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封建王朝,皇位那可是无数人梦寐以求的至高权力象征。为了登上皇位,父子相残、兄弟阋墙的事儿屡见不鲜,那场面,血腥又残酷。像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才得以黄袍加身;康熙年间的 “九子夺嫡”,皇子们拉帮结派,斗得朝堂乌烟瘴气,只为争那一把龙椅。在这权力的漩涡中,各种阴谋、算计、厮杀,让人不寒而栗。
不过,史学家孟森提出过一个评判标准,认为 “得国最正者,惟汉与明”,主要涵盖两点:其一为 “匹夫起事,无凭借威柄之嫌”,通俗来讲,就是出身草根,没有倚仗家族势力、政治地位,从零开始打拼;其二是 “为民除暴,无预窥神器之意”,意即起初是为百姓铲除暴政,并非一开始就盯着皇位,心怀不轨。如此一来,这 “得位最正” 的门槛可不低,既要出身低微,又得心怀苍生,能符合这严苛标准的帝王,那可是寥寥无几。接下来,咱们就深入历史长河,探寻那些接近这一标准的帝王传奇。
草根逆袭典范:汉高祖刘邦刘邦,这位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堪称草根逆袭的传奇代表。他出身农家,在秦朝时,混了个泗水亭长的小官,平日里看似吊儿郎当,不怎么着调。《史记》记载,他常与一帮朋友喝酒闲逛,还赊账赖账,气得酒馆老板直跺脚,可又拿他没办法。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普通的 “混混”,却在秦末的乱世中,抓住了命运的转机。
公元前 209 年,陈胜、吴广揭竿而起,点燃了反秦的烽火,天下顿时大乱,各地豪杰纷纷响应。刘邦也趁机在沛县起事,被众人推举为沛公。起初,他的力量微不足道,但刘邦有个最大的优点 —— 善于用人。他身边聚拢了一大批能人志士,像萧何,那可是行政管理的高手,把后勤保障安排得妥妥当当;张良足智多谋,为刘邦出谋划策,决胜千里之外;韩信更是军事天才,带兵打仗,战无不胜。刘邦曾感慨:“夫运筹策帷帐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此三者,皆人杰也,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也。”
刘邦率领着他的队伍,一路西进,过关斩将。公元前 206 年,他率先攻入关中,秦王子婴素车白马,出城投降,秦朝就此覆灭。进入咸阳后,刘邦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智慧。面对秦宫的奢华财宝,他手下的将士们眼睛都直了,恨不得立刻据为己有。樊哙、张良赶忙劝谏,刘邦听后,立即清醒过来,下令封闭府库,还军霸上。随后,他召集关中父老,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 这简单的几条规定,瞬间赢得了民心,百姓们欢呼雀跃,纷纷拿出家中的酒食犒劳汉军,刘邦在关中地区稳稳地扎下了根基。
可这时候,项羽也带着大军气势汹汹地赶来,刘邦深知自己实力不敌,便在鸿门宴上示弱求生,逃过一劫。此后,楚汉相争拉开帷幕,战争初期,刘邦屡战屡败,被项羽打得丢盔弃甲。彭城之战,项羽率三万骑兵,把刘邦的五十六万大军杀得七零八落,刘邦落荒而逃,连父亲和妻儿都被楚军俘虏。但刘邦坚韧不拔,他依托关中地区的雄厚人力、物力资源,与项羽打起了持久战。
在正面战场,刘邦死死拖住项羽;在北方,韩信接连攻克魏、赵、燕、齐等地,对项羽形成包围之势;彭越则在楚军后方频繁骚扰,断其粮道,让楚军苦不堪言。项羽腹背受敌,渐渐陷入困境。公元前 203 年,楚汉双方达成鸿沟和议,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可刘邦听从张良、陈平的建议,果断撕毁和约,乘胜追击。垓下之战,汉军四面楚歌,楚军军心大乱,项羽走投无路,最终自刎乌江。
