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千年了,中国人还是不敢赌

如是者有为 2025-03-17 18:15:06

说到底,赌不是个好词。在中国,赌意味着倾家荡产,意味着败家子,意味着东窗事发后的一声长叹。长辈们从小就告诫,“十赌九输”,赌到最后的下场,必然是输得一干二净,连裤子都不剩。

可是,这世界上最富有的国家,都是赌徒。他们赌了一次又一次,赢了一次又一次。西班牙赌海洋,抢下了整个拉美的黄金白银;荷兰赌金融,建立了全球第一家证券交易所;英国赌机器,掀起工业革命;美国赌科技,一步步成为世界霸主。他们敢赌,敢输,也敢再赌。

为什么他们能赢?因为他们输了可以再来,失败不会要他们的命。美国人破产了,可以申请破产保护,几年后又是一条好汉。英国工业革命导致的失业潮,反而推动了全球市场的扩张。西班牙赌错了,把黄金挥霍殆尽,立刻被英国超越,但世界霸主的位置,终究还是在赌徒手里流转。赌输了,最多换一个赌局再来一把,世界上最怕的,反而是从来不敢下注的人。

中国人不一样。中国人赌不起,输一次,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

一个商人破产,他不是重头再来,而是全家跟着倒霉,甚至祖坟都会被戳着骂。一个读书人科举落榜,他不是换个赛道,而是这一生彻底没了出头之日。一个农民收成不好,他不是借贷买种子,而是直接活活饿死。输不起,干脆就别赌。

五千年下来,我们养成了一种谨慎的天性,生怕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土地最安全,就把钱全砸在地里,哪怕地价不涨,也比让钱流动来得安心。存钱比投资更踏实,买房比创业更靠谱,考编比开公司更稳妥。可问题是,财富不是存出来的,是赌出来的。西方赌市场、赌科技、赌未知,而中国赌的,是过去,是一个自己设定的安全区。

明清时期,徽商富可敌国,最后全跑去买地,修家祠,培养子孙考科举。近代上海资本家,玩得转股市、实业、金融,最后还是靠房地产保值。今天的年轻人,拼命存钱买房,30年贷款绑住了人生的全部可能性。土地是我们最后的底牌,稳妥,但也彻底锁死了财富的流动性。

世界的游戏规则已经变了,科技、金融、市场才是新的财富密码,可中国人还在用老一套玩法,指望靠“稳”来赢得人生。问题是,这个世界从来不属于谨慎的人,它属于敢孤注一掷的人。乔布斯赌苹果,马斯克赌火箭,贝佐斯赌电商,他们敢输,敢赔,最后才敢赢。而中国人想的是,“这件事有多少把握?” “如果失败了,后果怎么办?” 一旦风险超过可控范围,立刻退缩。这样的人生,永远只能在安全的边界里打转,永远看不到世界的尽头。

我们不赌,不是因为我们聪明,而是因为我们害怕。五千年来,我们害怕失去,害怕风险,害怕失败,所以我们存钱、买房、考公,把一切变成一个可预见的未来。但可预见的未来,终究还是被别人掌控的未来。世界不会等我们慢慢来,五千年来,我们已经错过太多了。

这一次,我们还要错过吗?

0 阅读:21
评论列表
  • 2025-03-17 21:58

    美国街头那些流浪汉、瘾君子你以为是怎么来的?破产几年之后又是一条好汉?流浪汉还差不多!十赌九输就是至理名言!剑走偏锋的,都是逼不得已。能好好过日子,谁愿意去赌,贱不贱呐!

如是者有为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