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快要进入零成本时代了!

求实所说房子 2024-07-23 13:52:33

就在刚刚货币政策司发了文章,宣布1年期LPR为3.35%,5年期以上LPR为3.85%,1年期和5年期以上LPR均下降10BP,购房成本又降低了一些,存量房老业主也能少还一点点月供。

目前一线城市中北上深首套房利率为3.5%,广州最低3.25%南京首套二套最低3.05%,苏州最低做到3.1%,杭州首套最低3.25%。

房贷利率取消下限后,可预见的就是利率会更低,而其是长期走低。

这不,云南玉溪市给出的数字再次突破全国下限:

2.95%!

老陈2020年买的房子,那时利率6.125%,4年过去了,现在都已经2打头了,真是恍然如梦。

简单算笔账:

过去6%的利率计算,贷款100万,每月月供近6000元,总利息约有116万;

现在2.95%的利率计算,贷款100万,每月月供近4189元,总利息约51万;

现在买房和过去两年相比,成本天差地别,省下来的就是赚的,何况省下的还是给银行的利息。

而且玉溪市的利率是新房和二套同时适用,二套的利率比几年前买的首套利率都低很多,存量房业主们受得了吗。

商贷利率已经逼近公积金利率,公积金首套利率2.85%。

二者只差0.1%。

从30年贷款时间来看,相差几乎可以忽略。

这是个信号,当然这两年利好信号不断,但利率下降对于买房人是实打实的获利。

按照过去的经验,一旦有一个地方的房贷利率执行2开头,很快就会有更多的城市选择跟随,再加上一些小地方的商业银行的竞争,再降个0.1%-0.3%也是有可能的。

后面房贷利率会下降到什么程度,大家可以尽情发挥想象。

目前市场上多数经营贷利率在2.8%-3.2%之间,平均3%左右。

往前数半年,还有很多人都在喊可以去做经营贷置换高利率的房贷,现在房贷利率已经妥妥的低于经营贷利率,而且还安全,不会像经营贷一样面临随时被抽贷的风险。

之前为了防止经营贷款流入房地产市场,上面明确要求银行追查贷款去向,如果发现有用于购房等行为,就要求及时还贷。

现在也没有再提这个说法,在咱们这,默认一个准则,长时间不提的政策,就当被短暂的忘记了。

无他,主要还是房地产市场下行的问题,已经到了玩命救市的时候,只要能按时正常归还银行利息,哪还会管你的资金来源。

当然,如果是大佬,可以拿到更低利率的贷款,那经营贷依然是好选择。

估计很快除了一线城市外,很多二三线城市就会跟进,首套、二套房贷利率也会来到2字开头,而且随之会伴随成交的起升。

最近的成交上涨就是在517新政后,放开新购、降低首付确实拉动了一波成交,再加上现在利率的缓缓下降,购房者的购房成本一直在减少,还是那句话,今年刚需和改善的人,可以重点关注市场了。

2-3年前,网上很多人就拿我们的高房贷利率与发达国家的2-3个点的利率比较。

没想到两年后,我们的利率也赶上发达国家水平。

房贷利率下调,银行的净息差也会进一步缩小,银行为了保证利润,也会进一步下调存款利率。

大概两个月前前,各大银行就纷纷下降大额存单,因为利率长期会保持下行,这样银行就避免存款提前锁定未来几年的利率,减少这部分的利润。

现在别说2.7%、2.5%的存款利率,普通人想买到2%以上的利率都很难,普遍已经是1.9%。

而且1.9%的利率,说实话存不存在银行,区别都不大,而且资金还要被长期锁死。

也就是因为房贷利率下调,存款利率上升,使得以前没人看好的老破小现在又有性价比了。

之前就谈过,老破小的逻辑和商品房不一样,只要看租售比,之前不被看好的原因无非就是回报不高,出手难度大。

欧美很多城市的租售比大概在3%左右,而现在国内的老破小租售比很容易超过2%,这一点就比把钱存银行来的有性价比,而且租金也是短时间能拿到的,不用按年拿利息。

再加上现在15%的首付比例,如果是在成都,一环内20万左右就能拿下一套50平左右的套二,满足年轻租房者的功能性需求,而且这类房子都处于市中心,周边交通、生活配套都很优秀。

还是拿成都举例,如果租售比超过2.5%,其实就和首套房的贷款利率相差不大,那么当租房和供房的成本相差无几时,年轻人大概率会选择买房,而不是给房东打工。

这笔账一定要学会去算。

一旦房贷利率进入2字开头,那么很多大型城市的租金回报就会到2%-3%,叠加存款利率下降和资金流动性,如何选择大家心里都要有些数。

个人已经不太相信放水就能迎来房价上涨的说法。

相比之下,可以关注租售比的趋势来的更直接,等租售比回归正常时,房价就离稳定不远了,那时可以判断市场的泡沫也挤的差不多了。

肯定有人因为之前吃到房地产的红利,收益率达到十倍甚至几十倍,看不上租售比这点收益。

但是现在环境变了,还停留在以前靠房地产实现高回报甚至阶级跃层的想法,趁早收收。

当然如果你的资金量比较充足,可以以量取胜。

未来更要考验灵活性,把钱存在银行吃利息的思维方式要改变了。

0 阅读:0