刘邦出身低微,没有任何家族势力可依仗,纯粹是从底层摸爬滚打而起。他最初反秦,是顺应了天下百姓渴望推翻暴政的民意,并非一开始就打着称帝的算盘。而且在争夺天下的过程中,他以宽厚仁义示人,约法三章、安抚百姓,与项羽的残暴嗜杀形成鲜明对比。最终,刘邦赢得了天下,建立了大汉王朝,皇位来得正正当当,为后世开启了一段辉煌的历史篇章。
汉室复兴之光:汉光武帝刘秀刘秀,这位东汉的开国皇帝,同样有着传奇的称帝之路。他虽是汉高祖刘邦的九世孙,可到了他这一代,家族早已没落,父亲刘钦只是个县令,刘秀自己更是一介布衣,平日里在田间劳作,过着普通百姓的生活。
新莽末年,天下大乱,王莽的改制搞得民不聊生,各地起义军纷纷崛起。刘秀和兄长刘縯也顺势而起,在南阳郡舂陵乡起兵,他们打着 “复高祖之业,定万世之秋” 的旗号,召集了七八千人马,组成舂陵军,加入了反莽的浪潮。起初,舂陵军装备简陋,刘秀甚至骑着牛上阵杀敌,成为了历史上一段别样的传奇。
公元 23 年,王莽派大司空王邑、司徒王寻率领四十二万大军,号称百万,气势汹汹地扑向昆阳,妄图一举扑灭绿林军。当时,昆阳城中的汉军仅有九千余人,面对如此悬殊的兵力差距,许多将领心生畏惧,打算弃城退守。刘秀却挺身而出,力主坚守,并亲自率领十三名骑兵,趁夜出城,奔赴定陵、郾县等地搬救兵。
在城外,刘秀充分展现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和非凡的胆识。他先是率领一千多精锐骑兵,作为先锋向王莽军发起冲击,斩杀敌军千余人,大大鼓舞了汉军的士气。随后,他又组织三千人的敢死队,直捣王莽军的中军大营。此时,老天爷似乎也站在了刘秀这边,战场上突然狂风大作、暴雨倾盆,王莽军阵脚大乱。刘秀趁势猛攻,王寻被杀,王邑狼狈逃窜,四十多万大军瞬间土崩瓦解。昆阳之战,刘秀以少胜多,创造了军事史上的奇迹,也让他声名远扬。
然而,功高震主,刘秀的兄长刘縯因威望过高,被更始帝刘玄猜忌杀害。刘秀强忍悲痛,没有贸然为兄报仇,而是选择韬光养晦。他主动回到宛城,向刘玄谢罪,表现得极为恭顺,刘玄见状,暂时放过了刘秀,还封他为武信侯。
之后,刘秀迎来了人生的又一个转折点 —— 被派往河北招抚。这看似是个危险的任务,实则暗藏机遇。当时的河北,局势错综复杂,各方势力割据。刘秀初到河北,势单力薄,甚至还遭到了王郎政权的通缉追杀。但他凭借着自己的智慧、仁义,广结豪杰,逐渐在河北站稳了脚跟。他联合当地的势力,击败了王郎,收编了铜马军等众多起义部队,实力大增,麾下聚集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士和足智多谋的谋士。
公元 25 年,刘秀在河北鄗城千秋亭,正式登基称帝,国号依然为 “汉”,史称东汉。此时的他,从一个落魄的汉室宗亲,经过短短三年的打拼,成为了一方霸主,开启了东汉王朝的新篇章。
刘秀出身汉室却沦为布衣,在新莽乱世中顺应民意起兵,从头到尾都打着光复汉室的旗号,且自身德行兼备,礼贤下士,以柔术治国,让百姓得以休养生息,其皇位来得堂堂正正,无愧为一代中兴之主。
驱胡救民英雄: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这位大明王朝的开国皇帝,论出身,那可是低到了尘埃里,比刘邦还惨。他生于元朝末年的濠州钟离(今安徽凤阳),家境贫寒至极,父母都是佃农,靠着租种地主家的薄田艰难度日。小时候,朱元璋连个正经名字都没有,就叫朱重八,在灾荒肆虐的年月,一家人经常食不果腹。1344 年,濠州大旱,紧接着蝗虫漫天,瘟疫横行,灾难如同汹涌的潮水,无情地吞噬了他的家人。短短半个月内,父亲、母亲、大哥接连饿死,家中只剩下他和二哥,可穷得连块葬身之地都没有,还是邻居好心施舍,才让亲人得以入土为安。走投无路之下,朱元璋去了皇觉寺出家,本想混口饭吃,可寺庙也没余粮,他只能外出化缘,说白了就是四处乞讨,尝尽了人间冷暖,看遍了世态炎凉,也对元朝的残暴统治和百姓的苦难有了切肤之痛。
1351 年,韩山童、刘福通领导的红巾军起义爆发,犹如一颗火种,瞬间点燃了元末农民起义的燎原大火。三年后,25 岁的朱元璋在儿时伙伴汤和的邀请下,加入了郭子兴的起义军。他作战勇猛,脑子灵活,还特别仗义,很快就在军中崭露头角,不仅得到了郭子兴的赏识,还娶了郭子兴的养女马氏,也就是后来那位贤德的大脚马皇后,在军中站稳了脚跟。
