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科打诨说历史,有趣有料有态度。欢迎来到台台君说史。
台台君这期接着讲清朝入关的事。受影视剧的影响,清朝入关大多数人的认知还停留在吴三桂怒发冲冠为红颜,自此打开山海关大门,引清兵入关。
从此清兵长驱直入,几乎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他对明朝的灭国战。
然后,鲜为人知的是清朝入关的军队人数其实并不多,对于一场灭国之战来说,人数更是少得可怜。
根据史料记载,明朝虽然在北方遭受了天灾和李自成农民军的重创,但南方仍然保存完整。无论是军事、政治还是经济,南明都比满清厉害得多。
比如,南明的职业军人至少有 100 万,而满清入关的军队最多也就 20 万左右。并且满清入关后,得到的也只是一片残破的北方。
而且当时不仅有南明,满清还要面对李自成的大顺政权和张献忠的大西政权。
而这些农民势力也不乏真正善于作战的,比如张献忠的养子李定国,他可是在战场上杀掉了满清两个王爷的将领,被杀的定南王孔有德和敬谨亲王尼堪在满清也是很厉害的角色。
那为什么包括李自成和张献忠在内的这些汉人政权会这么快就失败了呢?
我们先看一个有趣的现象,满清入关后一路向南打,前锋都是汉人降将。
比如,往西打的是阿济格,前锋却是明朝降将吴三桂;往南打的是多铎,前锋又是明朝降将孔有德和耿仲明。
更有趣的是,这些投降满清的汉人将领打起仗来非常勇猛,仿佛他们才是保卫国家的一方。甚至吴三桂毫不犹豫地用弓弦绞死了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朱由榔,一点后路也不给自己留。
更奇怪的是,这些投降的汉人将领基本上都是崇祯皇帝的部下。一旦满清打到南明,就很少有汉人将领投降了。
南明很多士大夫举家自焚,阖家自杀以保全忠诚气节,比如史可法。在扬州战败后,史可法也想自刎,虽然被众将拦住,但他最终还是拒绝投降而被杀害。
这就涉及到满清和崇祯在位时的明朝对待大臣的方式了。
清军还没入关时,明朝有个著名的将领叫孙传庭。《明史》记载:“传庭死,而明亡矣。”
可见孙传庭在历史上的地位举足轻重,但他在被逼草率出战后战死,崇祯居然还怀疑他是逃跑了。最后,孙传庭和战死的将士连抚恤金都没有。
自崇祯上位以后,似乎对武将格外不放心,总是以各种理由怀疑,而死在他手上的名将也有很多,比如袁崇焕、孙元化、卢象升等。
不敢说每一个都对大名忠心耿耿,但这种引战获罪的方式,自然会让整个武将系统人人自危。
而满清则不同,比如五省经略洪承畴、靖南王耿仲明、平西王吴三桂等历史上有名的人物都被清朝封了王。还有后来战死的汉人降将孔有德,也被封为定南王。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那些汉人降将会对南明打得那么狠了,因为打下南明的好处,满清是真的愿意和这些降将分享。
所以,与其说是清朝摧枯拉朽,不如说大名朝掌舵人的性格缺失。
当然,这也只是从局部去看到的一个明朝失败的点,但它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