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致贤五十年创作杂谈||“文学冷落”与“委员选举”

宇瑜阅览生活 2024-11-20 13:26:38

  “文学冷落”与“委员选举”

   高致贤

   这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怎么会扯到一起来做文章题目?我在文联工作,友人相见之时,总有一番而今文学冷落之唏嘘:文学已走入穷途末路了,尤其是严肃文学和小说创作。依据是:“现在没有一部像50年代的《青春之歌》、《林海雪源》、《红岩》等那样影响大的作品了!更没有一部小说像那时候的小说那样吃香了!”我说:“这恰恰证明我国文学事业的发展。”友人惊问:为什么!

   我说:回想一下不就明白了?70年代以前的文学生活何其枯燥啊!本来,能够供给人们享受的文学作品就不多,一次“反Y”、一次“WG”下来,可以阅读的小说就凤毛麟角了!人们的文学(化)享受被人为地禁锢在一个十分狭窄的小范围内。几亿人只能读到几部小说,除此就没有多少文化享受了!那时小说的影响,有如委员选举中只有少数候选人而又实行等额选举一样,把众多代表(读者)的选票集中到几个等额选举的候选人的名下。选票集中,票数就多了!所以说它们的影响大。至于小说“吃香”问题,就像“三年饿饭时期”吃碗蒸红薯也比现在吃山珍海味香得多一样,那就是民间说的“饿来香”,文学上的饥不择食。因而,我们不能以当时当地封闭式的小说影响力大小来衡量改革开放后的文学作品,以此作出严肃文学尤其是小说衰落的结论,那是很不公道的。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国民经济的蓬勃发展,电视、歌楼、舞厅、卡拉OK、电子游戏、镭射录像、网吧以及众多文艺报刊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一下把人们的欣赏天地拓宽了许许多多。而优秀小说、报告文学等作品一出版,很快就被改编成戏剧、电影搬上舞台、荧屏、银幕,图文声相并茂,享受轻轻松松,加之生活快节奏,谁还想去死啃大部头小说原著?故尔显得小说的影响不大。再说,文艺生活中的文学作品,尤其是小说,已从严肃文学的一花独放拓展为各种文艺的多元并立,每种文艺又有多道走向。小说本身的表现形式也大为发展,这就把严肃文学中小说这位原来的等额“候选人”一下拉到大差额候选人中去竞选,它必定不可能获得以前那么多选票了。若再从横向上比较一下,严肃文学、小说的读者人数虽然比以前少了,可读者的文化层次却提高了,欣赏水平也相应提高了,对作品质量的要求也更高了。从这个角度来讲,严肃文学不是衰落而是发展了、提高了。

   如果说,严肃文学、小说在差额选举中的席位随着选票的减少而减少的话,那么,这种减少恰恰是淘汰了那些等额选举中不合格的候选人。这正是严肃文学的更新、进步。

  

0 阅读:0

宇瑜阅览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