随着实力不断壮大,朱元璋开始有了自己的盘算。他采纳谋士朱升 “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 的策略,闷声发大财,悄悄积攒力量。一方面,大力发展农业生产,开垦荒地,兴修水利,让百姓吃饱肚子,军队也有了充足的粮草;另一方面,礼贤下士,广纳人才,像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一大批能臣武将纷纷归附,为他出谋划策、冲锋陷阵。
当时的天下,那可是乱成了一锅粥,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西边有陈友谅,占据着长江中游,兵强马壮,野心勃勃;东边有张士诚,割据江浙富庶之地,小日子过得滋润,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朱元璋审时度势,决定先拿陈友谅开刀。1363 年,鄱阳湖大战爆发,这一战堪称惊天地泣鬼神,双方投入兵力高达八十多万,战船在湖面密密麻麻地排列,遮天蔽日。朱元璋亲自指挥作战,他的战船虽小,却灵活机动,采用火攻战术,大破陈友谅的连环巨舰。激战数日,陈友谅战死,部众土崩瓦解,朱元璋一举消灭了最强劲的对手,为统一天下扫除了巨大障碍。
收拾完陈友谅,朱元璋掉转矛头,剑指张士诚。张士诚虽富庶,却胸无大志,沉迷于享乐,军队战斗力远不及朱元璋的精锐之师。很快,朱元璋的大军就如秋风扫落叶一般,攻破了张士诚的防线,将其势力连根拔起。至此,江南地区基本纳入朱元璋囊中,他已然成为逐鹿天下的最强者。
1367 年,时机成熟,朱元璋命徐达为征虏大将军、常遇春为副将军,率军二十五万,浩浩荡荡北伐中原。出征前,他发布了那篇著名的《奉天讨元北伐檄文》,文中高呼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 的口号,这十六个字,如同一把利剑,直击人心,既唤起了汉民族压抑已久的民族情感,又表达了拯救苍生的决心,让无数饱受元朝压迫的百姓看到了希望的曙光,纷纷响应明军。
北伐军一路势如破竹,先取山东,撤掉元朝的屏障;旋即进军河南,斩断其羽翼;再攻克潼关,封锁关中元军东进之路。如此一来,元朝大都(今北京)孤立无援,成了一座孤城。1368 年,明军兵临城下,元顺帝惊慌失措,带着亲信仓皇北逃,元朝在中原的统治宣告结束。同年,朱元璋在应天府(今南京)称帝,国号大明,年号洪武,一个全新的王朝就此诞生。
朱元璋出身赤贫,毫无家族根基、政治背景可言,完全是从社会最底层摸爬滚打,凭借着自身非凡的勇气、智慧与坚韧不拔的毅力,一步步崛起。而且,他反元的初衷纯粹是为了推翻残暴统治,解救处于水火之中的万民,将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 的民族大义扛在肩头,这份初心与担当,与孟森所提出的 “得位最正” 标准高度契合,堪称实至名归。
结语:得位正者的历史回响纵观刘邦、刘秀、朱元璋这三位帝王,他们虽身处不同时代,却都以非凡的勇气、智慧与谋略,从底层一步步崛起,登上皇位。他们出身低微,没有凭借祖辈的荫庇、现成的权势,纯粹靠自身打拼;起兵之初,皆为百姓谋福祉,反抗暴政,顺应民意,而非出于一己私利、篡权谋位。正因如此,他们的皇位来得光明磊落,备受后世推崇,也为各自王朝的兴盛奠定了坚实根基,推动着历史的巨轮滚滚向前。
然而,历史的评判标准多元复杂,关于 “得位最正” 的争议或许永无定论。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三位帝王在乱世中力挽狂澜,给百姓带来太平,其功绩彪炳千秋。他们的故事激励着后人,即便出身平凡,只要心怀壮志、顺应大势、砥砺奋进,便能书写属于自己的传奇。各位看官,对于这几位帝王的传奇经历,您又有怎样的见解呢?不妨畅所欲言,共探历史的奥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