们是否正在遗忘那些真正撑起民族脊梁的人?黄旭华曾说:“真正的英雄从不需要聚光灯,因为祖国就是他们的明灯。”然而,一个健康的社会,不应让英雄的奉献成为“沉默的荣耀”。演员黄晓明在悼念中写道:“戏里戏外,黄老的事迹教会我,星辰大海在先生心里。”四、停止“娱乐至死”:让科学精神照亮未来黄旭华的离去,是一个时代的谢幕。他与彭士禄、赵仁恺等第一代核潜艇总师们的合影,如今已全部变为黑白。他们用一生书写了“苟利国家生死以”的信仰,而今天的我们,需要用行动回答:如何传承这种精神?当我们在热搜上追逐明星绯闻时,不妨多看一眼那些“隐身”的国之重器背后的名字;当孩子们崇拜明星网红时,请告诉他们,还有一群人在荒漠、在深海、在实验室里,用毕生心血守护着民族的未来。

黄旭华院士的告别仪式将于2月10日在武汉举行。或许,当我们放下手机里的娱乐喧嚣,真正走进他的故事时,才会懂得:一个民族的自强,不仅需要“热搜”里的热闹,更需要深海中的无声力量。

0 阅读:13

菲行慢记

简介:散文随笔,记录生活。热点事件,关注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